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城市餐企和一二線城市餐企,就像圍城:圍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圍城里面的人想進來。
特別是在一二線餐飲逐漸飽和,并且競爭日漸激烈的情況下,一二線餐飲品牌下沉三四線城市搶市場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三四線城市的生意就那么好做嗎?
逃離北上廣深
三四線城市餐飲也難做
逃離北上廣深不但在應屆生和白領之中存在,在餐飲行業同樣也存在這樣的現象。
一線城市租金、人工成本高,加上競爭激烈,相比之下逐漸發展起來的三四線城市簡直就是一塊未被開發的“處女地”。于是,布局三四線成為很多大餐飲品牌重要的規劃。
但是,現實卻讓很多餐飲創業者啪啪打臉,如紅餐網專欄作者西哥就曾撰文提醒各位餐飲創業者別太天真了。
不久之前,還有媒體以浙江的溫嶺市為例講述了三四線城市的餐飲發展情況:餐廳開一家火一家,但是都火不過半年都關門大吉了。為什么呢?市場潛力不足嗎?不是,主要還是同質化競爭嚴重和惡性競爭才是餐企的致命傷。
同樣地,一直在三四線城市經營的火鍋品牌澳門豆撈,主打產品海鮮火鍋新穎、門店裝修非常時尚、品牌定位中高端,在全國有170多家直營店和150余家加盟店,門店不僅覆蓋全國24個省市,更把店開到了迪拜、越南。
但是今年9月份傳出濟南的直營店停止營業,之后又被爆出半數直營店都關門了。
那么,三四線城市就真的沒有市場呢?并非如此,隨著經濟發展速度提升,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已經接近一線城市,甚至在餐飲消費方面,價格直逼大城市。
而西貝、海底撈、肯德基、麥當勞等近些年頻頻在三四線城市發力布局,德克士依然扎根穩穩,就足以證明這些城市的市場潛力還在。
三四線城市開餐廳這樣玩
那么,在三四線城市開餐廳,做餐飲品牌,怎么賣什么才能賺錢?怎么做可以降低風險呢?
1
|| 選址 ||
賣人氣,哪里容易火開哪里
和大城市相比,小城市的租金可能會較低,有一定的經營優勢。因此,根據自己的資金和選擇的餐飲品類可以考慮“小而美”的餐廳和200平米的大店。
以年輕消費群體為主開在購物中心或者商場區則考慮小而美為主,宴會或者大型聚餐為主則選擇大店。
小而美餐廳優勢如下:
1、小而美的特色餐飲店,小城市還沒有流行起來,有賣點,可以吸引眼球,能直觀有效地集中顧客的注意力,吸引顧客就餐。
2、年輕的消費群體對于休閑類快快時尚餐廳比較感興趣,容易打入當地年輕群體。
3、商超和購物中心人流比較大,但是租金比較貴,小而美比較符合實際。
大店的優勢如下:
1、大店的迎賓廳相對寬敞,商務請客、聚餐顯得有面子,容易進入店內。
2、小城市的顧客不喜歡等位,如果店太小,餐位不夠的話就會流失客流,因此,大店能夠讓更多顧客愿意停留,提升客流量。
大店選址在社區、商圈、寫字樓周邊等流動人口多的地方,才能保證有充足的人流量。小而美餐廳則可以考慮在購物區周邊。
2
|| 菜品 ||
流行什么餐館賣什么菜?
