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后回復數字“2”,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來源:看你賣
作者:劉雨靜
剛成立一年的聯合利華內部創意團隊U-Studio,如今已經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了業務。
U-Studio成立于去年9月,主要為品牌制作營銷數字內容,包括為線上定制的視頻、圖像、文章等內容。與之一同成立的還有同隸屬于全球整合品牌部門的U-Entertainment,同樣以內容制作為主,為企業營銷和品牌服務。與之職能類似的過去往往是外部廣告公司——而去年起,聯合利華開始減少外部廣告公司合作,整體減半到3000家,并把部分數字營銷和廣告創意交給公司內部創意團隊完成。
這一舉措預計將為聯合利華節約不少營銷預算,據Campaign Live報道,聯合利華未來的營銷開支將逐步縮水30%。聯合利華正面臨業績不振、收購業務遇阻的困擾,營銷開支精簡也是公司節約成本、重振股價向投資者交差的解決方案之一。
而U-Studio未來不止在縮減營銷預算中發揮作用,也將幫助聯合利華在消費者數據調研和提高營銷效率上發揮作用。Unilever首席財政官Graeme Pitlethky在本周的投資者會議中表示,“目前U-Studio已經在全球20個國家、以40種語言開展業務,我們將繼續加大在內部團隊上的投資。”未來他們預計會增加傳統電視廣告的投放,但數字內容依然是投資回報比最高、并占據1/3營銷預算的部分。
投放計劃也與聯合利華成立U-Studio的初衷有關。在他們的觀察中,過去投放的數字平臺的不少消費者都會屏蔽廣告,品牌信息并不能精準觸達他們;而外部代理商成本更高,投放透明度和精準度也是問題。成立U-Studio,直接面對消費者數據、了解他們的喜好并找到有效觸及他們的方式,是聯合利華未來將持續采取的方式。
事實上,不只是聯合利華開始增大公司內部創意團隊的職責和預算。大公司們最近紛紛成立了內部創意部門,試圖精簡營銷預算,并離“真正的消費者”更近一些。
寶潔在過去兩年內陸續投資了程序化購買和投放技術公司,并同聯合利華一樣,逐步減少冗雜的外部廣告公司合作,他們的代理商數量從2014年的6000個減少到了如今的3000個,營銷預算也砍掉了不少,預計5年內將減少20億。旅游預訂網站Booking.com則從去年開始招募消費者數據分析、媒介購買相關的人才,預計在今年內實現所有廣告投放和媒介購買都由公司內部團隊負責。百事、Chobani等公司也都開始嘗試開放式廣告承包的形式:公司內部創意部門主導全案,具體的單個廣告則交由外部代理商制作。
如今大公司可以成為內容制造者,咨詢公司也想通過收購業務在廣告行業里分一杯羹,而諸如Buzzfeed、Vice等公司,也很難將它們單純形容為媒體平臺。廣告行業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
提示:
*本文經看你賣(ID:kannima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原文標題:聯合利華將加大內部創意部門U-Studio投入
*投稿,內容合作,聯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深度|味好美以42億美元收購利潔時食品業務,為何不是聯合利華?
聯合利華可愛多的戒指讓情侶必須一起追劇!
一眼驚艷兩秒淪陷:茶和咖啡創意包裝設計集錦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將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論壇共三天,將涵蓋乳制品、飲料、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和包裝話題。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億滋,中糧,康師傅,統一,達能,星巴克,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三只松鼠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公眾號后臺點擊菜單“FBIF”或回復“FBIF2018”獲取:論壇、“標志大賞”和“Hello Foods”賽事信息。
/微信群/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wang494859121,申請加入代工、CEO、CMO、首席研發官、食品綜合、功能性食品、特醫、嬰幼兒、啤酒、生產&供應鏈、乳品、營銷、添加劑、餐飲、飲料、休閑食品、研發、設計、包裝、新零售、調味品等微信群。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