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 | 中國醬油、調味醬產業發展概況及未來發展趨勢

    ▲關注后回復數字“1”,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作者:劉倩

    編輯:Anna Hu

    說明:以下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調味品協會副秘書長白燕2017年演講稿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餐飲業的蓬勃發展,中國調味品市場消費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市場空間不斷擴容,中國調味品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當前中國調味品行業企業總產量和總銷售穩步上升,而同比增長率卻逐年下降。雖然中國調味品行業企業排名穩定,企業間差距較大,有的企業增長率甚至為負。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調味品消費趨向高端化,大單品戰略取得成效,主流產品價格上漲,復合調味料也迎來了新的發展

    海天味業多元化產品,圖片來源:中國網

    中國調味品協會對2016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CFE2016)參展的所有企業的產品進行了專業調研和統計分析。

    中國調味品行業企業總產量和總銷售穩步上升,同比增長率逐年下降

    2014-2016年中國調味品行業著名品牌企業100強數據顯示: 2014年(68家企業)、2015年(75家企業)、2016年(85家企業)的總產量分別為739.1萬噸、838.8萬噸、926.2萬噸,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0.5%、8.5%、7.1%;總銷售收入分別為501.1億元、575.1億元、612.3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2.6%、11.6%、6.1%。2016年銷售收入的同比增長率,在多年兩位數增長的情況下,首次降到個位數

    2014-2016年中國調味品行業著名品牌企業100強總產量(左)和總銷售(右)數據圖,數據來源:白燕演講

    中國調味品行業企業排名穩定,企業間差距較大

    2014-2016年,調味品產量前三名的企業和排序均沒有改變,依次為海天、美味鮮、李錦記。銷售收入前三名企業沒有變化,排序出現了調整, 2014年、2015年銷售收入前三名為海天、太太樂、李錦記,2016年調整為海天、李錦記、太太樂。

    2014-2016年中國調味品行業銷售收入前三名企業,數據來源:白燕演講

    近三年,調味品產量和銷售收入前十名企業變化不大,但企業之間差距較大,增長速度不等,有的甚至出現負增長。2016年,前十名企業產量最高的228萬噸,最低的20萬噸,差距懸殊很大,增長速度鶴山東古最快,為19%,山西水塔最慢,為0.72%;銷售收入最高的120億,最低的10億,同樣差距很大,增長速度美味鮮最快,為12.18%,有兩家企業甚至出現負增長。

    做飯調料調味品高清圖片,圖片來源:16素材網

    近三年,醬油產業的產量與同比增長率均逐年攀升。2016年醬油產業總產量369萬噸,同比增長率7.19%。產量前三的企業依次為海天147.4萬噸、美味鮮75.5萬噸、李錦記29.8萬噸,海天產量遙遙領先。增長率排名前三的醬油企業依次為:保定槐茂、千禾味業、東莞永益。產量增速最快的是千禾味業,同比增長率40%以上,有兩家企業出現了負增長。

    近三年,調味醬產業的產量與同比增長率也是逐年提升。2016年調味醬產業總產量79.7萬噸,同比增長率7.7%。產量排名前三名的調味醬企業依次為:佛山海天、雞澤天下紅、天津利民。海天的黃豆醬市場占有率非常高;雞澤天下紅是河北的辣椒產業基地,這幾年發展比較快;天津利民的增長率達到18%。調味醬產量前十的企業均實現了正向增長,其中杭州丘比增長最快,達到33%。同比增長率排名前三的調味醬企業依次為:杭州丘比、東莞永益、保定槐茂。

    海天醬油,圖片來源:EFONEW

    太太樂鮮雞汁,圖片來源:豆果美食網

    李錦記番茄沙司,圖片來源:豆果美食網

    調味品消費趨向高端化,大單品戰略取得成效,復合調味料發展廣闊

    參展的企業中,醬油特級和一級產品占91%,高端醬油參展的比例在增加。參展產品價位在30元以上的數量同比增多,反映了調味品的高端化發展趨勢

    此外,調味品企業的大單品戰略取得成效。如李錦記的蒸魚豉油與蒜蓉辣椒醬、美味鮮的格子醬油、海天的黃豆醬與草菇老抽、欣和的六月鮮、加加的面條鮮等,都是行業內的暢銷單品,并且帶動了行業大單品戰略的實施。

