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生活在木屋這個大家庭中,每天只需在某一個小小的角落閉上眼靜心去感受,木屋的美也就會靜靜地化作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事物,像是灑下的陽光一般,流遍你的全身,使你如有所悟……
那簡單又不張揚的招牌“木屋燒烤”給人第一眼就覺得很親切,不是那種一樣看上去就很奢華,讓人來到這里還考慮腰包鼓不鼓,才決定去留的地方。
記得我剛入職的那天,先不說待我的人有多熱情,就從店里裝修設施就感覺跟在家鄉一樣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具體一點能就那些個擺在墻壁上小干辣椒,“干杯”燈飾,燈光的色調清一色的木質桌椅等等等等,這是中國傳統燒烤的美,也是木屋的招牌的感情所在。
再來說說我們木屋人,先說說第一印象吧~剛來的時候因為是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多多少少都有一點拘束!但是剛看到他們時,不知道為什么?我總能從他們的眼神中感覺到一種期待的感覺,又是端茶倒水的,但當時就想說我只是來應聘的,我想多了解了解,這句話不說還好,一說瞬間就消除了尷尬的場面,店里的小姐姐越發的不把我當外人,能說會道的。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我也就沒了那種陌生的抵觸,決定加入木屋這個大家庭。
因為一開始只是個簡簡單單基礎員工,每天都在圍著解凍柜轉悠是挺沒勁的但是如果仔細琢磨著這配單也自有其所承載的文化。有很多時候只要一到高峰期,說實話一個人還真的配不過來,就這簡簡單單的配單,首先你必須了解每個菜品的位置,還有一份的數量,有沒有解凍充分,一包是多少串,這些都會影響一個人配單速度,一開始的時候我總是喜歡一下拽3到4個單再開始配,但是往往配的質量和速度都很是不如心意,然后就強制改掉這個毛病,發現一個一個配真的可以提高出菜速度,還有配單質量,那個時候我就覺得真的是規則不只是限制一個人 ,他還載乘了前者的經驗。
光是這一點我就覺得很是值得學習,其實生活中有好多好多都是這樣,我就不一一說了,若駐足于此,總能讓人感到這經過沉淀的厚重文化與木屋特有的方式從未有過改變——這是餐飲文化與木屋燒烤的美,還是木屋的美的閑逸所在。
然而,木屋的另一中心卻不一樣,在太陽還沒有升起時,地鐵就已經開始呼嘯,載著人們開始了新的一天。城區中的高樓林立,但卻沒有鋼筋水泥的冰冷,反而讓人覺得更有生命的活力;灑落在這里的陽光,被一扇扇的玻璃窗打磨的愈顯柔和了起來,直至最后點亮了還在做晨舞的木屋人的面孔;那些涌動著的暗流中奔跑的年輕人,又有誰不是帶著略顯疲勞的面容,心中卻還揣著熱騰騰的夢想的呢?
——這是木屋燒烤中蓬勃向上的美,更是企業的美的繁華所在。
若在此刻睜開雙眼,看到陽光在同一片藍天下照著厚重的木屋,親切的木屋,充滿朝氣的木屋,這一切本有些生硬的事物在北京這片地方,卻顯出一派和諧,自然的樣子來……而當你伸出雙手去觸摸可見的未來時,便也終于能明白:木屋的美,本就在于新舊事物的交替,本就在于并存于此的燒烤文化與朝氣蓬勃……是的,這樣的木屋真美。使我不怕任何困難,勇敢向前,一點一滴的實現我的夢。
△
1
完
1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