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宵市場遭遇滑鐵盧!同行分析:夜宵利潤同比下降30%

    導語

    當無數餐飲同行滿腔熱情看好“烤串”、“小龍蝦”,意欲進夜宵市場這個“藍海”,想分夜宵一杯羹時,一向關注投資方向的《餐飲時報》,深入采訪多位夜宵餐飲人,卻得到驚人數據:

    從2014年到現在,中國夜宵市場正經歷一場看不見的廝殺,尤其是夜宵類餐飲品牌的崛起和殺入,更加劇了競爭白熱化程度。

    《餐飲時報》采訪上百家夜宵店并經多方打探求證,得到這樣一個訊號:夜宵市場全面遭遇滑鐵盧,利潤同比下降30%!

    長沙知名夜宵品牌“有間蝦鋪”創始人曾暉告訴《餐飲時報》記者:小龍蝦在今年集體遇冷,除了被“過度消費”、走上了跟潮汕牛肉火鍋一樣的不歸路,也與夜宵市場整個大環境的不景氣有很大關系。

    越來越多人盯上夜宵這塊肥肉,很多跨界餐飲人創業也是從夜宵入手,尤其以小龍蝦為甚。據統計,從2014年到現在僅僅2年的時間,中國出現了26000多家以小龍蝦為主打夜宵品牌。

    如此洪水式進駐一個市場,導致競爭激烈,消費被分流,加之房租、人工、裝修、食材成本上漲,許多業態如快餐和休閑餐飲,紛紛選擇延長夜間營業時間,無疑又沖淡夜宵市場,雪上加霜。

    夜幕下的江湖,一場不見血的廝殺正在上演……

    2014年起,夜宵市場異軍突起,從街巷、路邊、小區門外,到立交橋下,全國大大小小的夜宵攤點店鋪總計4000多萬。

    2015年10月,外賣APP拼豆夜宵獲得2500萬人民幣A輪融資,夜宵店成為各大外賣平臺爭先拉攏的香餑餑。

    迄今為止,昔日這個龐大的市場,已經被瓜分得七零八落。就燒烤這個品類而言,以“很久以前”、木屋燒烤、冰城串吧為代表,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眾所周知,夜宵利潤極高,毛利率保持在60-65%,凈利率平均為30%左右,生意好的能突破40%!相比之下,正餐的毛利率一般在50%-55%,凈利率不會超過20%。與高回報相對應的,是市場大、風險小,這樣的完美屬性,注定會“犯桃花”。

    那么問題來了,一哄而上帶來的市場紅利,究竟經得起多少人分?!

    出生在長沙的夜宵品牌“大蝦駕到”2015年入主北京簋街,創始人李梁告訴《餐飲時報》記者:“那時北京的夜宵市場還比較樂觀,由于門檻低、利潤高、易管控,兩年時間里,嘩啦啦開了一大片。”

    時至今日,這些夜宵店中能挺下來的不過三分之一,大部分在創業第一年便偃旗息鼓,活下來的如履薄冰,在內外夾擊下踽踽獨行。

    雖然夜宵的歷史和生命周期都較長,“饞癮”深深地植根于吃貨的基因中,但是,太過豐盛的選擇容易讓食客吃疲,而夜宵這種不夠健康的烹飪和飲食方式,不一定能代表未來的消費方向,前景堪憂。

    除此之外,大批選手的涌進讓夜宵市場供大于需,一些缺乏誠信的店家把行業攪渾,利潤越來越低,生意越來越難做。

    相比較其它業態,夜宵市場魚龍混雜,缺乏行業監管和有序引導,有時甚至會遭遇黑社會的騷擾和恐嚇。

    《餐飲時報》記者在飯局上聽過這樣一則軼聞:某夜宵品牌在石家莊開了一家分店,店鋪選在夜宵扎堆的地段。這條街中一家燒烤店老板有“黑道”背景(據傳),為了搶生意,這家店找了幾個刺著紋身的彪形大漢,讓他們天天到相鄰的幾家店門口坐著“喝茶”,這些人在店里一杵,把客人一個個嚇得避之不及。他們專門欺負外地來的餐飲品牌,不找茬也不鬧事,老板拿他們也沒啥辦法,只能在心里恨得牙癢癢。

