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全時便利店發出公告:北京區域所有門店將于2020年5月20日24點0分經營進行調整。在此之前全時仍將盡力提供良好的服務,并對全場商品進行6折銷售(不含香煙、卡購產品)。不過,該消息發出后不久就被刪掉。
繼全時在天津大規模關店后,北京地區門店也將在5月底全部撤出,全時供應商已接到“暫停供貨”的通知。而此時,距離新東家山海藍圖接盤還不足一年半。同時,據新京報報道,針對全時天津撤店、北京發布停業通知的原因及資金問題,全時市場營銷部相關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不是資金鏈斷裂,而是因為疫情影響嚴重,我們進行戰略調整”,而對于具體的調整方式以及是否會二次轉手等相關問題,上述相關負責人并未直接回應,而是表示:“便利店這塊業務先收縮,停業之后會有其他合作。”對于供應商貨款和員工工資如何處理,全時方面稱:“山海藍圖的貨款和員工工資肯定都會結清”。
便利店市場不斷趨于火熱,但全時的路卻走得頗為坎坷。公開資料顯示,全時便利店曾是北京市場規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2015年時門店數量達到150家,并同時公布了“五年萬店、年內千店”的計劃。2016年9月,全時成都第30家店開業,同時西南總部落戶成都成華區。2017年,全時成為北京便利店最多的品牌,打破外資便利店在北京的壟斷局面。2017年底,全時已全面布局中國西南、華南、華中、華東、華北5大區域,率先實現北京、天津、廊坊、杭州、蘇州、武漢、成都、重慶等一二線核心城市快速擴張。同時還推出“百城百萬”計劃,即耗資百億元,五年進駐100城,覆蓋100萬個終端。2018年,全時首月新開自營店鋪50家,位居行業第一。然而全時的高光時刻并沒有維持太久,2018年8月,復華控股旗下P2P理財公司出現擠兌風波,隨后,媒體曝出復華文旅、復華文商、復華卓越及旗下新銳餐飲均出現了裁員、欠薪的情況,全時便利店也是在此時傳出賣身消息。
2018年9月,全時便利店出現了拖欠供應商貸款的行為,當時全時便利店否認了這種說法,稱根據便利店行業的特性以及跟供應商的不同合作情況,可能個別供應商偶爾會出現延遲付款,但全時整體供應商的款項都在正常給付。另一品牌“全時生活”也于2018年9月被爆集中停止了天通苑、宋家莊、百子灣等多處門店的正常營業,這些門店開業時間大多在半年以內,或閉店或調改,均處于非正常營業狀態。零售三兄弟接連夭折,母公司復華卓越則陷于員工討薪的丑聞中。2018年11月,全時母公司復華商業資金鏈斷裂,全時便利店部分門店及其兄弟品牌地球港、全時生活被迫停業。此時的全時頹勢已顯。2019年1月,有全時的供應商向食評方爆料稱:“重慶全時便利要倒閉了,欠了很多供貨商貨款,并且員工自(2018年)11月份就沒有發工資了。”(具體內容詳見往期文章:重慶全時便利被曝拖欠供貨商貨款,供貨商怒懟:“要倒閉了!”)
2019年2月,全時以“拆分”的方式出售給羅森中國、山海藍圖等企業。全時便利店華東及重慶總計不超過94家門店宣布全部被羅森中國“接管”。而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時便利店則由山海藍圖繼續經營。資料顯示,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12月26日的新公司,趙波蘭和蔡學彥各50%的出資比例,蔡學彥則為廈門銀鷺集團的創始股東。在新東家接盤后的半年里,全時用三店同開彰顯自己重新出發的決心。同時,山海藍圖相關負責人也在當時像北京商報表示對全時的看好:“山海藍圖在全時的商品采購、門店經營、物流配送、財務支持、系統軟件支持等方面都有所升級。購買全時資產以后,在運營戰略和人員架構上已經做出調整,新組建的經營團隊在零售、快消領域及供應鏈領域有多年經驗。目前穩定經營。同時,在原有的門店規模基礎上,全時會繼續新開優質門店。還將嘗試著向其他區域進行拓展。”全時還透露,在2020年對電商業務進行了重新規劃。其中包括計劃引進新的商品替換消費者已經不感興趣的商品。另將建立新的會員體系,與消費者進行互動。探索新的店鋪類型,比如純電商店鋪等。然而這一切計劃在如今成為了泡沫,全時再次面臨“生死考驗”。
其實近兩年,我們可以看到,在政策的推動下,各方勢力也在不斷涌入便利店行業,便利店行業似乎也步入黃金發展期。然而由于便利店的門檻較高,極端的市場環境也開始出現:有人一路高歌猛進,有人卻從云端跌落。而全時曾作為北京市場規模最大的便利店,在“拆分”后縱然有新的血液輸入,仍難逃關店的命運。對此,精益零售理論創始人、零售專家龔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全時所面臨的難點并不是資本運作問題,也不是全時留下的基礎不好。便利店屬于制造型零售業,即原創開發的鮮食商品占比較高。這種模式對資金投入、人才體系、管理體系要求較高,沒有專業的零售人才難以駕馭制造型零售業的管理要求。此外,北京便利店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僅靠山海藍圖“輸血”也難以存活。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直播帶貨“眾生相”:跨界直播,產品多元
達利欲打造四個百億品牌,夢想能否照進現實?
洽洽食品2019營收、凈利潤創新高,休閑零食行業打響突圍戰
高舉方便面高端化大旗,三巨頭誰能更勝一籌?
百事不惜用五十億“熱追”百草味,這個零食品牌做對了什么?
休閑零食巨頭集中爆發,下半場競爭將更激烈
一個“罐子”賣了近百億,奧瑞金未來欲擺脫“大客戶依賴癥”
凡注明“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