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賺錢養家,我幾乎每年四處奔波,然而就在前兩年,我輾轉來到北京,那是我第一次走進木屋燒烤。
在短暫的兩年之中,我親眼看到了它在人前人后最真實的樣子。我想說,它的成功,合情合理。
首先,木屋對于店內全體人員制定了大致以下規則:
一、 必須嚴格遵守店內的各項規章制度,遵紀守法。
二、 自覺遵守“食品衛生法”,保證個人衛生干凈、整齊。
三、 每天營業前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能及時燒烤。
四、 推陳儲新,保證原料不變質。
五、 烤制原料成品,必須達到色、香、味的要求,裝盤美觀大方。
六、 每日做好營業后的收尾工作。
七、 虛心學習業務技術,可相互交流。
其次,本店的管理可以說是一種有溫度的管理,極大地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
管理是保證組織有效地運行所必不可少的條件。一句俗話是這樣說的:“你可以把馬牽到河邊,卻不能叫馬兒喝水。”其實,這句話套用在人身上,何嘗不是如此。“馬要喝水,除非它自己愿意,否則誰都不能逼迫它;激勵員工士氣的道理也一樣:除非員工發自內心愿意努力,否則再多的鞭策也是枉然”。我們的老大正是很好了做到了這點,用人識人分毫不差。他注重肯定員工的工作,給員工回饋,這種回饋可以是獎勵,也可以是認同,更可以是成就感。
平常,他十分關心每一位員工。真正關心員工的生活,而不是虛構故事。木屋的這位愿意花時間聽員工說話、講故事,包括我們生活的問題與擔憂。然后,他懂得自尊是強而有力的激勵。建立員工的自尊,因為他們看待自己的感覺,與顧客看待他們的感覺相同。他常說如果你的員工不喜歡他們的工作,可以肯定的是,你的顧客也會跟著轉身離去。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都愿意一直在木屋做下去。
正是木屋這些鮮為人知的背后,才造就了它以往及如今的人前。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的成功絕對并非偶然。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去年的時候,我的母親病重,想請半個月假回來家陪母親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開始怕老大不批準,當時忐忑不安的去給老大說。沒想到,他二話不說,給我二十天的假期,說:孝順是美德,多回家陪陪老人家吧,第二個月發工資的時候,工資還一分沒扣,感謝老大!
木屋雖小,但人與人之間確實真心相對。工資雖然不是同行業里最高的,但心不委屈。員工有困難,老板也是盡力幫助。有的同事購房首付款不夠,還找老板借錢。對于這些,老板從不吝嗇。員工丟信任他,敬重他。
店長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最有效的資本就是我們的信譽,它不停的24小時為我們工作。因此,我們在工作時從不懈怠,從不以次充好,更不會出現用過期原材料的情況。因為信任,因為真誠,因為將心比心,我相信木屋會越走越遠。
2020,我依然與木屋同在,我的另一個家,加油!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