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如果計算到元宵,如果沒有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巴奴火鍋應該會產生1.15億的營收額。但是,疫情讓營收化為泡沫,巴奴火鍋在向武漢援助700萬元后,打開了自救模式。巴奴火鍋除卻應有營收外,食材、員工工資的損失亦是很大一部分。何況,春節期間,員工工資以3倍計算。在疫情發生后,巴奴火鍋員工統一安排回宿舍,這期間的消毒管理、口罩等保障也不能少。其實,巴奴火鍋的現狀只是餐飲界的一個縮影,餐飲龍頭企業西貝更是直言貸款發工資也撐不過3個月!如何自救,成為餐飲人急需學習的課題。巴奴火鍋的自救方式,或許,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2月1日,巴奴展開了各部門的研討會。同時成立抗疫委員會,來應對意外。
各部門都在提出新形勢下如何自救的方案。
1.組織部門:保穩定,保在崗,保心態
迅速做出人力合理調整,保證40%人員在崗位上工作。暫停營業期間,承諾不裁員,伙伴在宿舍待崗,保障員工一日三餐,保障員工餐質量,保障員工工資。設置宿舍單獨隔離間,隔離觀察發生感冒的員工。
2.拓展部門:分級處理,加快施工
在開發上,開源與節流雙管齊下,首先疫情期間及過后,優先啟用高勢能門店,如北京、西安等地新店建設,低勢能暫緩啟動裝修或終止,同時重點關注熱門商圈內的門店退租情況,借此機會低價簽約搶占優勢地段。現階段疫情管控情況,針對髙勢能位置提前啟動設計,并調整在建工程施工周期,酌情考慮優化道具加工,縮短減少工程及家具、廚房設備等定制物品加工周期。3.營建部門:節能減排,壓縮不必要開支
在門店優化上,充分調研之前設計門店,從設計角度降低施工成本,減少華而不實的設計內容,優化施工工藝,降低施工成本(如增加裸頂等措施);優化迭代新風系統,如選用優秀的無煙寶設備,這樣使前廳地面不安裝地排風設備,從工期和成本上都有很大的降低空間。4.運營部門:精細化運營
在運營舉措上進行精細化管理,包括員工定崗定編,合理科學使用人力;優化支出費用,節省成本,同時研究新的利潤增長點,如火鍋外賣業務的研究,底料的銷售等。5.數據部門:擁抱數據,抱團取暖
抱團餐飲行業,與電信運營商、軟件商和互聯網提供商,優化網絡費、軟件維保費、公有云租賃費支出等,降低弱電成本。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精準識別顧客,并實時與顧客互動,加強粘性鏈接,配合顧客到店用餐,延伸顧客非面對面的服務,全方位提供超越期望的用餐服務。巴奴采取的自救,是基于妥善安撫所有員工,得到人心后的科學自救。有的企業,老板自己亂了陣腳,對員工也比較粗暴,覺得他們是累贅,然后要求員工想辦法,這是不科學的。同時巴奴的自救,是基于過去長期的堅如磐石的大后方的自救,以及長線的調理。今天我們必須回歸到基本的商業邏輯上,那就是如果根基不牢,是真的很容易在突發意外之下瞬間倒下的。與巴奴不同,眉州東坡的自救顯示出供應鏈體系的重要性。在全民“戰疫”的十多天里,和全國所有的餐飲品牌一樣,眉州東坡也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損失慘重。據王剛透露,目前眉州東坡各大門店的生意均下滑了8-9成,而退餐、員工工資、加班費、房租等,給眉州東坡帶來的損失更是達到了7000萬有余。
然而,眉州東坡沒有被疫情所打倒,更沒有坐以待斃,而是選擇了負重前行:“一手抓公益,一手抓自救。”經歷過2003年非典、“512”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等諸多突發事件的眉州東坡顯然早有所備,除了做公益履行社會責任外,還快速啟動了應急防疫機制,實行自救:
1.不把一個員工推向社會,不給社會添亂
此前,堅持營業的陶陶居董事長尹江波說過,繼續營業的出發點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恰恰是出于對員工的生活和安全負責才堅持營業。王剛對此觀點表示認同。
疫情不斷蔓延,從2月3日推遲到2月10日,各大餐飲品牌一再公告延遲開業時間,而眉州東坡和陶陶居一樣,則成為了餐飲行業為數不多的逆行者,目前眉州東坡在全國的門店,除了少數因不可抗力被迫關門外,幾乎全部堅持營業。王剛強調,“我們選擇開業,我們開業的目的,是不把一個員工推向社會,對員工的吃住行,防疫的培訓包括他們員工宿舍提供基本的保障。化地為戰,不讓他們離開所在的這個城市,不給社會添亂。”在危機面前,企業和員工都是命運共同體,只有同舟共濟,才能共度難關。在王剛看來,在危難之下堅持開業,實際上是在鍛煉部隊,使團隊的戰斗力更強。“部隊強,軍心就很強,一旦恢復的時候我認為生意就會暴漲的,因為我們團隊的戰斗力更強,表面上是損失大,但是我覺得為了長期,也是在鍛煉我的隊伍。人在,軍心在,人在精神在。”在眉州東坡防控小組里,有這樣一句話—打仗就是最好的團建,經歷困難也是。一起吃過香,一起啃過糠,一起扛過槍,一起打勝仗才是真正的命運共同體,軍心在,精神在!

