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在早餐市場,時間最關鍵。在分秒必爭的早晨,更多的場景是在路邊買個包子邊走邊吃,很少人選擇自己做或手機點餐坐在家里或辦公室慢慢享用。這種與正餐完全不同的需求和消費場景,為早餐市場創造了巨大的商機。
01
不斷升級的早餐品類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早餐的形式也悄悄發生了變化。人們對于早餐的需求不再單單是豆漿油條等老幾套。以前大家追求吃飽,現在的年輕人還要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安全。
需求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倒逼了餐飲企業在早餐上不斷嘗試品類的突破和創新。比如,城市里隨處可見的24h超市,每天都能做到提供幾十款早餐產品,從包子到玉米,再到各種粥品,在種類上不斷進行升級更新,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前不久,根據新聞晨報和叮咚賣菜聯合推出的《市民早餐習慣調研報告》顯示,早餐花費在5-10元占比55.2%,花費在10-15元占比20.5%。這表明,早餐花費15元以內是消費者比較接受的范圍,10元以下更佳。
比如盒馬旗下進軍早餐市場的盒小馬在上海一口氣開了6家早餐店,首批推出了約40多個單品。除了傳統的包子、雞蛋、牛奶外,各類特色早餐如烤冷面、墨魚汁黑金雞塊、西雙版納甜糯小玉米等應有盡有。在價格上,除套餐在20元以上,其他單品均控制在15元以內,最便宜的像白水煮蛋1.5元。
02
對早餐市場的爭奪,業內從未停歇
早餐市場的巨大商機早已成為競相爭奪的對象,雖仍未出現公認的大牌,但也正吸引著各路玩家陸續入場。
外賣成為生活重要組成部分的今天,早餐外賣必然少不了。2015年,餓了么就開始了提供早餐的外賣業務,但受制于多方面條件,至今業務量占比仍較小,成為外賣最難改造的部分。
叮咚買菜近期對外宣稱將針對家庭消費推出近600款早餐類產品,涵蓋蛋類、奶制品、面點等等。消費者前一天下單預約后,最早可在第二天早晨6:30收到餐食。
便利店作為不少年輕白領及高中生們解決早餐的首選之地,方便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地點。多數開在公交站、地鐵站及公司樓下,等車或是路過的時候買份早餐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此外,還有一些咖啡店也在經營早餐產品。而擁有全球第6大餐廳的宜家,7月底在中國首個城市店開張時就一并推出了早餐輕食。爆款產品肉丸冰淇淋熱狗,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前去打卡。可見,大有可為的早餐市場正吸引著各路玩家爭相入場,試圖早日占領新的餐飲風口。
03
未來如何才能在早餐市場做出大乾坤?
與正餐相比,早餐市場有3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客單價低。正餐人均100元是常態,但早餐一般超過15元就覺得貴了。因此在味道好、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成本控制更考驗企業供應鏈。
二是如何增加消費黏性。像開在公交站、地鐵站或者馬路邊等人流量較大地方的早餐店,面對的消費人群隨機性較高,如何增加消費黏性非常重要。
三是輻射有限。開在寫字樓或居民區的早餐店,人流相對穩定,但輻射范圍有限,需要考慮如何培養用戶習慣、提高店鋪人效比。
基于早餐市場的這3個特點,當前一些企業為提高投入產出比會采用延長營業時間、增加早餐品類、滿足多場景需求等方式。
根據英敏特《早餐-中國,2016》報告預測,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4萬億元,增至2021年的1.948萬億元。巨大的早餐市場若想快速發展,除了市場的自我調節,企業的競爭向好外,也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以上海為例,自2011年開始實施早餐工程,為早餐市場的百花齊放提供了很多政策紅利。像盒小馬一次性落地6家店,就跟政策支持有關。
8月份的時候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發了《關于落實本市早餐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認可了自提柜等新的就餐模式。因此盒小馬才能在不設立就餐區的情況下就能成為小型餐飲店,并能申請熱食類食品制售大類資質。
小結
顯然,如何在早餐市場里做出大乾坤,品牌們正在費勁腦汁,各顯神通。在這場早餐市場爭奪戰中,誰是贏家尚未可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消費者將會擁有更多的早餐選擇權,而商家也會從中獲取更多的市場機會。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中國加盟網、網絡
作者:盟妹、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多云轉晴;侵刪請聯系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