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火鍋,那必定繞不過“重慶”和“海底撈”兩大標簽;然而看似親密的兩者,25年以來,卻像極了熟悉的陌生人;這一次,海底撈主動走向重慶,它做出了哪些改變?是否能捍衛“江湖大哥”的地位?
大眾點評搜索結果顯示,目前重慶有33936家火鍋門店,數量之大,密度之高。甚至有人戲稱:“重慶的垃圾桶都沒有火鍋店多”!在重慶人,人們偏愛重麻辣、重油。據市場反饋,牛油鍋底占據火鍋市場細分領域的85%-90%左右,對當地人來說,紅紅的辣椒油和噴香的牛油才是重慶火鍋的靈魂所在。競爭對手數量之大、消費群體味蕾之挑剔,然而,海底撈卻從不打無準備之仗,打破常規城市的設施體驗,黑科技、江景飄窗、全新鍋底組合輪番上陣。
海底撈首店選擇了兩江交匯處的來福士廣場。作為洪崖洞的鄰居,拆巨資建成的來福士廣場,3-5萬/平方米的租金自然令多數品牌望而卻步。據業內人士估算,海底撈門店面積大多在600-1000平方之間,平均投入達到800-1000萬,以來福士廣場的租金和各項費用支出來推算,開業成本保守估計也需要3000萬。背靠長江、嘉陵江,耗費較高租金占領高地,從此次的選址上,也可以洞悉出海底撈入渝誠意滿滿!
“坐在靠江的一邊,夜景超級無敵好,邊看江景邊吃真的挺有感覺的!”“一面臨江,透過玻璃窗可以直接看到江景,視野無敵棒!”大眾點評當中,不少消費者對“邊吃火鍋邊看江景”的體驗給予極高的肯定。可見,海底撈打造的“初印象”還算及格。
有句俗話說,“鴛鴦鍋是重慶人對火鍋最后的妥協”,但從現場排隊和點單數量來看,“真香定律”再一次應驗!
但海底撈畢竟是那個以服務至上的海底撈,怎么可能“虧待”大家的味蕾?它特意為重慶人民打造了兩項私人訂制:
“雙椒鍋底”,這款新上線的鍋底是在重慶首發,口味偏麻辣,更偏向重慶消費者的口味。包括腰片、牙梗、耗兒魚等,都是根據重慶本地化屬性而增設的。
重慶市民李先生表示,原本是抱著試試的心態來的,點了個雙拼,番茄鍋味道濃郁。主要是牛油麻辣鍋底,比想象中的好多了,但還是本土火鍋辣味更濃郁。
除了傳統鍋底,海底撈針對重慶市場推出的新口味鍋底和新菜品,也是重慶人選擇海底撈的又一個理由。
本次海底撈在重慶也首度采用了自動配鍋機器,此前,這項服務僅在海底撈全球首家智慧餐廳亮相過,但沒有一家餐廳投入使用。自動配鍋機會把服務員對消費者詢問的結果,通過點餐iPad的指配,將麻辣、咸鮮等口感口味等信息錄入,后臺便會為每一名消費者定制專屬鍋底,還能通過app將專屬鍋底與朋友分享。試想,顧客費勁千辛萬苦調制出一份獨特的獨家鍋底,品嘗后覺得味道不錯,便會希望朋友也嘗試自己調制的鍋底,只要把專屬鍋底分享出去,朋友下次便能吃到同樣的口味了。
雖說重慶人的性格都十分豪爽,相比服務和環境,他們吃火鍋更看中味道,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不喜歡優質的服務。海底撈開業當天,不少顧客排隊也要吃海底撈,他們表示就是想感受一下“上帝般”的服務!餐品可以點半份、服務員會提醒每道菜的最佳涮煮時間,吃完飯還可以免費美甲,服務員很貼心,也不會很生硬,甚至還能配合你拍抖音。
截止到有味君發稿,大眾點評236條評論當中,差評占了11條。這也意味著21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給出了差評,差評率4%。唱衰聲中,大排長隊、產品性價比不高……出現的頻率最高。
“排著隊拿著的可能不是愛的號碼牌,而是海底撈的入場牌”
排隊等號入場,對于海底撈來講消費者再正常不過。但對于火鍋門店密度如此之高的重慶,部分消費者并不買賬。試運營第一天,海底撈限量供應的100個號售罄(試營業期間,每天限100個號且現場排號)。現場圍的水泄不通,嚴嚴實實都是排號等位的消費者。于是,不滿的聲音出現了:“兩天排不上號”、“搞什么饑餓營銷?你以為重慶人民沒有其他火鍋可以吃嗎?”
將大眾點評定位到來福士廣場,從特色產品數量、人均客單價、單品價格方面出發,有味君對比觀察同一商圈的珮姐老火鍋、撈王鍋物料理、南濱印象老碼頭火鍋、白樂天毛肚火鍋,或許消費者口中的“性價比太低”有證可考。相形之下,價格高、特色產品不足成為“糟糕的第二印象”。“重慶本就是火鍋的祖先人,還需要去排隊吃外地進來的海底撈?”“說實話海底撈的味道甚至不如我們重慶那些小巷子的老火鍋。”“在外地吃過,服務確實好,味道都差不多,番茄鍋底好吃,但價格確實比傳統火鍋貴點點。”“覺得海底撈好吃,一直都等著開業,北城天街這家快點開吧。”
綜合消費者的“初印象”、“第二印象”,可以說是褒貶不一,那么業內人士對海底撈入渝持什么樣的看法?重慶火鍋協會會長何永智表示,歡迎海底撈在渝開店,她也會到點品鑒和體驗。但海底撈到重慶開店初期肯定會吸引一撥消費者打卡,未來則要看海底撈對于重慶市場的適應度了。火鍋行業資深營銷人士孫云鵬認為,海底撈如重慶,帶來的是鯰魚效應。以前傳統的重慶火鍋一直強調轉型升級,但卻一直是口號,實際一直是粗狂發展。如果海底撈能給傳統火鍋帶來壓力,這也可能倒逼重慶火鍋企業在口味以外比如服務等方面做得更好。老五一火鍋老板鄢煜說:“前期海底撈的效益肯定不用說,許多人都會排隊打卡。其首店落在來福士,應該是針對旅游市場,是比較穩的一步棋。至于后期,最終還是落腳到重慶顧客對海底撈的接受度。”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曾在湖畔的課堂上告誡學員:“所有創業者都不要期望哪一天有人告訴你,商業就該這么做,然后你就能做得很好,我們需要的是在生動的商業實踐中學習和豐富自我。”換言之,所有的商業實踐都是以市場為依托的,只有了解市場,深耕市場,商業才能跑的通,跑的遠。對于海底撈在重慶的商業來講,長期發展必然還要看向市場。
“海底撈就是火鍋界的《大話西游》,時光輪轉25年,再看仍然是經典,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悟。”的確,海底撈每一次發力,都會在行業刮起一股風,但“畫皮難畫骨”,你大哥永遠是你大哥!海底撈能否“攻下”重慶市場,還未可得知。對此,你怎么看?在留言區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吧!
關于有味財經
基本內容:聚焦以提升餐飲門店效率為核心的供應鏈信息、知識、服務
服務對象:餐飲從業者、餐飲服務商、行業研究者
文章原則:
1、深度:深耕小切口,洞悉小體系
2、廣度:跨學科研究,拓認知寬度
3、顆粒度:注重實效,提供解決方案
轉載聯系:17516466881 有味小秘書(微信同號)聯系我們:17752509517 有味編輯部(微信同號)
原創文章,作者:有味財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