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來源:界面新聞
作者:張欽
在實驗室人工養殖三文魚的美國初創公司Wild Type,近日宣布獲得1250萬美元的首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老牌風投公司CRV牽頭,參與的還有Maven Ventures、Spark Capital和Root Ventures,后兩家公司此前參與了Wild Type的種子輪融資。本輪融資后,Wild Type已籌集的資金總額達到1600萬美元。在此前的種子輪融資中,公司募得350萬美元。Wild Type成立于2016年,總部在舊金山。這家公司一直在研究如何通過鮭魚細胞培育魚肉產品。通俗地講,在實驗室培育海產替代食物,是通過將魚類細胞放入營養液中,最終生長出真正的海鮮肉。這種替代海鮮沒有魚骨和魚刺,也不會受到重金屬、化學毒素以及塑料微粒的污染。雖然Wild Typ此前已推出了基于細胞養殖的三文魚壽司實驗產品,但目前還只能生產三文魚碎肉。公司正在研發如何逐步生產出全尺寸的魚片。Wild Typ的聯合創始人Justin Kolbeck在一次波特蘭的品嘗活動后向媒體透露,眼下一份Wild Type人造三文魚壽司卷需要200美元,而公司的目標是將其價位將至5美元,讓更多人能消費得起。未來,Wild Type希望能成為少數幾家餐廳的供貨商。人類對海洋的過度開發、捕撈及環境污染,讓海洋生態變得越來越脆弱,研究關于海產品的可持續獲得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課題。雖然消費者對人造可替代食品的認知目前主要集中在傳統肉類和乳制品上,但不少類似Wild Type的科技初創公司正在通過生物合成、基因編輯、細胞農業等技術,研發海產物的替代品。位于美國加州伯克利的初創公司Finless Foods致力于在實驗室培育藍鰭金槍魚魚肉,目前已籌得3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到今年年底,它生產的人造金槍魚價格有望與普通藍鰭金槍魚持平;美國加州圣地亞哥的BlueNalu在去年獲得了45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預計未來每年可生產1800萬鎊的成品海鮮產品以及魚片;新加坡的初創公司Shiok Meats正在開發基于細胞培養的蝦肉產品,公司已完成46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計劃未來3-5年進入亞太市場;而人造肉明星公司Impossible Foods,除了研發植物基牛肉產品外,也已進入了海鮮領域,今年7月,該公司就推出了植物基的鳳尾魚味的魚肉湯。市場調查機構歐睿的報告顯示,全球人造肉市場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增長了18%和22%。2016至2017年,全球素食主義者增加量的前十國家數據顯示,東南亞、歐洲是最主要的增長區域。同時,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5月25日,美國的包裝植物肉銷售額增長了10.3%,達到8.95億美元,傳統肉類銷售增長2.3%,達900億美元。
界面,只服務于獨立思考的人群
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界面(wowjiemian)
提示:
*本文經界面(jiemian.com,微信ID:wowjiemian)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人造三文魚肉公司Wild Type獲投1250萬美元,一份三文魚壽司竟要200美元
金字火腿成為國內首家正式銷售人造肉的企業,118元4片肉,你們會買單嗎?
肉可以和蔬菜一樣“種”出來?新型“人造肉”企業獲得1400萬美元融資
/FBIF食品微信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