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自:好奇心日報
看到就能聞到,日本東京農工大學一項研究讓“氣味屏幕”的概念化為現實,這項發明可能在 2-3 年內投入生產應用。
這個概念不算新鮮,1960 年《神秘的氣味》在電影院放映的時候就曾嘗試在特定的時間釋放氣味,但因為畫面不同步、有噪音等問題,很難營造宛如影像物體自身在散發香氣的效果,這些問題現在終于被克服。
“氣味屏幕”的原理是在屏幕的四個角上安裝隱蔽的小風扇,氣味通過顯示屏上四個角落的凝膠顆粒蒸發出來,并匯成四股空氣流,通過風扇使含香味的氣流在特定位置發生撞擊后,吹向目標位置的觀眾。
用戶可以在屏幕的不同位置聞到與圖像相符的氣味,并體驗到氣味強度的真實變化,比如看到漢堡就是漢堡的味道,看到雞翅就是雞翅的味道。
目前這種屏幕一次只能發出一種氣味,接下來研究人員希望能給屏幕安裝一個“料盒”,就像打印機的墨盒一樣,允許氣味更容易發生改變。
該技術適用于平板電腦、海報等任意尺寸,如果投入生產,可以應用到自動販賣機、點餐顯示器等廣告宣傳。除了食物銷售,該技術還可以應用到電影院、博物館或美術館,創造一種與眾不同的場景體驗。
長按圖片或者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推送食品行業扯蛋資訊。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