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十四年,5000多天,一路蹣跚,跌跌撞撞經過一個輪回,走到今天,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木屋燒烤“幸運”的一面,認為木屋的成功就在于東西好像還不錯,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木屋不為人知、生死抉擇的“三生三世”。
話說木屋三生三世
1
第一次生死轉折—單店存活階段
時間倒回到2003年,像來深圳創業打拼、滿腔激情的熱血青年一樣,老隋和小林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與希望,嘗試做起了燒烤生意。木屋的前身,只是一個在酒吧里售賣的簡餐品類,想著在酒吧里喝酒的人多,搭著串吃,應該還不錯吧。經過一番嘗試,店長報數每天營業額竟有200多,也還不錯。
但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燒烤營業額像做過山車般急速下滑,最慘的記錄——一天只賣一串5元的干魷魚!連著一段時間都很慘淡!面對如此慘景,老隋聽到最多的質疑聲音與“好心勸阻”就是:你別干了,賣烤串不行!沒前途,沒發展!
試問,打算出去創業的你或者已經嘗試過創業的你,面對如此境況,你的抉擇是什么?
毫無疑問,99%“正常人”的選擇都是——關店,因為巨虧!
木屋面臨著第一次生死抉擇的關鍵時刻,要么頂著巨虧的壓力繼續扛著,要么關店,徹底解脫!
而老隋對燒烤行業始終堅定不移、從未懷疑,他卻跳出慣性思維,不是選擇退縮而是第一時間跳出來勇敢、堅定地說:如果大家不行,讓我來!他想的是:在酒吧里賣燒烤不行的原因是不是因為顯得我們不夠專業,如果我去開一家專門賣燒烤的燒烤店是不是可行呢?就這樣,投資兩萬元,木屋燒烤第一家正式獨立的室內門店在他的親自操刀下誕生了——白石洲江南百貨店,盡管只有20平米、五張桌子、一個師傅、三個服務員,但是火的很,奠定了木屋多店發展的基礎。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順利的開了4-5家店,店也風風火火地開進了深圳香蜜湖美食街,當時還引起不小轟動!
2
第二次生死轉折—多店存活階段
然而,當時號稱木屋旗艦店的香蜜湖店火爆不久,就遭到隔壁兩家同行競爭對手的打壓,營業額迅速下滑。以前是我們家坐滿了,隔壁才上人,現在是隔壁都上客很多了,我們家也沒幾桌。本來是商圈的“老大”,一下變成商圈的“老二、老三”,遭遇冰火兩重天的強烈對比,心里真不是滋味!當時木屋輪番派去了所有資深店長、“運管專家”嘗試扭轉局面,可是都無濟于事!
木屋的“旗艦店”都挺不住了,其他的門店還能挺多久?木屋再次陷入生死兩難的境地!“死”,最簡單,放棄、投降就好了!“生”,必須要做到涅槃重生!
眼看著木屋“旗艦店”幾近跌入低谷,公司內部束手無策,無將可派,連“運營老大”也無能為力!值此危難之際,咱家老隋再次英勇挺身而出,還是那句話:如果大家不行,讓我來!淡定、自信、魄力十足的他,擼起袖子、挽起褲腳,親自去香蜜湖當店長,找到香蜜湖的本質問題,梳理運營系統,提高運營效率,身先士卒,帶頭沖在樓面和出品最忙的崗位上,和香蜜湖店、香蜜湖店的伙伴們一起“同生共死”!
經過2-3個月的浴血奮戰,香蜜湖店重回商圈第一的寶座,重回木屋旗艦店的江湖地位,從此奠定了木屋跨區域發展的堅實基礎!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木屋燒烤一路披荊斬棘、南征北戰,順利進入跨區域發展的嶄新時代。
3
第三次生死轉折—跨區存活階段
很快,木屋店數增長到了80多家,伙伴增加到3000多人,經過幾年看似“平靜”的發展后,木屋出現團隊活力不足、人才培養緩慢、運營效率下降、顧客體驗下滑、盈利能力減弱,乃至貪圖安逸與享受、官僚等現象,木屋發展再次遇到更大的“瓶頸”!隨著這幾年燒烤行業的野蠻式井噴發展,木屋山寨版層出不窮,我們的優勢和競爭力逐漸弱化,模式的先進性逐漸弱化,木屋發展再次進入滯緩階段。
是“安心”做個區域品牌?還是鼓起勇氣、勇敢前行,克服未知的艱難險阻,努力搭更大的平臺幫助更多木屋伙伴實現夢想?
相信當“家長”的人選擇都是一樣的!然而這次破局更難,不是打以前的“小怪獸”,而是解決規模化系統力和更大團隊思想統一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如果不能解決,注定木屋不進則退!一旦解決,木屋將進入另外一個更高、更廣闊的嶄新發展領域!