1、跟牢當地流行趨勢,適當創新。
在小城市開餐廳,一種保險的做法是跟牢當地的美食流行趨勢。因為小城市不像大城市外來人口多,口味雜,餐飲品類包羅萬象。
小城市的地方特色明顯,群體固定,口味穩定,當地什么業態最受歡迎,你可以考慮做同樣的業態或者相似的業態,但是記得一定要有創新,這個創新可以是菜品上的,也可以是裝修或者服務上的。
2、品種不宜過多。
在小城市開餐廳,菜品的種類不可過多過雜,50種以內就夠了,否則既會使餐廳顯得沒有特色,無形中會加大采購成本,加大后廚的工作量,降低翻臺率。
3、選擇毛利較大的品種。
對于小城市的餐廳而言,既暢銷利潤又高的菜點是最好的,必須作為菜品組合核心,一般是看家菜、拿手菜、特色菜。而對于雖暢銷但利潤低的菜點,屬薄利多銷,一般是大眾菜點,但是小城市的人口有限,消費能力也有限,應慎重選擇。
3
|| 定價 ||
價格實惠,物美價廉為主
1、整體原則:物美價廉。
在小城市,親切的味道和親民的價格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餐廳的生命力。因為小城市的顧客習慣精打細算,一般來說人均消費在30-50元是最理想的,不宜太高檔。
2、熟悉菜品低價,新奇菜品高價。
消費者懂原材料成本的菜品,價格一定要比市場價更低更實惠;消費者不懂原材料成本的菜品,價格可以貴一些。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是豆腐,“麻婆豆腐”賣12元,而“蝦皮煎韓國豆腐”則可以定價到25元。
3、小數點定價法。
在定價上可以用小數點的形式,一來可以讓消費者覺得餐廳是認真核算后才定價的,不是瞎要價。二來在結賬的時候便于給顧客抹零,順理成章地賣個人情,讓他們“感覺很劃算”。
4
|| 營銷 ||
賣口碑,做省錢的營銷
在所有餐飲營銷策略中,口碑營銷是成本最低、操作性最強、效果最明顯的營銷方法,尤其在小城市,人口穩定,口碑傳播快。
1、單品營銷,靠一道菜打出市場。
在小城市,使用“單品爆款”的營銷方式尤其重要,推出一款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菜,定價一定要低,性價比超高,這樣不用多長時間,在人口不多、地方不大的小城市,你就很有可能迅速躥紅,當然利潤可以從其他菜品中獲得。
2、“消費領袖”是口碑營銷的關鍵。
在小城市,消費領袖一般都是個人交際廣泛、經常需要應酬或接受宴請、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的人。比如政府公務員、官員、單位領導,甚至是一個小區里面人緣好的老太太等。餐廳只要抓住部分這樣的消費領袖,將他們組織起來,去正面傳播你的產品和服務,就很快能抓住一批忠誠的消費追隨者,形成領袖示范的作用。
3、贈送超乎消費者意外的小禮品。
前面已經說了,小城市的消費者尤其喜歡占便宜,如果在就餐之后有意外收獲,他們常常會非常愉悅,并會向別人展示自己的物有所值,因此,和你的產品相關的副產品或者是印有公司標志的小產品,甚至一些消費者喜歡的小禮品,比如鑰匙扣、掛歷、電話卡等都是非常好的口碑營銷的工具。
4、定期舉辦一些顧客酬賓的活動。
每一年你都要利用一些時期進行促銷或銷售的酬賓活動,這些活動能夠讓消費者感覺到你在關注他們,他們常常會因為這樣的日子前來消費,但是注意不能天天都這樣,也不能名不副實,一定要讓酬賓成為消費者真的收到實惠的活動。
◆◆◆
紅餐網讀者有話說
三四線城市做餐飲,還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紅餐網整理了一些讀者的建議:
@狼行天下:賣美味健康價廉!
@阿Kan:在大城市移植一些比較火的模式,再結合當地稍改一下,進入小城市就可以打開局面。
@好男人:天時,地利,人和,小城市賣的量大實惠,好吃不貴。但最好還是有自己的一道或幾道爆品,別人學不去,顧客喜歡吃,這樣你的生意才會紅紅火火。
@明人·白:三線城市打造爆品,味美價廉,回饋消費者都很重要。
@奢望:這些只是基礎,還要用心經營。
@展翅高飛:餐飲企業的宗旨就是衛生健康。選址、環境、人氣、菜品特色、味道、服務…
@張大師鴨爪爪:用好的菜品,超低的價格,和特別的忍耐心,上好服務,打開市場,待生意穩定后再把價格調到合理的價位。
小結 大城市房租高,人工貴,競爭激烈,但是這些年因為炒房和受經濟影響,三四線城市房租和人工成本也在上漲。雖然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潛力還在,但是隨著進入者增多,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不懂得改變和順應當地的潮流,即使是大餐飲品牌也會碰壁的。
因此,要想在三四線城市開店,除了要守得住,耐得住寂寞。還有就是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地感覺到有實惠和優惠。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