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的歷程,讓木屋的門店數從0到170+,公司快速發展的同時,木屋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就華北而言,未來三年的目標是要做到北京市場的NO.1,數量更是要超越2+3!這對華北運營支持中心來說,人才儲備已然是重中之重!
那么如何打造一套完善且可落地的人才選拔機制,培養出系統化、標準化的門店管理人才呢?華北運營支持中心做了一次全新的嘗試——雄鷹計劃!
即從各個門店篩選出10名優秀種子選手,以3.5月為一個培訓周期,通過多維度的人才訓練系統,同時引入導師負責制,將其打造成能直接上崗的、合格的門店管理者。
新模式:理論+實操,多維度并行!
作為未來門店全能的管理型人才,那么既要有強大的理論知識儲備,也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因此在整個培養體系的第一個階段是理論與實操的交替培訓的模式,為期半個月。
即周一到周四學習理論知識,例如九大能力認證等各項管理組必備技能;
周五周六安排去店里實操歷練,畢竟光說不練都是假把式,門店不需要紙上談兵的管理組。
整個過程會有組織方和兩位優秀督導(雷云、蔡謙城)擔任導師對伙伴們進行追蹤評估。
新概念:培養優秀的團隊,而不只是優秀的個人!
好的門店離不開好的團隊,個人再優秀也要依靠團隊的力量才能將門店做好。所以在此次干部訓練營的概念中,個人PK只是其一,更多的是以團隊的形式進行PK。
因此在理論課程結束后,兩位導師雷云、蔡謙城會根據伙伴們的表現,挑選各自戰隊成員,賦予他們全新的管理崗位身份,以團隊的形式分別安排到兩家門店,完全接手一家門店,進行為期3個月的實戰!
新挑戰:津京聯合,優秀經驗實戰學習!
此次實戰考核的門店并不是他們所熟悉的北京門店,而且需要前往天津!
在此之前,華北和天津達成了戰略合作,即華北的兩支隊伍需要到天津接管海光寺和雙街店,完成考核指標,天津的兩套管理組也會安排到華北的門店進行學習交流。
對于學員們來說,此次實戰考核既是機遇更是挑戰!新組合的團隊、新的市場、新機制,一切都是陌生的,伙伴們考驗難度升級!
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中,整個天津團隊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幫助,王C親自幫助伙伴們梳理工作計劃與方向,門店運管經驗更是傾囊相授,同時項目的負責人也會不定期去天津進行輔導、追蹤,力求最大化的幫助伙伴成長。
實踐出真知,那么這一套體系下來,伙伴們的感受又是怎樣的呢?
徐軍:
在此過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有更系統的學習方案與教學方案了,而且整個過程公平公正,用實力說話,每個人都有機會!
張文文:
第一個月學習到的東西能趁熱打鐵地一點點運用到實際中,同時自己在管理這方面方法和技巧進步很多,自己的心態由員工到管理組的快速轉換。對比之前的培訓模式,這種理論結合實際會更有效的鞏固好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更快的適應新的環境!
高銘乾:
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獲就是對于一件事看的更全面了!對于員工,可以更好的了解他們的心聲,因為我以前溝通不太好,而管理一家店,我們要學會各種溝通和協調,比如如何處理外部公關,因為雙街店燃氣的事,來了就一直跟進,這對我的鍛煉極大。而且很明顯的感受自己成長了,眼界開闊了,學習到了更多,也看到了自己在管理中的不足!
于永泉:
個人心境上有了較大成長,從以前是一個執行者變成了決策者,中途也有過迷茫和無助的時候,面對問題去迎接去挑戰終究有戰勝困難的方法。另外就是挺感謝公司給的機會以及天津事業部的支持,可以讓自己歷練成長!
…………
當然伙伴們也不負眾望,在最后的述職與崗位競聘報告中,實打實的能力,讓伙伴們都成為了華北各個區域爭搶的“香餑餑”!最終10名伙伴中,有2名伙伴成為儲備店經理,4名伙伴競聘上了主管、廚師長,其中兩名伙伴更是直接到門店任職!
總的來說,每一套機制改革的背后,都體現了木屋對人才的重視,在培養伙伴方面,木屋從不吝嗇資源,這既是對伙伴負責,也是對門店負責!華北的人才選拔新模式,完成了把干部培養從理論培訓認證向模擬實操、實戰演練的轉化,向培養出真正系統化、標準化的具有實戰經驗的店經理和店管理組邁進!
不身經百戰,怎么擔得起一軍主帥?新一輪的干部訓練營即將啟動,你準備好應戰了嗎?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7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