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人都做不好外賣?
其實他們的問題并不是產品不好,而是忽視了一個獲取流量的重要秘密武器:外賣菜單。
在單純做堂食那會兒,菜單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外賣來說,同樣如此。一個好的外賣菜單,不僅能增加用戶體驗,引導消費者下單,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引導消費者購買你想讓他購買的菜品。
我們分析了那些外賣銷量超高的商家,發現他們的菜單都藏著這4個小秘密。
1
菜品分類少,產品結構聚焦
很多剛開始做外賣的商家都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認為外賣菜單,就是只要把店里有的產品都羅列到外賣平臺上即可,有多少上多少。于是乎,就出現了下面這種情況:
一家主打米粉牛肉面的小店,僅米粉就有19款產品,另外還有面類9種、熱干面5種,此外還有拌飯、炒飯各4種、小食6種、飲品9種,一共有56款產品,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像這樣,菜品越多真的越好嗎?
并非如此,這種產品超多的店面,會給人不專業的感覺,不專業也就意味著不好吃。對于有選擇困難癥的顧客來說更是一種折磨,因為這會讓他很難做出選擇。也許翻了翻你家的菜單,轉身就到隔壁老王家點去了。
正確的做法是菜品分類要少、一目了然,并且產品結構盡可能聚焦。
首先我們可以用招牌、場景和口味等做分類,每個類別的產品也不要多,一般控制在6~7個比較合適。可以看看那些外賣平臺銷量高的外賣品牌,幾乎都遵循了這個規律。
比如這家店,就是根據搭配的飲料和份量來分類的。
另外就是產品結構要聚焦,能讓人一眼識別出你主要是賣什么產品的,或者說聚焦某款產品。這樣有助于顧客做出選擇。
2
把套餐選項放在最前面
其實很多消費者在打開外賣軟件的時候,并沒有想好自己要吃什么。往往都是在好多商家之間來來回回、進進出出。
那么如何做才能讓顧客鎖定我們,快速完成下單呢?把“套餐”選項放在最前面就是個不錯的方法。
套餐對消費者來說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不僅僅是因為比單點便宜。而且在這個消費升級的年代,消費者并非只是簡單追求“吃飽”,他們想有更豐盛、更合理的菜品。但他們又不想花時間去一一選擇。
這時候套餐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它就能夠讓用戶在不翻完菜單的情況下就能對店內菜品有大致了解,并迅速決定吃什么。
我們可以看看那些銷量高的商家,絕大多數都是把套餐放在了最前面的位置。
3
產品圖片要好看
圖片要好看,要好看,要好看。重要的事情小餐要說3遍。在這個看顏的社會,顏值就是生產力!
“顏值”的力量有多大呢?根據美團點評發布的移動端消費者購買影響因素中,同樣的產品,漂亮圖片下單率就要比一般圖片下單率要高20%!
一張好看的產品圖片能一下就抓住顧客的視線,并有效的勾起人的食欲,從而提高用戶的下單轉化率。看看這些圖片,是不是每一張都讓人垂涎欲滴,讓你立刻就想下單呢?
另外圖片除了要好看之外,能在小范圍內把照片完整呈現,同時有著比較高的清晰度也很重要。而且每個產品都要打上自家的logo,不放過任何一個品牌傳播的機會。
但是我們有些商家還是很誠實呀,上傳的菜單圖片全部都是外賣實物圖,但試想一下,裝在各種塑料盒子里的食物,相比盛在匹配考究餐具里的,哪個更吸引人呢?
4
菜名不要太奇葩,能搜到是關鍵
之前我們的文章就說過,外賣平臺流量有20%來自搜索流量。也就是說當用戶點外賣時,也有大部分人是通過搜索功能下單的。
一般用戶想吃什么菜,就會直接在搜索框里輸入菜品的名稱。如果你的菜品名稱取得太奇葩或者太詩意,別人是完全搜不到的。
所以在菜品取名方面,那些銷量高的商家使用的都是常見且完整的詞匯,即使要用一些個性化的名稱,也都一定要采取:菜品常用名+(別名)的模式。或者是名稱中包含常用菜品名。
看完這些商家的小秘密,你有沒有受到啟發?覺得有用,不妨從現在就開始改造你的外賣菜單!
.end.
編輯 | 櫻子
更多干貨
(點擊下方標題即可閱讀)
菜單設計|差評回復|漲價策略
|選址法寶|餐廳slogan|復購率
小餐飲0成本營銷 |餐廳取名技巧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