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以來,大航海時代的風帆把美洲的辣椒送到了全世界主要的文明地區,幾百年后,辣椒風潮正在席卷全球。在現代文明不斷進化的今天,辣已經不僅僅停留在舌尖,而是形成了一種行業趨勢,甚至成為了許多企業打造風味的方向。
就目前而言,火鍋底料、辣醬、辣味零食細分領域增速明顯,已成為各大食品企業的必爭之地。
沸騰的火鍋底料
和前幾年持續慢熱的狀況相比,如今火鍋調料進入了迅猛發展的階段。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火鍋底料市場規模已突破百億,2018年市場規模逼近200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超400億元。
雖然整個行業還處于紛亂的“春秋時代”,但已經出現了龍頭效應,以天味食品、頤海國際為代表的調味品企業火鍋底料業務增速明顯,帶動了其業績的提升,火鍋調料行業的紅利期已經到來。
據天味食品近日發布的中期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收9.19億元,同比增長45.98%;歸屬凈利1.997億元,同比增長94.62%;扣非凈利潤達到了1.807億元,同比增長97.54%,營收、凈利雙增長。旗下火鍋底料在上半年實現營收3.8億元,同比增長49.94%,占公司營收的41.39%。
而頤海國際作為中國領先的復合調味料生產商、最大的中高端火鍋底料調味料生產商,是海底撈集團火鍋底料產品供應商,其火鍋底料板塊的表現也不俗。
頤海國際發布的中期報告顯示,其上半年營收達人民幣22.181億元,同比增長34.0%;凈利潤人民幣4.458億元,同比增長52.5%,同樣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其中火鍋底料貢獻了12.15億元,同比增長12%,占比達到54.8%。
雖說火鍋底料市場已有巨頭涌現的趨勢,但究其數據,依然還是處于相對分散、集中度不高的狀態。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2019年市占率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別是海底撈子公司頤海國際(13.4%)、紅九九(7.7%)、天味食品(5.0%)、德莊(3.4%)和紅太陽(2.9%)。而前三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合計為26%。這也是新生品牌的機會。
火鍋底料市場賽道寬廣、蛋糕巨大,引得無數攪局者下場角逐:
新希望通過收購金福猴進軍調味品行業的第一個擴張領域就是火鍋調料;
餐飲上市公司呷哺呷哺如海底撈一樣也推出自己的火鍋調料產品;
歌手林依倫跨界調味品推出的“飯爺”品牌也推出了火鍋調料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市值突破5000億的海天味業,也在前不久推出了火鍋底料,加入了這場戰役。
據觀察,海天的首款火鍋底料已在海天天貓旗艦店上線,包含韓式辣牛肉、韓式部隊、新疆番茄、云貴酸湯四種風味,單包價格為15.9元,四包組合價為39.6元。
與市場上的火鍋底料相比,海天系產品定位偏年輕化,包裝設計主打卡通風格,口味清淡,與川渝口味形成差異化。比如,韓式辣牛肉火鍋底料想要吸引喜歡韓流文化的年輕消費者。
有行業人士稱,海天味業入局火鍋底料領域,將給頤海國際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從渠道上來說,海天味業有龐大的經銷商與終端網點,覆蓋中國的大部分餐飲、商超、流通渠道,是行業內第一個實現渠道全國化,并且持續透過分銷體系實現渠道下沉的公司。截至2020第一季末,海天的一級經銷商數量達到6107家,實現了31省會和直轄市的100%覆蓋,地級市100%覆蓋,縣級市場超的90%覆蓋。