    這類情況,不僅讓人單力薄的餐飲老板叫苦不迭,也加大了夜宵品牌跨區域經營的難度。一做夜宵品牌的老板說:夜宵想到異地開店,當地社會關系最難擺平……

    關店潮倒逼了品牌的升級。

    商家試圖走出價格戰的泥潭,通過環境、體驗和性價比打造競爭優勢,增加市場辨識度和用戶黏性。

    1.借助品牌勢能實現市場二次細分

    胡大飯館在北京簋街有四家店,總店和三店實行24小時經營,其余兩店只做晚場。

    除了盤踞夜宵市場,“胡大”開始向主打京味川菜的正餐市場發力,slogan也更名為“讓北京更有味”。

    同地域密集布店,讓“胡大”在簋街凝聚了聲勢、品牌勢能之外,攤薄了配送和管理成本。“胡大”沒有店長,各店只設廚師長和樓面經理,由一位店總負責巡店。

    品牌勢能為客流量和用戶黏性提供了保障,讓企業實現一個市場的二次細分。“胡大”的特色菜多達90道,貢獻了七成營業額,達成引流的同時,讓其在夜宵傾軋的簋街多了一張底牌,避免正面對決。

    殊途同歸,串亭燒烤居酒屋為了提高消費頻次,實現消費場景多元化,將日式居酒屋與中式燒烤相結合,午間提供烤肉飯、龍蝦飯等主食,晚餐除了烤串,加入烤魚、鐵板菜和沙拉等形式感強的菜品,增加聚會的體驗感,店里提供的手工精釀啤酒,又為夜宵檔增色不少。

    2.特色是品牌認知的最佳名片

    夜宵店很容易做得大同小異,雷同的結果就是流俗。

    長沙湘江邊上的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憑借懷舊擊中現代人的痛點,在遍地霸蠻與時尚中獨樹一幟,建立品牌護城河,實現情感傳遞與價值升級。

    “老長沙”的環境值得一提:大廠房、水泥地、裸露的電線伏在墻上,印著公雞頭的瓷碗,掛著“四娭毑”(長沙話奶奶的意思)、“二娘舅”的包房,順著飄香,一缽缽豬油拌飯整整齊齊地碼在蒸鍋里……放眼望去,一切都“很老長沙”。

    3.土變潮,搶占中高端市場

    目前市場上可以吃夜宵的地方,不是臟兮兮的路邊攤,就是鬧哄哄的小店。

    北京梧桐心愿餐飲管理集團瞅準高端市場的空白,開了一家酒吧風的串店——LINK串場,既能擼串、又能品酒,還挺有情調。

    串店是很難做高端的,因為成本擺在那里,選用頂級食材也不過是價格翻翻兒。

    所以LINK串場的高客單價不來源于串,而是酒。LINK串場的人均消費動輒300+,串場提供紅酒、香檳、雞尾酒等高檔酒水,食客開一瓶好酒,一餐就可能消費上萬元。

    此外,冰城串吧把品牌做潮進軍社區,同樣印證了中高端消費市場尚有巨大潛力。

    《餐飲時報》結語:

    雖然夜宵市場競爭對手繁多,大環境波瀾詭譎,但夜宵市場中的許多品類還未出現霸主品牌,整體經營管理水平偏低,整裝待發,仍有生機。

    本文屬于《餐飲時報》原創,尊重原創,任何平臺、網站轉載務必請帶以下圖文及微信號。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營銷方式:給顧客說“說菜”,4個月上座率提高到80%

    2.把慢餐變快餐,邊走邊吃——牛排杯

    3.路邊烤串店的新生存法則:進駐購物中心

    4.掀起“水貨”旋風的57度湘,又出新品牌:吃飯皇帝大

    5.什么神器讓餐廳一個月回本?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662.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0月21日 13:37
    下一篇 2016年10月21日 17:1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