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的門店排位不止,但就是營業額不夠高呢?如何使你的營業額更上一層樓?相信在木屋的很多小伙伴可能有過這樣的困惑?
一說到這個問題,很多伙伴可能會想到一個詞——翻臺率。
翻臺率=客人數/席位數
席位數,這個在建店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確定了,因此想要改動的可能性不大。那我們就得從客人數這個點來切入了。
如何去提高你的客人數?相信很多門店都經歷過排位這件事。在排位的時候,有相當的一部分客人因為等不了而選擇別家就餐。
要如何做才能盡量留下這些就餐意愿不是特別強的顧客呢?在同一時間段讓盡量多的顧客就坐。這里會引申出一個詞——入座率。
假設你的席位是100個,當你所有桌子坐滿的時候很多時候是達不到100個人的。調整店內二人桌、四人桌及六人桌比例,盡量減少兩人就坐四人桌的情況。
這里我舉一個例子。這是2017年某月海上世界店的客人開臺人數分布圖。
左圖是調整之前的大桌小桌占比,右圖是調整之后的。
很直觀,右圖更加契合該店的客情。
這是調整過后的高峰期同一時段接待客人桌數對比圖,帶來的提升很如下圖:
客人是進來了,但是又有一個問題,你的出品速度跟得上?尤其是今年外賣換了美團之后,一下子迎來了單量暴增。
如何把這些暴增的單量消化掉又是一個難題。單多了,我們的胃口也得跟著漲,不然就會被撐死。
相信很多門店都有過忙得飛起,不得已關掉美團的經歷吧。要想解決掉這些單,我們的出單速度必須要有提升。
經常有這樣的一個情況發生,有幾桌客人其他菜都吃完了,然后就剩一個菜沒上。點單的伙伴跑出菜口一看,結果全是紅單,客人催得又急,出菜又出不來,最后無奈要么給客人退,要么出來后送給客人吃。
換作美團就更麻煩了,客人等了半天,等了大半天,發現到手的菜品好多都涼了,最后氣憤的給了個差評。
我們都知道殘單的定義,一張單里面要有肉有菜有主食、有酒水等。至于為什么要定義殘單這個概念,有的人卻不一定知道。殘單主要是為了提升顧客體驗,均衡廚房各檔口產能,從而提高出品效率。
但是實際上客人并不會按照你設定好的來點,只有我們去適應客人,不能讓客人來適應我們。我們需要根據一個點的客情來重新分配各檔口的菜品,從而使各檔口的產能趨于均衡。從而提高出品效率,減少顧客等待時間,提高顧客體驗,提高營業額。
這里舉個例子:
坂田佳華店,調整之前由于肉爐菜品過多,導致經常超時,尤其是周末,美團外賣也經常因為個別菜品遲遲不能出餐。騎手催,顧客也催,還經常因為等待太久導致送到顧客手上都涼了而得到差評。
因此把肉爐菜品做了部分調整,適當的把一部分菜品分了出去。目前,坂田佳華店周末每天營業額對比去年同比上漲一萬左右。
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個心得分享,希望大家的營業額都能更上一層樓。當然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一起分享,這里我也算是拋磚引玉吧。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