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造肉接地氣了,比普通肉類便宜60%,將大規模上餐桌?

    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植物肉均價將比其對標的普通肉類便宜60%,餐飲人,心動了嗎?

    11月15日,奈雪的茶上線了3款人造肉新品,100個人造肉漢堡不到一小時便售罄。這3款人造肉產品是奈雪的茶和國內知名人造肉品牌Starfield星期零聯合推出的新品,分別為Starfield-未來漢堡、Starfield-綠星漢堡和Starfield-墨西哥肉沫卷。
    人造肉接地氣了,比普通肉類便宜60%,將大規模上餐桌?

    人造肉產品大火并不是個例,今年4月份,漢堡王嘗試推出人造肉漢堡,結果試售無肉漢堡的59家漢堡王分店,4月份的客流量比當月全美分店平均高出18.5%,同時也比上月平均高出16.75%。嘗到人造肉紅利的漢堡王,8月份全球7000家店全面上線人造肉漢堡。

    8月底,肯德基也坐不住了,推出人造肉炸雞,當天門店賣出的人造肉炸雞數量,相當于往常一周所賣出的數量。

    人造肉儼然已經是快餐店的帶貨神器,只要與人造肉相關,就會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除了快餐界,主打人造肉的素食餐廳,最近也不是一般的火!鄭州一家以植物肉為主打菜品的餐廳,500平米的店,餐廳每天翻臺率可以達到6次,月營業額在45萬左右。但在推出人造肉菜品之前,這家餐廳已經虧損了180萬。

    為什么人造肉這么火呢?

    01

    新鮮感作祟

    人造肉自推出以來,以其高昂的價格和高科技背景,總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突然可以自己親自嘗試這種高科技成果,當然得試試。新鮮的事物總是比較受歡迎嘛。

    02

    滿足了部分食客的需求

    《中國輕食外賣消費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美團外賣輕食商家同比上漲58%,輕食訂單量同比增長98%,外賣已是“輕食一族”的主要訂餐方式之一,僅今年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輕食品類訂單數量漲幅就高達128.8%,健康、養生、減肥等關鍵詞正在成為外賣用戶的重點消費需求。

    人造肉接地氣了,比普通肉類便宜60%,將大規模上餐桌?

    目前國內素食者大約有5000萬。但是有更大的一個群體是潛在素食者,這些人希望瘦,希望健康,但又舍不得肉的味道。素肉是完美的替代方案。人造肉低熱量、高蛋白,既能滿足現下年輕人健康、綠色的養生理念,還能滿足口腹之欲、便于身材,自是供不應求。

    03

    豬肉價格暴漲的契機

    今年豬肉的連番上漲,豬肉價格一飛沖天,給人造肉的推出制造了很好的輿論和市場土壤。更何況,豬肉價格的上漲,還帶動了其它肉類價格的一并上漲。相比肉類市場價格的不穩定,人造肉價格的穩定性更具競爭力。

    人造肉接地氣了,比普通肉類便宜60%,將大規模上餐桌?

    人造肉食品火了,但是目前只是小范圍的使用。那么,離大規模端上餐桌,還人造肉還有多長的路要走呢?

    目前看來,要想大規模端上餐桌,人造肉還有一些問題亟需解決。

    01

    價格問題

    人造肉由于其制作工藝和技術門檻,生產成本并不低,市場價格也較高。Starfield星期零旗下的素食餐飲品牌“青苔行星為例,店內人造肉漢堡的價格為88元/個,在肉價高昂的今天,88元依然是約3斤豬肉的價格。奈雪的茶漢堡分量較小,仍然售賣48元/個。高昂的價格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嘗鮮可以,持續消費,無疑是不現實的。

    人造肉接地氣了,比普通肉類便宜60%,將大規模上餐桌?

    與人造肉食品高價成反差的是,國內專家對人造肉前景一片看好,只要供需量大,進行批量生產,價格將大打折扣,預計未來5年內,全球植物肉均價將比其對標的普通肉類便宜60%左右。但是,一旦豬肉價格降下來,又有多少餐廳會選擇人造肉呢?人造肉需求量如何提升呢?

    02

    口味問題

    不少食客反映,植物蛋白制作的肉,依然有些許大豆的味道,對比真肉的口感,仍有距離。同時,用植物蛋白或許可以做出牛肉餅,但是牛排、東坡肘子、麻辣排骨卻很難,技術瓶頸依然掣肘著人造肉的發展。而人造肉特性與普通肉類不同,廚師如何對人造肉進行烹飪,也是一個問題。

    此外,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的營養成分不同,如何保證營養的攝取,也是人造肉需要解決的問題。

    03

    工藝問題

    《人造肉大規模生產的商品化技術》一文指出:相關產品的市場認可度還很低,根本原因是現階段人造肉制品還無法逼真地模擬真肉的品質。要想生產符合大眾需求的人造肉制品,必須要對人造肉制品進行一系列的商品化加工和重塑成型處理。對于肉的顏色問題,國內外正對血紅素及不同來源的血紅蛋白生物合成進行研究,但仍未達到進行大規模生產的條件。

    雖然人造肉并未達到大規模生產的條件,但是目前,Starfield星期零已經和23burger、Baia burger concept、青苔行星、若蘭慈等深圳多個本土知名餐飲品牌達成了合作,此外還有逾200家已經有意向與其合作的本地餐廳。餐飲人對人造肉的興趣依然很高。

    小結:

    人造肉的興起背后是人類飲食方式、消費方式的變革,但是,消費者對人造肉的理解、接受程度以及人造肉價格的合理性,都決定了這項技術需要較高的商業化落地成本。

    目前的人造肉僅在大餐廳小規模應用,小餐企仍沒有使用人造肉的條件。對于入局人造肉,餐企應該慎重考慮。

    END
    人造肉接地氣了,比普通肉類便宜60%,將大規模上餐桌?
    編輯 |小餐
    統籌 |呂健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人造肉接地氣了,比普通肉類便宜60%,將大規模上餐桌?
    從“網紅”到長紅,餐飲品牌經久不衰的秘訣是什么?

    ●陳春花、馮衛東等導師都來了!千人餐飲盛會,剖析品牌進化之道

    又一廚師“老板夢”碎:開業僅三個月,我的餐廳又關門了!

    ●從月虧2萬到月入3萬,這個餐飲小白只用了3招!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電話/微信:15982358047

    點擊“在看”,成為更優秀的餐飲人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318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22日 23:40
    下一篇 2019年11月23日 07:2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