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除了沙縣、黃燜雞、麻辣燙,對上班族來說,還能吃什么?
在鄭州,川寶蓉肥腸粉的出現,給人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這家誕生于2012年的品牌,從街邊店一直開到高端商場,每開一處,都成為年輕人就餐的新去處,門前排隊是最常見的現象。
以川寶蓉人民路店為例。這是川寶蓉的發軔之地,2012年開業,臨街店面,只有31㎡。從開業第一天,就面臨著一個困境:顧客太多,沒地方坐。
最后,在顧客的催促下,只好在門口擺放桌椅,滿足大家的就餐需求。
川寶蓉肥腸粉創始人馮賀祥介紹,當年開業時,人均消費只有10元,但川寶蓉月營收已經達到了最高30萬元。這么小的店,最多時有14個服務員,才能忙得過來。
隨著小吃店轉型升級的趨勢加快,川寶蓉也順勢而為,從街邊店進入高端商場。
2017年7月,其花園路丹尼斯店正式開業。據商場方面的數據統計,其坪效連續三個月都位居餐飲第一。
一家肥腸粉店,面積不大,人員不多,卻能脫穎而出,它的秘訣又是什么呢?
1
現場手工拍粉,營造不同的就餐體驗
提起肥腸粉,很多人都會想到川渝美食。
在川渝地區,經常能見到這樣的畫面:一家肥腸粉店外,一個中年大叔,一手舉瓢,一手拍打。流線型的粉漿漏下,掉落在滾燙的開水中,翻轉沸騰。撈起,加料,一碗熱騰騰、誘人的粉就誕生了。
這一幕,令人記憶深刻,口水直流。
與現代化、機器化生產的產品相比,這種具有濃重地方特色和制作工藝的形式,在餐飲同質化的當下,顯得另類而新奇,充滿吸引力。
而川寶蓉就抓到了這一點,將市井街頭的制粉形式,搬到了高端商場。
目前,在所有的川寶蓉門店里,都開辟有專門的制粉間,現場制作粉絲。
以花園路丹尼斯店為例,這個面積約為40㎡的門店,位于商場負一樓美食區。在開放性的就餐區域中,專門設置一間玻璃房,面積約4㎡,用來制粉。
在制粉時,很多顧客圍觀,大家好奇于這種制作形式,紛紛拍照發朋友圈。
這也是川寶蓉有意為之。
“川寶蓉的消費群體以年輕人為主,15-35周歲,他們追求口味,更在意就餐過程和就餐體驗。”馮賀祥說,打造適合年輕人的就餐環境,提供觸發興趣的就餐點,會更有利于餐廳的經營。
2
明檔操作,傳遞食材的真實性安全性
手工制粉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將食材的真實性,實時傳遞給消費者。
《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消費升級帶來了消費口味的轉變,吃“調料”時代落幕,吃“原料”時代開始崛起。
川寶蓉一直在給食客傳遞真實食材的重要性。
市場上常見的粉面店,大都是機器制作或者購買干粉再泡,而川寶蓉選用紅薯粉現場制作,現做現吃,避免了明膠添加,保證了口味純正。
如此一來,對場地就提出了額外的要求:設置制粉間。
以花園路丹尼斯店為例,4㎡的透明玻璃房內,可完成制作粉絲的一系列操作。
餐謀長計算了一下,4㎡的操作間相當于一個餐桌,如果按一個餐位200元的產出,六個餐位每天可產出1200元的收益,每月營業額可增加36000元。
作為一家商場店,“三高一低”是常態。在面積不大的店面中,專門開辟一塊地方制粉,減少了就餐區,無形中增加了營收壓力。
但在馮賀祥看來,這一點是值得堅持的。
他說,現場手工下粉,還原了老成都傳統技藝,讓消費者產生代入感和信任感,增強顧客粘性。
“產品是品牌核心,天然、純正是川寶蓉肥腸粉的核心出發點。”
3
原產地選食材,保證了口味的純正性
就餐環境的打造,只是外在的形。只有形神兼備,才能讓顧客認可并記住你的品牌。
這個“神”,就是口味。
而“川寶蓉”誕生,就是因為“口味”深深吸引住了馮賀祥。
提起馮賀祥,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是提起“四廠燴面”,估計鄭州人無人不知。這個本地人必吃的燴面品牌,就是馮賀祥聯合創立。
