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一次又一次的尋找光明。”
距離荒島求生已經過很久了,可是那深深的震撼一直在內心中涌起,那一幕幕同甘共苦的畫面和無數個感動淚點一直在深夜的腦海里浮現。
4月24日,所有伙伴在大棚廣場集合,教官的訓導、迷彩服的發放,讓我第一次重新理解了合作。張藝在發放迷彩服的環節被處罰,折射出領導人的擔當和責任;伙伴們從初始的4分37秒到最后的23秒,體現出合作共贏的必要性。
在身無分文,卻要到達20個公交車站外的海島邊,在有限的時間內,每個小組都各揮所長,通力合作,賺取了足夠的費用并搭車抵達目的地。整個過程中,我們看到每個團隊伙伴在認真思考,主動交流,甚至在大雨的淋濕情況下,毅然堅持勞動,只為小組賺取費用,到最后,我們不僅順利抵達,還能給伙伴們提供水和零食。雖然其中有些伙伴們是第一次走出去面對社會人,但是在團隊伙伴的支持鼓舞下,碰壁了我們也會互相安慰,不讓小伙伴內心難受,這就是體諒。
從登島到晚餐,伙伴們經歷大風、大雨,衣服濕了干、干了濕,只為晚上能夠讓整個小組不挨餓。下午的“接水游戲”既是個人項目,又是團隊項目,靠的是整個團隊的智力和體力,互相協調、配合,才能最終完成任務。在這個環節,我看到的最大特點就是群策群力,每個伙伴相互團結、相互幫助,最終完成任務。
都說,會做飯的男兒肯定是好男兒,這話一點不假。24日那晚如果沒有北京市場部經理劉小紅伙伴(主廚)和深圳分店小黑伙伴(獲取原材量),我們也吃不上那么一次令所有人懷念的晚餐。小黑伙伴用80個俯臥撐換來了雞蛋、蘿卜、包菜、黃瓜、土豆等,劉小紅伙伴在不畏大風大雨、煙熏眼睛的情況下,為3組伙伴們做上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中途雖然火停了,再點,又滅,繼續點燃的艱難過程,但是團隊伙伴們分工合作,找干柴,女生打傘,找石頭架起灶爐,最終讓我體驗了一次難忘的戶外晚餐。
夜間,大家一起篝火晚會,載歌載舞,促膝而談。這是我第一次發現海邊竟是這樣的美麗,身邊的伙伴們竟是這樣的可愛!臨睡前,30分鐘的扎馬步讓我現在大腿內側還是酸痛的,每走一步的酸痛就讓我想起那天晚上的“決不放棄,堅持到底”,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時候讓自己選擇安逸,總是想找一個更舒服的姿態度過每一天。可是,回來想想,有些事兒我必須做,有些責任我必須擔當,有些苦也必須承受。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突出,必須承受痛苦和磨難。
經歷了24號“水中五星級”一宿之后,我們都迎來了25號的清晨。那天早上,天特別藍,海水特別清澈,有幾只蟹都忍不住爬上岸邊來和我們共聚。也是在這一天,“生死電網”的游戲和吳海山讓我記憶猶新,這個游戲從開始到結束,我現在都無法用語言和文字來清晰地表達出來,只記得吶喊、痛哭、俯臥撐、來來回回。那一刻想起了父母,老師,同學,工作的同事,想起了很多心里面那些記掛的人,那一刻我明白了為什么要堅持、為什么要努力、為什么要改變。當全體伙伴趴著做俯臥撐額時候,我看到了團隊的榮辱與共,我看到了上下級的有難同當,我體會到了全體木屋人的同甘共苦,我明白了改變。
人生中總是會有不斷的經歷,這些經歷有些會成為云煙,消散不見,有些會成為故事,深埋心底。我很感激這次的拓展經歷,它是我心底的又一段故事,這段故事會陪我走很遠很遠。經歷這次的拓展洗禮,我看到了團隊擰成一股繩的驚人力量,我看到了團隊協作勁往一處使的明顯效果。
天空還會是藍色,海水還會是清澈,木屋人還會重新上路,踏上一段新的征程,打造一片新的海闊天空!
屋檐下投稿熱線
|zhengjunbjb@muwubbq.com |
你和木屋積分,只差一鍵關注的距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