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來源:營銷報
作者:孫明
以前以為褚時健的褚橙就是農副產品里面最牛的了,沒想到有人比他更牛!
相信紅棗大家都吃過,但你聽說過400克包裝最低售價268元的棗、還開紅棗專賣店嗎?
這是真的,一個叫做石聚彬的農民做到的,不僅開了紅棗專賣店“好想你”2000多家,還把賣紅棗做到上市,市值更是達到百億!
01
高考落榜去販棗
成萬元戶后卻虧得血本無歸
1961年,石聚彬出生在河南新鄭的一個小村子里。石聚彬從小的記憶就一個字,苦!他的家鄉,遍地荒丘,沒多少產糧,就適合種棗。糧食不夠時,石聚彬也和其他人一樣,“煮棗喝湯”。
為了能躍出農門,石聚彬把希望都放在學習上,可1982年高考,他卻落榜了。但作為村里第一位高中生,他不甘心一輩子被困農村,他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村里別的沒有,唯獨不缺棗,那就賣棗!高考完后,他就從村委會盤下一塊棗園,專職賣棗。
1986年,石聚彬從報紙上看到深圳人愛用紅棗煲湯,靈感乍現。仔細研究后,他覺得去深圳販棗,可行!于是他帶上10筐紅棗乘火車南下。
那時的火車慢啊,到了深圳,他的棗很多都不新鮮了。石聚彬干脆來個“買一斤送一斤”,不到一周就賣光了,嘗到了點甜頭。
一回生二回熟,第二年石聚彬重返深圳,順利賺了2萬元,成為村里第一個萬元戶。鄉親們聽說此事,全涌進他家,希望他帶著大伙致富,還把他選為村長!
身背全村希望的石聚彬收了20噸大棗,租了5輛大卡車,直奔深圳,但天有不測風云!南下路上,雨水連綿,堵車不斷,耽誤了三五天才到深圳,棗有一半都發霉,有些直接爛掉。心急火燎的石聚彬趁著晴天把棗拿出來曬,又突如其來場暴雨,讓他血本無歸!
這一次,石聚彬虧了5萬,連鄉親的面都不敢見,只好摸黑回家。第二天,就辭去村長一職,外出打工。臨走撂下一句,“還不上大伙的錢,我永不進村!”
后來石聚彬去了鄭州一家印刷廠,在那一干5年。肯吃苦肯學習,從搬運工一路干到副廠長。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存了8萬元。石聚彬回到村子,挨家挨戶把欠的錢還上。
村子里還是那樣,遍地是棗沒人買,鄉親們一窮二白。村支書問他,“能否帶大家再干一次?”石聚彬二話不說,辭去副廠長,回到村里賣棗!
02
依靠創新終成功
有了上一次的失敗,石聚彬意識到不能蠻干。他決心研發有科技含量的高品質棗,否則“一輩子就是個賣棗的角色”。
石聚彬認為,要想突圍,就抓兩點,創新和品質!要比別人好,和別人不一樣!
“要是和別人一樣,只賣沒加工過的紅棗,每噸賣1000元,也就能勉強保本。”
第一次出手,他看準了中國養生市場,推出“雞心人參棗”。“別人用糖煮棗,我們用人參煮棗。”產品一經投放,3個月不到,銷售額就突破30萬!
第二次創新,他推出了“無核棗”。有一次,他聽見客戶抱怨說吐棗核麻煩,于是他召集全廠技術員開發出了一款去核器,把棗核打出來。那年他拿著兩箱樣品去了廣交會,一炮而紅,賣出了10倍于普通棗的高價!不久后,石聚彬就賺到了人生第一個100萬。
“贏者就是變者,變者就是勝者!”
那石聚彬是如何將小小紅棗做到開店上市的呢?