2011年,馮賀祥去四川出差,在當地一個不起眼的餐廳吃飯。本為飽腹的他,當時點了一份肥腸粉,吃完就被震撼到了。他沒想到這么簡陋破舊的店面,肥腸粉竟這么好吃。
一打聽,原來該店已經是三代傳承了。
馮賀祥立即做了一個決定:把這種美味帶回去。
最終,在多次登門拜訪后,他的誠意打動了老板,成功變身學徒,在當地潛心學習了半年。
2012年,川寶蓉人民路店正式開業,并創下了銷售記錄。
馮賀祥說,川寶蓉能一炮打響,就是味道的純正地道。
現在,為了保證口味的純正,川寶蓉堅持從四川原產地尋找食材,辣椒、花椒都是選用當地優質品種,芽菜則從四川宜賓進貨,保證了口味的穩定和統一。
4
自建中央廚房,標準化讓產品更穩定
品牌得以迅速擴張的內在張力,永遠離不開口味的支撐。尤其是快速擴張的品牌,口味要具備廣適性、穩定性。甚至,有時候,穩定比好吃更重要。
為此,川寶蓉將功課做在了前面,在工廠里進行解決。
川寶蓉建有自己的中央廚房,原料從四川等地采購后,直接在工廠加工而成,紅料、白料、三鮮、湯料等,制成后直接配送到各門店。門店只需要自采一些時令蔬菜即可。
產品的標準化極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經營效率。
“每個產品的配料是統一的,放多少克食材、放多少克調料,都有固定的配比,服務員按照標準操作即可完成。”
如此一來,川寶蓉便不需要大廚,一般的服務員培訓后即可完成所有產品的出餐。從制粉到出餐,高峰時段兩三分鐘即可完成。
產品的標準化,降低了對人員能力的要求。每個門店開業前,川寶蓉都要對員工進行培訓,“7天就可以學會”。
這也是川寶蓉可以迅速鋪開的重要原因。
5
建立成熟的供應鏈,全國可觸達
餐飲競爭就是食材競爭,食材競爭就是供應鏈的競爭。
對連鎖餐飲企業來說,想走出去,實現快速擴張,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應鏈的成熟程度。供應鏈不穩,即使開再多的店,也會死得很難看。
川寶蓉深諳此道。
2012年誕生的川寶蓉,至今店面只有11家。對一個品牌來說,擴張速度略顯緩慢。
這是川寶蓉的經營理念所致。
“前期,我們是沉淀品牌勢能,穩扎穩打,力求把產品做到最精,供應鏈做得更成熟。”
如今,經過6年的沉淀積累,馮賀祥的團隊,在供應鏈的建設上,逐步形成了一條集穩定的供應商、大型的中央廚房和專業的冷鏈物流為一體的強大供應鏈。
“從工廠出發,到途中運輸,到門店冷柜,到下粉撈煮,都有明確的標準。”
供應鏈的成熟,支撐著川寶蓉正式開啟全國擴張的步伐。
6
牽手知名連鎖院線,品牌獲得勢能助力
川寶蓉的快速發展,產品是核心,賽道也很關鍵。
《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小吃簡快餐是餐飲業最大賽道,是餐飲創業者進入最多,也是店鋪數量最多且高速增長的品類。
站對了賽道,川寶蓉獲得了強大的市場助力。
以其花園路丹尼斯店為例,這里是購物中心,顧客流動性強,但川寶蓉的復購率卻很高。
“有好幾撥顧客,我都能記住他們的口味了。”據店長介紹,有一位顧客在商場上班,連續十幾天來店內吃肥腸粉。“他口味偏辣,最喜歡我們的招牌肥腸粉。”
得益于手機支付的盛行,商家獲得了消費管理的另一個維度。店內支付系統顯示,10個月內,有一位用戶在店內共消費了178次。“沒有固定的消費時間,有時連續一周都會來。”
作為當地著名的美食,川寶蓉因其產品獨特、口碑好,多次受到美食媒體的爭相報道。河南電視臺的美食節目“香香美食”和“愛上生活榜”多次實地探店采訪,帶領消費者體驗、尋找正宗的肥腸粉。
對川寶蓉來說,另一個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是,它與國內一家知名電影院線進行了合作,“影院+餐飲”的模式,必將對川寶蓉的發展,帶來更積極的影響。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邢軍 杜倩倩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