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工作三年,北京成了我最敏感的字眼。選擇首都,我才知道壓力有多大,幸好,有木屋的力量在支撐著我!
在木屋這么久,我成長很多,也對木屋的經營理念感觸很深。在我看來,木屋在提高品質、改進設備、轉變思維、提高效率幾大方面做得很出彩。
一 、提高品質
來木屋的這幾年,我已經記不得換了多少本菜單,更新了多少次菜品。全國130多家分店,每換一次菜單,都需要好高的成本,但木屋覺得它值。
二、改進設備
隨著木屋的發展,店里的設備也在與時俱進。2017年,阜成路熱水機器出水不順,半天接不出來一壺水,后來換了新的機器,出水特別順暢,解決了高峰期一大難題。之前,走菜全部都是盤子上菜,又沉又費力,走一、兩次菜就會換一次盤子,給洗碗阿姨和出菜口的小伙伴造成了很大困擾。之后,經過改革,公司采用了吸油紙,干凈之余,大大提升了效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收銀臺,之前客人打單子買單還得手動落單,有時候慢了還以為客人沒買單,來了外賣手動下單,需要專門有一個人守在收銀臺來做這些事,現在全部都是外賣電腦自動下單,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三、轉變思維
在木屋,公司很注重伙伴們的服務意識,要求大家從之前的被動服務到現在的主動服務。以前客人需要什么,我們做什么,如今我們會提前把這些事做好。比如,門迎伙伴會主動向客人好,介紹新品優惠活動!點單伙伴會主動巡臺,清理臺面,主動續酸梅湯,添加熱水,虛寒問短,讓客人感覺一種家的溫暖。
也許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件感動著每一個來木屋就餐的小吃貨們。
四、提高效率
設備的改進,思維的轉變也促使著效率的提高!但最重要的一條離不開各崗位的技能,門店基本都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這是我來木屋最真實的感受。這些不為別的,一切為了客人,讓他們看到我們的專業,感受我們的企業文化!
木屋陪伴我度過了來北京三年的孤獨與無助,木屋的成長伴隨著我們木屋人的成長!
我期盼著木屋更大的發展,給每一個木屋人更大的發展平臺!百城千店,有我們一份,加油!
往期好文:
奮斗5年,昔日的“反面教材”熬成了木屋的“寶貝”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