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八天時間 一天帶來一個經營得紅紅火火的海外品牌 你可能不認識,但你可不能錯過 遠在天邊的靈感,直接塞進你的耳朵
Sonic Drive In,1953年創辦,目前在美國擁有近3400家門店。
它是美國最知名的“汽車餐廳”,也就是說,消費者直接開車進入巨大的點餐區,然后服務員會把餐送入你車內,你可以選擇在車里吃完再走,也可以把它當做一個得來速,所以它的模式名字叫Drive-in。
雖然是一個賣漢堡和炸物的快餐品牌,但它最為人稱道的其實是飲品,而飲品的無限選擇則是 這個60多年老品牌一以貫之的王牌策略。
也就是說消費者任何“變態”的搭配需求,這里都能盡量滿足,甚至是已經下線的產品,你能記得搭配的話也給做。
有人計算過,門店里面可以組合出 100 多萬種飲品搭配,因此新口味不只是它自己的事,最好還能有盡可能大的普適性,這對于研發團隊來說,是巨大挑戰、卻也是非常明確的命題作文。
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每一個新口味的出現可能就是一個新玩具的上市……今年的新爆款包括:紅牛西瓜雪冰,布朗尼奶油奶昔,多層的檸檬漿果冰淇淋汽水…
這是一個很別致的產品研發思路,因為它的先決條件不只是口味本身,還是它的延展性,當然并不是所有品牌都和Sonic Drive In一樣有這種讓客人發揮創意搭配的本質。 但它如何走出飲料的框架,和更多元的產品形成配合,比如說汽水和新甜品的捆綁式營銷,他們就很擅長了,還有衍生研發出可攜帶的零售商品,都是一杯小小的飲品能夠畫出的大餅。
此刻的餐+飲已經不能用趨勢形容,而是行業經營的必選項,從呷哺呷哺率先將門店生意與臺式手搖茶結合起來的那一刻,飲品進入餐飲業的趨勢就已然勢不可擋。
到2020年,明顯的一個變化是“酒精、茶飲、咖啡”的結合型產品已經大批量的出現在市場中,不是單一的酒精、不是單一的茶飲、不是單一的咖啡,而是他們之間的深度結合、組合,甚至用戶可以自選將不同的音頻組合在一起。
為什么飲品會在餐飲門店中崛起?
消費場景決定了你應該賣什么東西,乃至賣多少錢。
飲品在餐飲門店中的崛起同樣與消費場景相關,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門店餐飲消費的體驗屬性越來越重,飲品作為“社交貨幣”是重要的場景消費“表達器”。
非體驗餐飲正在以更快速度被外賣和便利店替代,門店的生意進入強體驗的復合場景表達階段。同時,高昂的成本讓餐飲門店必須找到提高客單價的方式,而飲品的高毛利屬性自然會被商家主動選擇。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APP,解鎖更多餐飲好課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9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