    調味品的主流產品價格有逐步上漲的趨勢,一方面是由于原材料、生產制造人工等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產品品質提升及消費需求的變化。如現在主攻線上渠道的一些調味醬品牌,用材考究、質量上乘、價格是一般市場品牌的5-6倍,促進了調味醬產品消費升級。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注重養生,輕餐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這復合調味料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輕餐飲使得廚房操作更加快捷和便利,并能夠實現口味的統一和標準化,這就為服務于這類餐飲的復合調味料開發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CFE2016的展示產品中,復合調味料的產品占比最大,專門為餐飲業提供定制化和標準化的復合調味料受到廚師、美食家等專業觀眾的關注。

    李錦記蒸魚豉油,圖片來源:Facebook

    民營企業、本土品牌占據優勢,新老品牌文化交相輝映

    在調味品行業中,民營企業占比約80%,其次是國企,外企和中外合資形式。本土品牌產品工藝與配方更適合本地口味和消費需求,依然具有優勢。但外資通過合資和收購進入中國市場后,大手筆投資產能加上先進的管理水平和豐富的營銷經驗,也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調味品包設計,圖片來源:HEEZII

    參展企業品牌中,新興品牌占73%,老字號品牌占27%。近年來,行業內新發展企業比例增多,品牌影響力也逐步提升,整個調味品市場發展的活躍度在提高。這些老字號企業分兩種類型:一種是經過兼并重組的改革,快速適應了新的形勢,并在傳承創新中發展,已經成為了區域乃至全國的強勢品牌;另一種是沒有及時調整與改革,發展形勢嚴峻。

    調味品產業的區域分布特點為:華東地區企業數量多,類型多樣;華南地區大型企業多,市場發育完善;西南地區區域性的品牌較多,產品多樣化;華中地區外資企業較為集中。老字號企業多集中于華東和華南地區。

    調味品,圖片來源:GuideRank

    調味品營銷宣傳方式緊跟潮流,包裝設計不斷創新

    調味品行業60%的企業采用現代營銷模式,互聯網+商業模式,實現了商業模式創新。現代營銷是指在傳統銷售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互聯網+建立全渠道營銷策略的方式。采取現代營銷方式的企業或在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上入駐,或自建網絡商城,或自建B to C交易平臺,大大提升了營銷水平,促進了整個管理模式的創新。

    宣傳方式方面,日趨新穎,借助新型媒體和自媒體的快速傳播,深入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調味品企業從酒香不怕院子深的傳統宣傳經營理念到大手筆冠名娛樂節目和飲食節目,走上了大舞臺和時尚生活的前沿。

    酷酷的廚房調味品,圖片來源:OULAKA

    調味品的產品包裝,更注重創新性和安全性,并契合渠道需求,逐漸告別“黑、黃”時代。參展的718個單品中,瓶裝和袋裝的總占比大于90%。產品包裝形式以傳統、便捷為主,但是包裝材料與設計風格在不斷改進。如王家渡的產品包裝透明設計圖案、欣和的六月鮮醬油綠色瓶裝、李錦記的水滴狀醬油瓶子等。調味品包裝的色調,告別“黑、黃”包裝時代,以暖色調為主,各種亮麗色彩和別致包裝吸引著消費者的眼球,調味品逐漸成為美味與時尚生活的一部分。

    結語

    中國調味品市場發展處于行業不斷細分、市場不斷集中的高速成長階段消費者需求不斷提升,消費量穩步增長,資本資源整合的優勢逐漸顯現,產業結構調整和品牌集中度提高。作為傳統民生的調味品行業,在新興互聯網發展浪潮中,唯有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在經濟發展的大潮流中,找準自己的定位,生存下來并逐漸發展壯大。

    提示:

    *本文FBIF首發,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 編輯Anna Hu

    *聯系Mote(微信:motechenfbif)推薦好文。

    / 更多文章 /

    • 13款調味品包裝,點亮你的廚房!

    • 王守義十三香的商業奇跡:一盒賺8分,年賺2.6億

    • 中國醬料消費市場,你不知道的8個有趣現象

    /微信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1”申請加入CEO營銷研發啤酒、包裝、調味品能性食品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353.html

    (0)
    上一篇 2017年6月24日 22:44
    下一篇 2017年6月25日 08: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