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坊間傳言廣東人是站在食物鏈的頂端的種族,上至飛禽珍獸,下至貓狗蛇鼠,似乎沒什么廣東人不吃的。
圖片來源:知乎
不過比起最近外國的一種「蟑螂奶」,廣東人也得甘拜下風,恐怕只有「荒野求生」里的貝爺才有這么猛。
「荒野求生」片段
圖片來源:Los Angeles Times
日前一項研究顯示,蟑螂體內含有一種富含蛋白質的分泌物,而且可能對人類有益,由這種分泌物制成的「蟑螂牛奶」有望成為下一個超級食物(Superfood)的潮流。(超級食物(Superfood)是一種營銷術語,泛指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食物)
印度干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指出,這種「蟑螂牛奶」主要來源于太平洋甲蟲蟑螂(Pacific Beetle Cockroach)體內的一種結晶體。
「蟑螂牛奶」的蛋白質是一般牛乳的 4 倍,還包含了促進生長的氨基酸和人體所需的脂肪和糖類。
印度專家 Boff表示,「蟑螂奶」是地球上營養最豐富的食物之一,除了含有更多的蛋白質,熱量也是一般牛奶的 3 倍,且膽固醇含量要更低。
至于「蟑螂奶」的味道如何,據一位親身嘗過的研究人員表示,「蟑螂奶」喝起來和牛奶沒什么不同。
其實「蟑螂奶」的概念也不算新鮮,早在 2016 年就有研究發現,澳大利亞本土的雌性太平洋甲蟲蟑螂在懷孕時,會分泌一種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液體并結晶,可用于奶制品制作。
據悉太平洋甲蟲蟑螂是目前已知唯一一種胎生蟑螂,主要棲息在亞洲、澳大利亞和夏威夷。
太平洋甲蟲蟑螂
圖片來源:TechNews
生產這種「蟑螂奶」也不容易。
據科學新聞網站 Inverse 報道,需要消耗 1000 只蟑螂,才能制成 100 g 「蟑螂奶」。
網友制作的「蟑螂奶」包裝
圖片來源:Instagram
因為從蟑螂體內提取分泌物要比奶牛擠奶要難得多。目前研究人員需要剖開雌性蟑螂的腹部,取出胚胎和內臟,再用移液管抽出結晶狀的分泌物。
如果要大規模生產「蟑螂奶」,這樣的生產方式顯然無法實現。
目前印度科學家正在開發一種能量產這種晶狀分泌物的酵母,除了能大規模生產,還能將其用于制作面包和啤酒等食物。
雖然聽來有點重口的「蟑螂奶」,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但一位營養師 Martina Della Vedova 表示,「蟑螂奶」所需的昆蟲養殖要比奶牛養殖更環保且更具可持續性。
不過就算你敢喝也未必這么快有機會嘗到,「蟑螂奶」項目的研究者 Subramanian Ramaswam 表示,目前還沒完全證明「蟑螂奶」對人體是完全無害的,「蟑螂奶」對人體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實驗。
盡管「蟑螂奶」還未正式推出,但實際上已經有不少食品公司開始用將昆蟲作為食材了。
去年一家南非公司 Gourmet Grubb 就推出了以昆蟲為原來的奶制品和冰淇淋,不過該公司并沒有說明具體用了哪一種昆蟲。
圖片來源:Instagram
宜家去年也推出了一種「蟲肉漢堡」,餡料中包含了 50 g 黑色甲蟲的幼蟲。
此前宜家還推出過「甲殼蟲肉丸」,由甲殼蟲幼體研磨而成。
圖片來源:宜家
經過貝爺在《荒野求生》中的科普后,很多人都逐漸知道了蟑螂等昆蟲內含有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并不少,不過真的把這些昆蟲制成的食物放入口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可替代的食物這么多,為什么非得挑戰自己的極限呢。
你敢干一杯「蟑螂奶」嗎?
來源:愛范兒
作者:李超凡
提示:
*本文經愛范兒(ID:ifanr)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昆蟲食品,中國下一波食品行業潮流?
昆蟲:未來喂飽世界的替代糧食?
前瞻產業:當心,一大波昆蟲正爬上你的餐桌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創業、乳品、飲料、咖啡、酸奶、茶飲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