而頤海國際經銷商共覆蓋了中國30余個省級地區,以及49個海外國家和地區,經銷商數量超過1800家,調味料及小火鍋重疊經銷商約1000家。相比之下海天味業的渠道布局更完善、覆蓋率更高,或有可能在這一賽道形成一定的競爭力并搶占部分市場。
由此可見,在“沸騰”的火鍋底料的賽道上,有浸淫已久的老炮,也有來勢洶洶的新生品牌,競爭遠比我們想象得更加激烈。
進擊的辣醬
近年來我國辣椒醬產量一直呈增長趨勢,根據《辣醬產品藍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辣椒醬的產量約為576萬噸左右,消費量約為528萬噸。同時,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辣醬市場規模達320億元,預計2020年底將達400億元。
辣醬市場前景巨大,競爭者自然也不少。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老干媽品牌辣椒醬占據著我國辣椒醬市場約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其次分別為李錦記和辣妹子,兩者占比相差不大,市場占比分別為9.7%和9.2%。
雖然老干媽在辣醬市場上表現出較高的知名度,但從企業發展角度來看,老干媽如今也面臨著發展的瓶頸。2016年,老干媽營收超45億元,三年后營收才突破50億元。
“做辣椒醬,門檻并不高,這幾年已經出現了不少挑戰者,并且一些已經嶄露頭角。”有營銷人士認為。
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包括老干媽、李錦記、飯掃光、利民等老牌企業外,還包括林依輪創立“飯爺”,李子柒、岳云鵬創立辣醬品牌以及黃磊牽手呷哺呷哺推出自己的辣醬品牌。
同時,“無辣不歡”的辣味食品消費風潮也一度吸引了行業巨頭們的注意。
2017年9月,中糧糖業表示,未來公司番茄業務將邊緣化,辣椒醬將成為新方向;涪陵榨菜也表示,未來的并購方向將會瞄準醬類產品企業,而占據調味醬80%市場份額的辣醬大概率會成為首選;呷哺呷哺、海底撈、味千拉面等餐飲品牌也陸續加入了這場戰爭。
同時,在線上購物高速發展的今天,線上渠道也成為了辣醬的新戰場。
比如林依輪的飯爺,通過優酷直播平臺,與657萬觀眾在線直播,兩小時內“飯爺”辣醬淘寶店銷售額破百萬,并一直保持熱度,12小時內銷售額達到300萬。并且,在天貓旗艦店中,飯爺銷量最高的產品辣炒板筋辣醬月銷售量達到15萬+。
線下有深入人心的老干媽屹立不倒,線上有走網紅路線的新式辣醬虎視眈眈,辣醬市場早已硝煙四起。
一辣到底的休閑零食
對任何休閑食品而言,口味迎合都是一大要素。如今,休閑食品企業也開始擅長從趨勢中尋找消費者的味蕾風向。阿里巴巴生意經也曾提及:近年來,麻辣特色小食品市場每年將以30%的速度遞增。辣勢力正在席卷食品圈。
“辣”成為各大零食品牌主流口味,并且似乎已經獲得市場認可,更有不少先行者已為辣味零食的普及奠定基礎。
韓國三養火雞面,剛進入中國就火爆各個平臺,各大視頻網站上也頻頻出現吃播大吃火雞面的身影,大有成辣味方便面代名詞之勢。
衛龍更是深刻洞察到消費者的嗜辣心理,號稱為辣味零食發“燒”友而生,讓衛龍辣條從一個校園品牌成為“辣條”的代名詞。
2016年在香港上市的周黑鴨,創始人周富裕來自中國麻辣菜系的主要代表川菜的故鄉四川,他創立的周黑鴨,用了短短幾年時間憑借其甜辣的獨特口味,征服了無數張嘴。
有友泡椒鳳爪也一直低調地占據著市場份額。有友食品發布的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45億元,同比增長13.94%;實現凈利潤1.29億元,同比增長37.74%,營收凈利雙增。
從周黑鴨、衛龍辣條到泡椒鳳爪,核心主打都是一個辣字。從中不難看出辣味消費習慣正在形成,而消費者越來越愛上這股辣勢。
