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2020年木屋抗疫中
創新價值觀代表
他說,要把“不要臉”的精神繼續保留下去
2020年,在木屋抗疫過程中,很多優秀的伙伴被我們記住了,那個穿著網紅熊發傳單的郭德民就是其中一個。
這已經是郭德民第二次加入木屋了,說起木屋和他的故事,就像他這個人一樣有趣。
你知道北京的地下室分三層嗎?
“你知道北京的地下室有三層嗎?”
說起剛來北京的經歷,郭德民說了這樣一個話題,北京的地下室分三層,最下面那層最便宜,越往上,房租就越貴。
2014年,才18歲的郭德民抱著被子拎著兩個大皮箱從山東老家來了北京。
他說,那個時候傻,都不知道買高鐵票的,就買了一張火車票,坐了一夜。
被子褥子都是自己在老家買了帶上的,身上一萬塊錢,不敢亂花,就去租了地下三層,一個月兩百多塊錢的房租,開始住著覺得沒啥,住上幾天之后渾身沒勁兒,沒找到工作,沒地兒去,也不敢搬,就這么住著。
郭德民輟學早,來北京以前他在老家干過理發師,開過服裝店,自己起了個名字叫“時尚起義”,后來因為年紀太小,老是貪玩就開不下去了,才來了北京。
在木屋燒烤
收獲挺多的
來北京的第一天,抱著被子拖著大皮箱的郭德民路過木屋燒烤國展店,周圍挺多吃的,但只有木屋在排隊,這個18歲的男孩,就多看了幾眼。
后來找不著工作,一個遠房親戚介紹來了木屋,一開始傳菜,后來又干了半年倉管。
胡圖圖看這個男孩挺機靈的,就開始手把手帶他,郭德民也挺好學,用了三四個月時間把技能過了,開始競聘前廳主管。
結果競聘前廳主管競聘了4次才過,在競聘的過程中慢慢褪去了自己的目中無人;慢慢學會了聽取別人的意見;慢慢學著轉變自己的風格。
這一年,郭德民說,他收獲了很多。
競聘上前廳主管后的郭德民干勁更大了,說起那個時候在國展的經歷,大家一起奮斗,一起拿神訪A,一年拿好多個,工資蹭蹭往上漲,特別激動。
2018年底,郭德民離職了,去外面干了幾個月,很快就又回來了。
在歡樂谷遇上了于永泉和徐楊,三個人特別有默契。
在抗疫期間,在歡樂谷都被圍起來的時候,他們積極和物業溝通,才有了那個送出百萬外賣的小窗口。
關閉堂食以后他們想方設法加入附近的小區群發廣告,那個時候附近小區的門禁卡他都能弄到。
讓郭德民印象很深刻的,有一次距離太遠,外賣小哥不接單,他和于永泉借伙伴的電動車去送,那天北京的雪特別大,淹了電動車的半個輪子,他們只能下來推著走,結果到了的時候,走了好幾個門都封了,來來回回繞了大半天才送到顧客手中。
4月,因為工作調動,郭德民被調到了四道口店,新的戰場,新的挑戰,四道口以前的顧客群體大都是附近的學生,但因為疫情,學校都放假了,郭德民只能想盡辦法吸引新顧客注意,拉橫幅、發傳單、拍抖音,只要能吸引顧客,什么有用郭德民就干什么。
把不要臉的精神
發揮到極致就成功了
在2020年的年會領獎臺上,郭德民說,他會繼續“不要臉”,繼續努力,爭取明年再來領獎。
在他的腦袋里,好像有很多小點子,他也愿意勇敢去嘗試,失敗了就換個姿勢再來一次,對于郭德民來說,哪怕失敗,哪怕沒有提高多少營業額,但他試過了,他試過了他就知道這個辦法行不行。
總有人說,歷經很多事,到最后最怕說的一句話是:“我本可以”,如果連試一試都不敢的話,剩下的也就只能是無奈的空嘆息了。
與其這樣,還不如趁現在,趁有大把機會的時候,多去嘗試,木屋提倡創新,木屋鼓勵創新,說不定,你,就是下一個木屋創新達人。
不嗨不青春,愿我們每個小伙伴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熠熠生輝!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7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