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筆之前,想了很久,從哪里開始?寫什么?有什么意義?
我來自山城重慶,現受雇于龍華寶華路店,司齡一年有余,是木屋大家庭中普普通通的一員。在此之前,我輾轉流離過很多地方。閱歷有否增加我不知道,但時間卻是白白浪費掉了。經過了一番思想斗爭,我決定一切從零開始。我來到深圳,遇見了木屋。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你沒有見到,但并不等于它不存在。就像木屋燒烤,顯得特別而不張揚,另類而不突兀,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從試工第一天到現在,我每一天都在加深對它的了解。我覺得這是一家很有意思的公司。
首先在于木屋燒烤的工作氛圍。
深圳有多包容,木屋就有多博愛。伙伴們來自五湖四海,風俗有差異,性格有分別,經歷有不同,想法有多樣。如此我們還能一起和分店榮辱與共,風雨同舟,我推崇師徒制,貫徹傳幫帶,大家一起提高技能,相應的提高收入,對此我滿懷安慰和感恩。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們的向心力無需多疑。
其次,我驚訝于木屋燒烤的創新能力。
把路邊攤搬進室內,以一種新的方式登上大雅之堂;在顧客的體驗方面,加入干杯活動、爐外撒料以及對標準流程的嚴格遵守,可以說是很寵著顧客了!木屋燒烤做的這一切,不一定完美無瑕,但一定是在朝著完美的目標不斷推翻,不斷改善,不斷打破,不斷創新。
再次,木屋燒烤對員工的照顧也是關懷備至。
我認為這是一個企業生命力的側面反映。稱職的員工能為公司的發展添磚加瓦,同樣的,優秀的企業也有能力讓自己的員工得到且不僅僅是工資,還有尊嚴、能力、精神等無形的收獲。如此良性循環,相得益彰。
還有,木屋燒烤本身也是多才多藝呢。
“木屋領跑團”、“木屋讀書會”、木屋帆船隊、屋檐下。。。木屋領導人是怎樣的人,那么木屋燒烤帶有怎樣的氣質也就不足為奇了。我相信今后木屋燒烤還會成立更多的興趣小組,比如像書法、歌詠、手工、創新、植樹、環保等等,我會拭目以待的。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木屋燒烤整個完整的系統。
包括人資部、木屋商學院、運營部、研發部、訓練部、物資部,每個部門通力合作,相輔相承,所以造就了木屋燒烤的不可復制性。許多從木屋離開出去創業的伙伴都難免折戟沉沙,八成是因為不具備木屋燒烤的完整的供應鏈、科學的管理方法等等規模效應的東西。
我想再說說木屋燒烤的遠大志向。
前段時間我問過木屋燒烤一位決策層的大佬:木屋燒烤是否有進軍海外的計劃,意向有多強烈?他說:木屋燒烤的確有發展海外市場的計劃,已經開始評估了。我聽后一種優越感油然而生。先不論這個意向是否能最終落地,但雄心壯志是有了。很多事情,不怕不做,就怕不敢想。目前燒烤行業仍然是一片紅海,潛力巨大,未來可期。木屋燒烤仍然可以搶到更大份的蛋糕,成為燒烤行業領軍者。想想都超激動呢!千言萬語,我只想說一句:加油啊!
雖然木屋燒烤整體向好,但不可否認的是,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我們的存在,不就是為了讓木屋燒烤變得更好,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好嗎?
所以,我輩仍需努力啊!
遇見木屋,我的人生轉了個彎。
豁然開朗。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0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