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劉會平的創業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他來自安徽,20歲不到就離開家鄉做面點生意,由于缺乏經營管理經驗,剛開始的生意一直很慘淡。1998年,他來到上海,繼續做面點,起初狀況也不好,店鋪開了關、關了又開。
要從不計其數的包子饅頭店中殺出血路,可以說困難重重,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劉會平仔細觀察后發現,小店價格便宜,但衛生差;大門店衛生相對好,但價格也高,而且都是機器攪拌制餡,口感不夠脆。
2000年,在看清各類包子鋪的優缺點后,劉會平重操舊業,取名“劉師傅大包”。為迎合上海居民的偏好,他做了很多新嘗試。比如,為保證肉的味道純正,他專門從安徽鄉下采購天然飼料喂養的豬肉;他的菜餡全部由人工切碎,這樣青菜的口感好,非常脆;他在價格上也走親民路線,最初一個包子只賣7毛錢。
“劉師傅大包”迅速紅火起來,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打亂了經營節奏,讓食品安全受到格外關注,劉會平干脆將品牌改名為“巴比饅頭”,順應年輕人的喜好。果然南京路上的點心店逐漸火了起來,并且開出了第二家、第三家店,到2004年初,劉會平已經開了10多家直營的巴比饅頭店,加上親戚朋友加盟的門店,共計20多家。
巴比饅頭的正式誕生讓劉會平確定了品牌化、連鎖化的經營思路。這個想法來自他對麥當勞、肯德基的思考。多年經驗和對麥當勞的研究,讓他意識到了這個行業的巨大空間,于是開始進行品牌策劃,并著手解決產品的標準化問題。
連鎖經營的關鍵在于實現產品和管理的標準化。在這方面,劉會平做得十分謹慎。新品牌確定后,他并沒有急于擴張,而是先建立中央工廠,以實現產品的機械化、 標準化,同時摸索、總結門店經營管理經驗。
大多數門店售賣的所有產品,都是由中央工廠配送的,包括包子、米糕、豆漿等。在這個模式中,門店其實只是承擔了終端銷售的功能,從而嚴格保證了各門店產品的一致性,也確保了食品安全。
面點行業有一個特點,想要連鎖經營,就得做到產品便于保存和運輸,因此不得不考慮冷凍問題。
巴比饅頭用三年時間攻克了冷凍面團技術,實現了“生胚”速凍,這樣門店只需要醒發和蒸熟的操作就可以了。
這個模式也基本上解決了食品行業老大難的食品安全問題。集中采購、集中生產、集中檢驗、冷鏈配送,通過這些環節,巴比饅頭將可變因素牢牢控制在公司總部。
對于巴比的產品,尤其是銷量最大的包子,劉會平頗有自信。劉會平對產品的自信來自兩方面:一個是配方,一個是食材。配方是長期調整、完善的結果。前期他曾花了五六年的時間,吃遍了上海所有相關的點心,不斷琢磨上海人到底喜歡吃什么口味,應該怎么做才最好吃。
加盟模式則讓巴比饅頭駛上地推鋪店的快車道。由于成本低、易上手,巴比饅頭在當年9月就突破了50家店,2010年突破500家。目前的1368家店中,直營店還不到一成。近兩年,每年的開店數更高達200到300家,按這個速度,隨著北方市場和南方經濟發達城市的開拓,每年開店數可望翻倍,品牌有望躍居饅頭品類的聯鎖巨頭。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老劉聊餐飲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