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木屋燒烤!”
隨著洪亮、整齊劃一的歡迎聲,顧客們魚貫而入,店里的人氣值瞬間飆升。
不一會兒,交談聲、碰杯聲、歡笑聲融成一片,彌漫在門店的各個角落。
看到這一切,梁炳軍、黃巧豐、張偉三個管理組總算松了半口氣。
1個多月前,方大店還只是一具空殼,連外墻都還是毛坯。
如今,這家店終于注入靈魂,有了人氣。
在這過程中,管理組歷經了重重困難。
01
吹牛皮,我們是認真的
在木屋,方大城店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靠近深圳總部,離老隋、林總2位精神導師的家更短至1.8公里,時刻面臨突擊檢查的壓力。這還不止,師娘是超級木粉,口味稍有差池,她立馬洞察無疑,相當于一位專家級的神訪時刻在店周邊駐守。
圖片來自其他門店
據悉,在討論方大城的歸屬時,教練店經理們都經過一番天人交戰。最終,楊小成咬咬牙,領了任務。
重擔在身,唯有想方設法讓肩膀夠硬,楊小成派出干將梁炳軍接管新店。梁炳軍也不是柔弱的主,從上梅林、萬科云城、民豐等店調來黃巧豐、張偉和一干精英,奔赴新店,打起了硬仗。
反正,牛皮已吹出去,就讓它飛得更高吧!
02
是時候展現高情商了
接管方大城店需要勇氣,和物業溝通則需要技巧。
開拓新店,除了能干活,還少不了三寸不爛之舌。和工程部、營銷部、外包公司溝通,統統都是對口才的考驗。尤其和物業打交道,沒有高情商容易處處碰壁。畢竟,各為其主,物業也要對其他商家負責。
就拿門頭的招牌來說,物業反映“木屋燒烤”四字太大,需要調整。這可犯了難,牽一發而動全身,招牌也不是想改就改的。無奈之下,管理組唯有和物業多次商榷,隔三差五就碰頭,比見女朋友還勤。最后,大陳總親自出馬助一臂之力,雙方達成一致共識,皆大歡喜收場。
招牌搞定,其他工程問題又來了。比如,店里施工會發生噪音;主力樓梯的改造需要和商場的柱子協調;施工流程需要物業審批。
如此種種,方大城店的驗收從9月1日推遲到9月15日,再推遲到9月下旬,進度慢了1個多月,真的是一波三折!
0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幾經周折,工程終于可以驗收,人員問題又來了。
新店的伙伴都是從各店調過來的,亦或是新招聘。相處時間短,有些伙伴的心還沒熱,就有了離開的打算。環境不適合,工資低,想調回老店……原因各種各樣,管理組頭都大了。
爬山團建、聚餐、培訓、搞衛生,管理組盡量讓大伙融成一片。畢竟,有交集才有故事啊,何況,平時大伙都是一起上、下班,總會有些戰友情。
果不其然,經過近10日的磨合,團隊的溫度逐漸升高。趁熱打鐵,管理組召開員工大會,為小伙伴們規劃了未來,明確了目標。
三個月收入突破以往新高!這是來自伙伴們內心的吶喊,也是方大店未來三個月的目標,團隊之火終于燃起來了!
04
讓PK來得更猛烈些吧
工程、團隊都已不是阻礙,
可以高枕無憂了?
早得很!
運營這座大山壓在了所有人的身上。
圖片來自其他門店
公司規定,新店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營業才能正式開業。
一段時間是多長?
這就看店里的造化了。
有些新店1個月內通過5S考牌,大眾點評沖上四星,第2個月就迎來正式開業。不過,有些新店2個月還沒能正式開業,管理組就全要下課!
優勝劣汰,危機感如影隨形!
可以說,一家新店的光鮮背后都是各部門的汗水。
成功的路上幾乎沒有坦途,開一家新店也要沖破重重困境。
唯有勇往直前,才能一路勢如破竹!
如今,
方大城試營業了,
木屋第173家直營店上線!
它就是木屋的一個縮影,
或許前方困難重重,
木屋人都會撥開云霧,揚帆起航。
170+已經是進行時,
180+還會遠嗎?
千城萬店,
有我一份!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