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酒店應該行動起來,從一點一滴抓起。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本文就如何做一個節約型飯店提出了100條建議,雖難以涵蓋各個方面,卻希望能拋磚引玉,對飯店有所啟發。
61、加強飯店建筑的氣密性,降低對流失熱。由于密封性能差,能耗損失高于國外2.2倍。
62、房間的能耗70%是通過墻體損失,30%是通過門窗散失。飯店至少應采用中空雙層窗。門上應有隔音隔熱的密封條。即可減少30%的損耗。國外飯店給人印象深刻之一,是門窗考究,熱工性能強,密封性好。
63、屋頂的隔熱也是我們的弱項。高于國外2.5倍以上。應采用性能好的輕質隔熱材料,涂淺色反射涂料,可有效減少能耗。
64、飯店東西兩端的房間能耗損失較大。應采取有效的隔熱措施降低能耗。
65、國外飯店大多采用可伸縮的遮陽棚或可調節的百葉窗簾。既美觀又節能。
66、如果是單層窗可貼透明反射膜或防曬膜,以提高隔熱隔音效果。據檢測單層玻璃貼膜可阻隔70%—80%的太陽能。夏季平均可節省20%—30%的區域空調耗電。
67、外墻可因地制宜采用淺色涂料,白色墻面的反射系數可達70%,提高陽光反射率可減少能耗。室內采用淺色調可以節約1/2的照明電。
68、飯店建筑能耗與墻窗面積比成正比。有些飯店盲目追求大面積的落地玻璃或玻璃幕墻,認為這是高檔建筑的標志。其實墻窗面積比增加10%,能耗就增加25%—30%。玻璃幕墻可謂能耗殺手,比普通墻體多耗能2—3倍。大玻璃落地窗的能耗要提高40%以上。
69、飯店的玻璃天頂可采用天幕智能控制。根據氣溫和光線變化自動調節,提供最合適的采光環境并節省能源。
70、窗簾的厚度、密度、布料的質地對保溫節能有很大效果,應引導客人離房時拉上窗簾。
71、夏天室內的輻射熱量主要是通過窗戶進入。用反射窗簾可反射50%的熱量。
72、百葉窗簾可以讓光線散射入室,以起到調節作用。
73、有條件的飯店可以采用屋頂綠化。一般可以擋掉50%的太陽輻射。
74、墻體可采取垂直綠化穿上綠外套。既美化又起到隔熱作用。爬藤類植物可以使外墻溫度下降4—5度,室內溫度下降2—3度,相當于節省30%左右的區域空調耗電。
75、要注重戶外室內的綠化。一棵樹一天可蒸發40公升的水。可以抵消100只100瓦燈泡一天8小時的熱量。
76、采用噴灌、滴灌、管滲等先進灌溉技術,可以大幅節約綠化用水。
77、我們的管、線、網的損耗是國外的2—3倍。需采用新技術加強保溫隔熱效果。
78、洗衣房如能將臟棉織品浸泡20分鐘再洗,既容易洗凈又節水省電。
79、減少室內的熱負荷。如多采用冷光源,采用節能家電等。
80、空調室外機安裝的朝向、位置、遮陽,直接影響到耗電量。
81、冰箱內的存放容積以80%為宜。過少使熱容量變小,過多不利于冷氣的循環,使壓縮機徒然增加運行時間。
82、吸塵器需要及時清理,否則會降低吸塵效率,增加耗電量。
83、廚房灶具、炊具、容器要定期清洗除垢,以免影響熱效率。
84、采用鍋爐排煙廢氣余熱利用技術。飯店的廢氣余熱每天可提供十幾噸約70℃的熱水,不僅經濟效益可觀,而且可以改善飯店小環境的熱島效應。
85、燃油鍋爐可采用節油添加劑,有助于燃料的完全充分燃燒。凈回報率在4%左右,而且設備的壽命和環境都受益。
86、空調末端凝結水的防霉處理。許多飯店房間的過道天花受潮發霉。主要是風機盤管的積水盤由于煤霉菌滋生,導致下水受阻溢出到天花引起。每年用防霉劑處理一次即可杜絕這種現象。
87、采用電腦監控技術對飯店的鍋爐、空調機組、泵房等主要耗能設備,進行自動跟蹤,并根據季節和室內外溫度變化智能調節設定值。改變傳統的經驗管理方法。在保證舒適性、經濟性的條件下最大限度節約能源。
88、飯店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技術含量,不斷學習跟蹤節能新技術。有的飯店對空調冷媒水系統采用流體輸送節能新技術,平均節電率超過50%。