各地團隊一直也努力嘗試用各種方法解決和突破,可是就不見成效。木屋面對更加嚴峻的考驗,再一次進入生死兩難的絕地!
眼見市場危機四伏,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不然,這次難啃的“骨頭”,又是誰來啃呢?
“如果大家不行,讓我來!”堅定、自信的聲音再次鏗鏘有力的傳來。你猜的沒錯!木屋危難刻再次挺身而出的,依然是咱家老隋高大、有力的身影。他再次親力親為,用將近一年多的時間帶著大家梳理木屋的運營系統,開展系統建設,帶著大家踏實提升顧客體驗,為迷茫的木屋伙伴指引正確的奮斗方向,帶著核心高管帶頭簽署奮斗者協議,帶著大家一起踏實奮斗、挽起袖子加油干!木屋再次得到由內到外的提升、由硬實力到軟實力的提升,穩穩帶領木屋伙伴們為“做第一好吃的燒烤”而努力奮斗,并扎實、穩健地向著百城千店前行……!
看了木屋的“三生三世”,大家是否思考過這些共性的問題?
1
大家為什么要在團隊中共事,而是一個人不單打獨斗?
道理很簡單:大家在一起合作,一定會比自己一個人單打獨斗會過的更好!我們每個人都活在兩個家中:自己家和社會家。在自己家,得到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溫暖與幸福;在社會家中,我們可以得到朋友與同事及伙伴的支持、鼓勵與幫助,獲得成功與成就等等。無可否認,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兩個不同的“家”,并在不同的“家里”得到不同的東西。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每個“家”為什么會接納我們,甚至搶著接納我們?難道只是為了被我們索取???將心比心,你會愿意接納團隊中的“蛀蟲”嗎?別人為什么會喜歡我們、需要我們?
別人接納我們的本質:一定是我們能為別人做些什么,能為別人貢獻些什么,而不是一味索取!總結兩個關鍵字就是:利他!當我們做一切事情的出發點都是“利他”的時候,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
2
一個團隊為什么需要領導?領導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領導,不是躲在背后偷懶,侵占別人勞動成果和成績的人!
領導,是永遠沖在團隊最前面,為伙伴遮風擋雨,解決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承擔別人不能承擔的責任與擔當,扛著別人不能扛的壓力,同時付出最多、擔當最多的那個人,所以大家才會把自己沉甸甸的尊重和認可給了你!
3
為什么每次在最為難的時刻,最后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扭轉乾坤、身先士卒的永遠是我們的“老大”、我們的領導??
伙伴們解決不了的問題,“我不上,誰上呢?”!作為領導和老大,注定無法推卸責任、無法逃避!老大和當領導,就是為解決棘手問題而存在的。如果關鍵的時候,當老大和領導的都不敢站出來、不敢拍板、不敢承擔責任,誰還會尊重我們、誰還會看得起我們?誰還會愿意跟著我們?當老大和領導注定是那個“死,都要死到沖鋒陣地上的人!”當然,當我們真正邁出這一步的時候,收獲最大的,一定是我們!
4
如何才能做到關鍵時刻喊出:如果大家不行,讓我來!
當喊出:“如果大家不行,讓我來!”這句話意味著,我來承擔責任和后果!
不敢喊,不是因為怕擔責;就是能力不足,沒有信心做到!怕擔責,證明你根本就不適合當老大和領導!能力不足,是因為沒有經常歷練、業務能力不扎實,沒有時刻做好充分準備身先士卒、戰無不勝,而且缺少破釜沉舟、重頭再來的勇氣和決心!
為了關鍵時刻,能喊出那句:“如果大家不行,讓我來!”,我們每天必須努力學習、努力摸索、努力實踐、努力進步、努力強大!精神上、身體上、能力上,都要隨時隨地做好自己親自下田操刀的準備,一刻不能松懈!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一刻,什么時候到來!
而所謂的“不出事”,正是因為時刻在解決問題,沒有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永遠都做好了隨時挺身而出的準備!這背后的準備和努力,又有幾人知道?看似一路幸運、一路順利、一路前行的背后,是不為人知的一路準備、一路蹣跚、一路坎坷、一路心驚膽戰、一路破釜沉舟……
寫在最后
在最關鍵的危難時刻、面臨巨大壓力時做出的選擇,才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和追求!你是選擇金錢、生命、……還是選擇生不如死……,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他追求的人生意義!
有,且僅有一次的寶貴人生,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度過?
現在思考,還不晚!
現在行動,還不晚!
木屋人,奮起,正當時!
共創奇跡!書寫輝煌!
木屋燒烤
十四周歲,生日快樂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2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