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餐管理】預測:2022年每家餐廳都是茶飲店,是前景巨大還是焦慮所致?

    進化是餐飲人的宿命,飲品店做輕食、小點,正餐、點心店做飲品。大家的領域開始交疊,但都能傳遞出品牌的焦慮。



    本文來源:漆點品牌咨詢(ID:ichonghowe)


    近些年來餐飲圈以前只起輔助作用的“飲”,一下從配角到主角,如今漸漸成為了餐廳獨有的競爭性。

     

    十年前餐廳的“飲”以碳酸飲料、茶、酒為主,這時候只要稍稍搞個鮮榨果汁、現磨,逼格就明顯高上去了,溢價也能隨之提高。


    鮮榨果汁各大餐廳比比皆是  圖源:川菜館菜單


    千篇一律的“低配置”對于消費者也根本無法形成記憶點。餐廳本身也不以為然,因為市面上的餐飲品牌都一個樣,沒有競爭沒有憂慮,沒有對手也沒法抄襲。

     

    可今時不同往日,“飲”的地位開始逐漸放大,餐廳不僅開始自制飲品,有實力的企業甚至開始直接推出自己的飲品品牌。

     

    不僅在專業的飲品領域掀起不小的浪花,更是在推出茶飲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獨特競爭力,還增加了餐廳盈利點。

    “飲”為何與“餐”開始平起平坐?


      消費升級下,年輕人成消費主體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年輕的90后、甚至00后開始“稱霸”餐飲市場,成為消費的主力軍。


    《中國餐飲報告2018》中顯示,20~30歲的人群貢獻了65%的外賣訂單量。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費報告》中指出“90后”和“00后”貢獻了餐飲消費50%左右的訂單。

     

    而據此前統計2016年的消費市場20~35歲的年輕消費者貢獻了71%的餐飲消費。


    年輕人以絕對的優勢占據主導地位,拉攏年輕人就成了餐廳的頭等大事。

     

    現在的年輕人講究多樣化,在吃的同時也要滿足喝的需求,甚至還有了一套自己的專屬搭配。炸雞漢堡要配汽水,火鍋川菜要用甜解辣,一旦少了飲品的搭配,就會覺得這次就餐是不完整的。

     

    在年輕人的心中“餐”和“飲”已經不是單選題了,他們默認的消費習慣就已經是“有吃有喝”的一個整體了。受年輕人吃喝一體的復合式消費趨勢驅動下,商家不得不重視“飲”的消費需求。


      茶飲多樣化帶動了餐廳中的“飲”發展


    過去人們的飲其實沒有太多的選擇,消費印象也還停留在茶、汽水、沖兌果汁上。

     

    隨著近幾年來茶飲市場的飛速發展,尤其是新中式茶飲的爆發,大量豐富了人們的選擇。選擇一多樣,消費習慣也會慢慢開始培養起來。


    據有關數據顯示,茶飲市場潛在規模約為500億元,消費群體約為5億人。


    二三線城市茶飲存在著巨大潛力  圖源:百度


    茶飲火爆的市場就無形地驅動了餐飲市場中的“飲”,而在這么大的市場下誘惑下,不少餐廳挖掘“餐+飲”模式也就不足為奇了。

    餐廳開始進入下半場較量

    餐+飲已成定局


      競爭升級,多維度提升記憶點


    以前餐廳不多,選擇也不多,只要在菜品口味上還過得去,怎么開怎么賺。

     

    現在餐廳多了,整體品質、服務都在升級,但是品牌之間的口感卻差不多。開了不到三個月就倒閉的比比皆是,做餐飲已經意味著高風險了。這種情況下,想要活命就得突出,得有記憶點。

     

    要說現在的餐廳誰特別好吃,其實比較難分辨。但是誰特別好喝,一口就見分曉,消費者是能夠明顯感知到餐廳獨有的飲品的。附帶價值做的好,自然整體印象就更加突出。


    這就倒逼,商家從飲品上去綜合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市場壓力大,尋找新的增長點


    飲品的毛利是非常高的。有報告指出,15%-20%的飲品銷售額能為整個餐廳貢獻50%的利潤。


    一個銷售好的甜品站

    甚至會占到麥當勞母店銷售額的10%  圖源:百度

    一般的奶茶門店毛利最高可達85%,在使用較優質的原材料時,毛利也可達到70%。那么,對于餐廳來說,補充高毛利的飲品就能達到“1+1>2”盈利效果。


    許多餐廳都有這樣的困擾,一到飯點大排長龍,飯點一過人都沒了。面對如此明顯的落差,開啟下午茶時段來填平低谷就顯得尤為重要。


    補充餐廳的“閑時”經營,拉長經營時段、提升店面坪效,在“餐”和“飲”兩大品類間實現相互引流。


      擴大布局,打通更深的產業鏈


    相較于中餐翻臺率較低,人工、租金成本較高等劣勢,如果企業想要補足這方面的短板。茶飲無疑是個很好的品類選擇,他更高坪效,對門店要求較低,且易復制。


    小龍坎先是在火鍋店內特設茶飲檔口,后又推出茶飲子品牌龍小茶,大品牌的布局已經不再滿足于一個品類了。


    茶米茶的成立可以被看作是湊湊的全新布局  圖源:大眾點評


    其次餐廳開發飲品其實是對現有供應鏈的一次升級,任何一個大品牌都有其強大的供應鏈在后方支撐,他反映著餐企的綜合實力。


    甚至做到一定程度后,還能向餐飲同行開放供應鏈,獲取企業的永續經營打造安全閥。

    2022年每個餐廳都是飲品店

    你該如何殺出重圍?


    黃記煌收購許留山,小南國成立米芝蓮,湊湊布局茶米茶,小龍坎推出龍小茶……


    當越來越多的餐企收購、打造獨立的茶飲品牌,或者把飲品同餐品組合售賣、推出自己的特色飲品以招攬顧客,你該如何構建自己的優勢?


      跳出包圍地,發現藍海


    從產品上進行創新,當大部分餐廳執著于奶茶、水果茶這些競爭的赤海里,不妨跳脫出來選擇一些新的品類。像是西貝推出的酸奶屋,又或者海底撈的精釀啤酒。


    拒絕千篇一律  圖源:小紅書


      以變制變,迎合發展


    隨著餐廳在飲品上加重比重,產品、團隊、客群都在無形之中發生著變化。


    但“餐”依然是主營業務,不能盲目跟風,更不能讓“飲”喧賓奪主,得不償失。同時也要注意自身的風險控制,不是每一家餐企都有做夠的成本預算,一旦發展不理想也要及時止損。


    吉野家也曾試圖經營茶飲品牌茶町叮

    最終還是換了一方式沒有深耕下去  圖源:大眾點評


     ? 結語 ? 

    “風雨欲來山欲倒”,模式已經在改變,未來市場一定是綜合實力競爭,不是單點取勝。

     

    品牌競爭一定要從管理能力、產品研發能力、供應鏈能力、營銷能力等等上夯實環環相扣的綜合實力,穩扎穩打。


    閱讀更多:

    1:【輕餐管理】42個餐位月營收31萬!這碗麻辣燙為何這么吸引年輕人?

    2:【輕餐管理】中式快餐困局:上不去的利潤,下不來的成本!

    3:【輕餐管理】限購4杯排隊6小時,大白兔的跨界營銷你看懂了嗎?


    餐謀軍師說:輕餐,快餐高峰期人手不夠怎么辦?推薦使用旗魚掃碼點餐,顧客自己下單,不用等服務員,自助點餐快!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95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6月25日 17:11
    下一篇 2019年6月25日 20:1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