89、管理是從計量、統計、分析的基礎工作開始的。加強對飯店的各項能耗、物耗數據的積累和分析。與開房率、營業收入、單位面積經營效益、人均能耗物耗等等的核算,加強對各部各班組各樓面的額定考核。
90、制定飯店的節約規劃和實施計劃。對照國內外先進同類飯店一個一個的指標對比和環節分析。找出差距、提出目標、制定措施,拿出具有挑戰性的目標規劃。工業企業制定了萬元產值降5%能耗的目標,飯店企業的能耗平均約占營業額的10%—15%,物耗約占20%左右,應該也制定出科學可行的節能目標。
91、“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種新興的投資方式。飯店的節能設備可由專業的節能服務公司投入,飯店不需要對節能設備進行大的投資,項目實施后省下的能源費用就是投資回報。雙方根據合同約定分享利潤。飯店可以利用未來的節能效益為現在的設備升級,以降低運行成本。
92、打造“節約型飯店”是一種世界觀。信奉“簡潔是美的;節儉是美的;適合是美的;生態是美的”的理念。不僅能潔身自好貫徹在實踐中,而且能自覺把飯店作為陣地影響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環保節約活動,樹立公益形象。
93、實施清潔生產。在生產流程的各環節保持清潔,對噪聲、污水、廢棄物排放進行控制和專項治理,使水質、大氣、土地等環境指標達標。
94、倡導綠色消費。飯店產品是末端最終的消費品,飯店應樹立社會責任感,提倡把節約作為生活方式。采用生動活潑的多樣形式營造節約氛圍。如印發小冊子、生動口號、溫馨提示、細節處理等。
95、減量化原則。琳瑯滿目的商品最終都會變成垃圾。包裝垃圾已占到時下垃圾的30%以上。飯店應主動減少過度包裝。只有在源頭上能減則減,能省則省,才能改變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狀況。
96、再使用原則。減少一次性物品,多次使用,重復使用。
97、再循環原則。飯店可以在某些方面實行內部的小循環。如廢物的回收利用,有機垃圾可以通過微生物分解為肥料、沼氣、生物能。加入外部的大循環,形成上下游企業構成循環經濟的有機部分。
98、飯店節約并不是少數管理者的理念,而是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的行動。發動人人為節約獻一策,開展“我為節約做什么”的活動,成立各種群眾性的節水小組、節電小組、節能小組等。
99、飯店節約的成效關鍵在于管理者、服務者、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效益,否則會被誤解為飯店為降低成本的單邊行動。成功與否在于飯店能否以生動的形式引起客人的共鳴和參與。可采用積分制或小禮品獎勵客人,鼓勵員工。
100、飯店節約不是趕時髦,不是為了樹形象,而是事關企業的生存和競爭力。飯店應制定出可操作的實施計劃,在保證不降低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各出其招。節能不節錢、叫好不叫座的方案難有生命力。
如果能夠做到其中50項,那就應該是綠色飯店。本文已將相關綠色飯店的標準吸納并具體化。
如果能夠做到其中70項,那就是超越了功利目的,是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環保型飯店。
如果能夠做到100項或以上,可以算得上生態型的飯店。生態型飯店并不是多搞些綠化,挖些水池,養些動物,也不意味需要采用大量昂貴的高新技術。生態飯店是將生態的原理,循環經濟的理論,根據物質代謝、能量轉換、互惠共生的機理,結合不同的環境、自然、人文、地貌特征和技術材料加以統籌整合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生態型飯店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飯店,能夠構成企業內部和社會外部的良性循環的飯店。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