△來源眉州東坡官博
疫情肆虐,對于市民而言,盡量待在家里,主動與各種可能的污染物隔離,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對于一個企業而言,用堅持開業的方式來安置員工,不把員工推向社會,除了不給社會增添負擔之外,還不失為一種穩定軍心的重要方式。2、發揮供應鏈優勢,打通“餐飲+零售”線上線下渠道目前,眉州東坡僅剩的一兩成生意,80%都是靠外賣撐起來的。但光依賴外賣也是不夠,在眉州東坡看來,餐飲行業即是流通業,只有發揮企業自身的優勢,才能把自救運動順利地開展下去。作為北京中餐中最早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和中央廚房的企業,眉州東坡早已建成了從農業到食品加工再到供應鏈的一整條產業鏈。在這次自救方案中,除了提供外賣、堂食之外,眉州東坡還啟動了“便民平價菜站”,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平價菜,一來可以消耗為春節囤積下來的食材,二來可以借助此次危機,轉變企業發展方向,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打通“餐飲+零售”線上線下的渠道。

△來源眉州東坡官博
自 1 月 26 日啟動平價菜站以來,眉州東坡在北京的門店每天都向所在社區、家庭提供優質、新鮮、安全的肉蛋瓜菜近 300 公斤,均受到百姓好評和贊譽。都說危機的背后必有商機,在當下的危急關頭,餐飲人最迫切的任務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危機變成創新的契機。而眉州東坡,則很好的發揮了自身供應鏈的優勢,用“餐飲+零售”的新商業模式去做雙輪驅動,把線上線下聯動了起來。據王剛透露,目前眉州東坡已經著手安排在營業執照上增加半成品這一項。從21年前的一家街邊小店,到如今擁有眉州東坡酒樓、王家渡火鍋和眉州小吃等多個品牌,涉足正餐、火鍋、小吃、外賣等多個業態,在中國及美國開設150余家門店,年銷售額達20多億元的跨國餐飲公司,現在看來,供應鏈體系才是支撐眉州東坡業務發展的重要基石。近半個月來,眉州東坡一直在緊急援馳武漢抗擊疫情的道路上行走著,甚至可以稱作是餐飲行業里的最美“逆行者”。在疫情的肆虐之下,眉州東坡不僅做到了快速響應、積極自救,還努力馳援一線工作人員,真正做到了一手抓公益,一手抓自救。目前眉州東坡在全國的100多家店,都在為所在城市的一線工作人員免費送上熱菜、熱飯,這就是做公益。特別是我們在湖北有5家店,武漢兩家,黃岡3家,大概有210名員工,正通過眉州東坡集團啟動的四級應急預案,為武漢的醫護人員、記者團、公安干警等提供餐食,建立了“戰地食堂”。從 1 月 28 日開始,眉州東坡每日為疫情防控部門:眉山應急管理局、市中醫院、市交通局、區紀委、區醫保局等提供供餐保障,每日供餐約 300份。截止到 1 月 30 日,眉州東坡一共送出東坡食盒 2000 多份,這其中就有送到武漢“小湯山”醫院建設工地。而這,也并非是眉州東坡第一次成為戰地食堂。早在2013 年的雅安地震期間,時任眉山軍分區司令員張志倫說:“眉州東坡就是‘戰地食堂’,讓災區人民第一時間吃上了熱菜、熱飯、熱湯!”都說越是危難時刻,越是顧客的高感知點,眉州東坡在這個高感知點的時刻投入資源,除了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之外,也在無形中取得消費者信任,重新樹立起新的品牌形象。
統籌 |呂健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紅餐網”(hongcan18)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