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杭州已然進入了冬季,清冷的的夜空中倏地多了一團火苗,在10°C的氣溫中閃耀著,燃燒著,溫暖著來來往往的顧客。
這是木屋燒烤杭州首店,一個在杭州N個鋪位中PK到最后的勇士。
為什么選這家店呢?
3月3號,飛哥和費能背起行囊向杭州出發,開始了新市場的拓展之路。從3月初到7月底,一家家看、一家家找,甚至把杭州的適合我們的店鋪都選了個遍,也拜訪了所有的商業。
圖/網絡
然后圈定三個最想進的地方:武林路、慶春路和延安路,雖然都是好商圈,但能出來的鋪位各有“特點”。
武林路能出的鋪人氣相對較弱、慶春路的鋪緊鄰著居民區、延安路的鋪是shoppingmall,最終選了租金較高的武林路9號。
前期選址的目標鋪
飛哥說,這是對自我的一個挑戰,如果開在這能把生意做好,把人氣做到和武林一條街那么旺,就證明我們在杭州這個地方打開了一條活路。
雖然這個鋪位里面不大,但是從門頭各方面看顯得很大氣,哪怕不掙錢,讓杭州人認識木屋燒烤,也是賺的!
前期選址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沒有趕在旺季的時候開業,已是一大遺憾。隨著冬天的來臨,老天爺對首店的考驗似乎變得更加嚴格了。
試營業的時候怕冷場,公司常規的試味費是1萬,飛哥申請了3萬,分批次來邀請商業、政府、媒體、鄰居和供應商來試味,每天邀請30人,這樣保證每天都有人氣。
雖然是木屋燒烤運營老炮兒,但飛哥這次完全抱著空杯心態,把自己當成“小白”,絲毫不敢輕敵。他深知在新地方開一家店容易,在新地方開好店卻不簡單。
因此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時刻都保持著清晰的思路和穩健的步伐,所以他用“先舍后得、先減后加”戰略來打下杭州第一站。
產品設計
因為產品設計決定采購、加工和烤制的效率,所以首店的菜品只有48個,大大降低了物資加工難度。且前期把產品根據制作效率分為了使用烤爐和利用萬能烤箱的兩類。
為了做精,菜品集齊了全國各地的精華,收錄了各市場的雙A菜品,尤其是上海的雙A菜品。
并打算每個季度換一次菜譜,根據顧客的喜好來淘汰掉不叫賣的產品,給顧客一種每季都有新品的感覺。
價格設計
價格的設計也是主打好吃便宜,不算小賬算大帳,盯綜合毛利,在誘客品上充分“讓利”給顧客,先舍才能后得。
比如豬肉價格最貴的時候,一份20串的烤五花肉才賣18.8,高性價比,讓頭回客變為回頭客。
席位設計
整個店設計了160個席位,但目前只擺96個席位。為啥不擺滿呢?一是不知道客情,二是團隊需要磨合,三是想先積攢人氣和口碑。
先看前三個月的客情,因為三個月后接待的顧客積累到一定量時候,動線、營運、技能和人員都趨于穩定了,就可以逐月增加席位了。每月增加10個,4月份就可以把外場打開,加到160的時候,正好迎接旺季的到來。
人員設計
最后是團隊的組建,選意愿強、能吃苦的伙伴。跟席位一樣,在保證顧客體驗的前提下,隨經營數據來加人 。因為前期如果先把人安排多了,大家伙沒活干,團隊氛圍反而不好。
對于新市場,其實不知道未來會是什么樣,加人容易減人難,所以在人員上也是循序漸進。
這四個加法充分說明了飛哥的彈性管理,在有限的條件下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杭州首店每一步都穩扎穩打,所以開業第六天躍升為杭州燒烤烤串熱門榜NO.1,開業一個月接待顧客12000多人,顧客自愿點評,現在已是4.5星,受到了杭州木粉的認可。
當然這些離不開杭州創業團隊中每個伙伴的付出,飛哥說最讓他感動的是開業這么久,伙伴們每天加班加點,從來沒有任何怨言,營業到凌晨3點,2點59分有客人,伙伴都會接進來。
不僅如此,每次店里開會的時候,大家都會想辦法提出優化的建議,每一個人都在想辦法把這家店做好一點、再好一點。
大家身上的這股拼勁匯聚在一起,具有巨大的能量,能更勇敢地去戰勝未來更多的困難和挑戰!
新市場的開拓,總是左肩挑希望,右肩扛挑戰,杭州首店從3月選址到11月開業,這個過程可能比較慢,但是慢也不是一件壞事。
因為在這幾個月的時間中,杭州創業團隊充分摸透了采購市場、調研了競爭對手、拜訪了適合我們開店的商業,為杭州未來的布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并不斷派核心伙伴到重慶、成都、上海和天津等市場去學習、去積累,可謂是吸取了各市場的精華,才慢慢探索出杭州的開局之路。
也好在新市場的背后還有總部各部門的支持、無論是營銷、建店、物資還是IT,在這個過程中,新市場的伙伴真正感受到了后盾的力量。
看著杭州的開局,看著杭州這群可愛又奮進的伙伴,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會漂亮地攻下杭州市場!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