03
品質是1
品牌、營銷、廣告都是后面的0
在早期,為了保證棗的質量,石聚彬采取的是“公司+農戶”的模式,農戶種棗,公司收棗。
但有的農戶為了節約成本和時間,不盡心打理,種出的棗良莠不齊,有些甚至還有農殘,這可把他愁壞了。
石聚彬思來想去,2001年他琢磨出一個新模式:公司+基地+農戶。首先,他花巨資建起千畝無公害生產基地,培養優良棗樹,再包給農民,還請專家免費培訓。
其次,禁用化學農藥,只用生物農藥。為此他專門成立了研制配方肥的部門。收棗時,只要農殘超標一次,就不再合作。
棗源有了保證,石聚彬再狠抓工藝!他花1000萬從以色列引進一條大棗生產線,每顆棗有5道清洗工序,還要機選兩次,人選兩次,接著高溫臭氧殺菌,前后得經歷20道工序才能出廠。
這也是為什么“好想你”這么貴的原因。400克包裝最低售價就268元!。這是樹齡幾百年以上的古棗樹上結下的肉厚甘甜的“棗博士”系列,算下來每顆棗就是3元6角以上,
而古棗樹上嫁接新品種結下的肉筋而不膩的“金牌博士”系列,算下來每顆棗就是8元8角以上。而且棗樹施用的不是普通的肥料,而都是經多名高校專家科學配置的綠色有機肥。
04
品牌為產品奠定市場
一般來說,紅棗的銷售終端應該在超市,但石聚彬覺得,超市里以日用品為主,“除非搞促銷,否則走量很慢”。另外,回報率較低,“資金沒法回籠,就沒錢更新換代新產品。”
為此石聚彬干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開紅棗專賣店!伴隨著開店,他又出了個狠招:把店名取為“好想你”。
當時周圍人都覺得這名字“特俗”“不正經”,但石聚彬倒覺得,以往中國人太含蓄,想你卻不好意思說出口。“好想你”這名字能傳情達意,是個好名字!所以,他力排眾議,決定店名就叫“好想你”!
結果招牌掛上,“好想你”這名字就自帶營銷,徹底火了,甚至還出現“好相你”“真想你”“想念你”一堆山寨。
05
多元化發展保持企業活力
石聚彬還從口香糖的形態得到靈感,開發“棗片”。當時專家不看好,說“這不就是果丹皮嘛!”
但石聚彬別出心裁,把棗片放進煙盒里。一看包裝以為是煙,一打開又以為是口香糖,結果一吃居然是棗。等正式投放到市場時,棗片被搶購一空。棗片有西洋參棗片、阿膠棗片、維鈣棗片,還有野酸棗味的、草莓味的、薄荷味的、花生味的……
不僅如此,石聚彬還研制出了棗粉。和速溶咖啡樣式一樣可以用水隨意沖泡,家里熬湯、煲粥最是實用;“好·七”——中國人的餐包,顛覆了中國人飲食革命,倡導木本養生健康理念;
“一日食仨棗,紅顏永不老”這就是讓女性所鐘愛的美麗“棗”知道系列,還有各式各樣的棗干、蜜餞系列、雞心棗、金絲棗、無核紅棗、棗饃饃、棗酒、棗飲、棗醋、脆棗、香酥焦棗、紅棗糕點、紅棗酪、煲湯棗……
小發現創造大效益,一顆普普通通的紅棗,竟被石聚彬演繹出令人眼花繚亂的十三大系列、二百七十多個品種。
如今的“好想你”棗,全國的專賣店有2000多家,僅僅在電商平臺上的銷售額就輕松過億!而且還成功上市,成為“中國棗業第一股”,市值最高時超過110億!
石聚彬也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紅棗教父”,但他還時常現身棗園,掛嘴邊最多的一句是,“我就是一個農民。”
也有朋友勸他搞房地產和開礦什么的,但他只是隨便的回了句:
“每個人一生只能辦成一件事。
我不求多,就認定了紅棗,
那是我們家鄉的根兒,
也是我這輩子能成事的根兒。”
提示:
* 本文經營銷報(ID:iyingxiaobao)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原文標題:一顆棗4塊錢,一個農民竟將紅棗做成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中國高鈣骨調味料第一股:20年開創調味新食代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將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FBIF2018論壇共三天,將包含全體大會、研發創新A(乳制品、飲料)、研發創新B(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創新和包裝創新四個分論壇。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統一,菲仕蘭,達能,星巴克,帝亞吉歐,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東鵬特飲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論壇。更多信息,請在后臺回復“FBIF”。
/ 微信群 /
加王淼(Bill Wang)微信:FBIFwan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2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烘焙、營銷、研發、包裝、代工、新零售等,關注訂閱號回復“2”可了解群介紹。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