雖說辣潮流來勢洶洶,各企業也競相入局,但是千億級別的賽道從來不缺競爭者,入局挑戰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那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辣味之戰中應該如何把握機會,實現占位呢?或許我們可以在“首屆中國辣味產業大會”上得到答案。
千億商機盡在“首屆中國辣味產業大會”
為助推食品產業復興,推動辣味產業的發展。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將于9月14日立足成都舉辦“首屆中國辣味產業大會”,邀請全球辣味產業原料商、供應商、 品牌商等相聚一堂,以辣+萬物,包容與獨特,共同探討辣味產業的現狀與未來,風味的傳承與創新。
大會亮點
l看世界產品
辣味產品有多少種?“辣+萬物”告訴你。大會在現場匯集世界各類辣味產品,更有辣味產業五大專區,傳統、新潮、跨界、科技…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看不到,真正實現辣味產業全聚集。
l聽產業趨勢
大會會務組將聯合科研機構、大數據機構及多家媒體發布《2020辣味產業報告》,在現場更會有諸多重量級嘉賓分享辣味產業新產品、新科技、新風味,把握行業發展趨勢。
l謀全球發展
辣已然風靡全球,大會同期推出“食集薈”小程序“全球辣味館”, 匯集全球中餐協會及品牌,打破空間屏障,實現線上線下展會融合,助力企業面向世界的發展之路。
l尋國際合作
大會邀請國內外餐飲企業、連鎖零售企業、 知名品牌、食品協會、大型電商平臺等組成萬名專業觀眾團,會中精準對接;在大會結束后,組委會將組織頭部品牌企業、各地方食品協會、渠道商、媒體等專業觀眾組成精品團進行考察,與優秀供應鏈企業深度對接,交流行業經驗。
大會呈現
l國際論壇
高朋滿座,暢談創新與傳承。辣味創新論壇、 “辣潮新勢力”分論壇、辣味風向標論壇。立足國際化視角對全球辣味產業分析及創新趨勢解析。
l展覽展示
專業展商,各領風騷。大會現場設有原材料展區、辣味供應鏈展區、辣味OEM展區、設備展區、辣味品牌展區。全球優質團體采購商、品牌駐場,涵蓋了國內外餐飲企業、連鎖零售企業、知名品牌、大型電商平臺等采購商。
l雙線展會
全球商家,無縫對接。“食集薈”小程序打破物理界限,云端直線對接。大會采用線下+線上展會模式,打破人貨場物理界限,開通“全球辣味館”,線下展商可同時入駐第一食品展,匯集全球辣味產業渠道商及品牌商,解決因疫情原因客觀導致的無法線下溝通問題。
l強強聯合
新奇生動,趣味體驗。辣味實驗室、辣味傳承空間、世界辣風味博覽。
“辣 +萬物,造味有理!大會集合最有趣、最新奇、最具奇思妙想的跨界辣味產品現場展示 , 同時“辣味研究員”會帶領來賓感受辣元素的多元化運用!同時,辣味實驗室區域開設“碰撞創意區”,歡迎想要跨界的品牌在此洽談,強強聯合!
l現場活動
群英匯聚,暢想創新口味。2020年度品牌評選、優秀供應商評選、新銳品牌獎、創新產品獎。通過平面媒體、網絡媒體互動的廣泛傳播,提供品牌宣傳和商業機會權威、廣泛的獎項設立和評選過程,獲獎標識充分使用,增加信譽度的盛大頒獎典禮和展會展示。
文章由食評方團隊創作,首發于《第一食品資訊》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康師傅上半年營收329.34億元,方便面業績、利潤創新高 東鵬特飲頻頻給市場“提神”,全新“醒腦”廣告片夠魔性 在海拔1040米的萬畝葵園嗑瓜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品牌寵粉走心了 中國乳業風云起,看“新勢力”如何“虎口奪食” 網曝“養元飲品將入局‘紅牛之爭’”,六個核桃能否暢飲安奈吉紅牛? 上半年達利休閑食品、飲料業務下滑,是“天花板效應”還是“韜光養晦”? 辣椒相關企業上半年新增近3700家,辣產業空間究竟有多大? 凡注明“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3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