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植提橋(ID:HerbridgeMedia)
作者:橋幫主
SPINS近日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天然產業正在經歷蓬勃發展。根據這項《天然產業狀況》(State of the Natural Industry)報告,“天然”是實現食品和飲料市場增長的主要來源:雖然食品和飲料整體同比增長僅1.7%,但“天然”聲稱在三年內增長了5%,銷售額達到472億美元。此外,天然食品和飲料在傳統零售渠道的市場份額在過去三年都有所增長,2019年達到9.1%,占增長的27.4%。
SPINS指出,自去年以來,由于快速的創新腳步打破了牛奶、蘇打水和意大利面等一些從前從未被波及的領域,天然產業的銷量已經翻了一番。在天然市場和整個市場中增長最快的類別是農產品和貨架穩定的水:在2017到2019年這三年的調查中,農產品增長了2.493億美元,達到38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貨架穩定的水產品增長了2.393億美元,市場規模達到18億美元。雞蛋、耐儲存功能飲料、冷凍和冷藏肉進入2019年天然食品前五名,而冷凍甜點、面包和烘焙食品,以及貨架穩定的健康營養棒和軟糖在過去三年中的變化最大。在零食方面,巧克力引領了糖果和無麩質食品在美味方面的增長。
于此同時,有機食品依然熱銷,特別是在傳統零售渠道中。盡管有機食品和飲料僅占食品飲料總量的3%,但其增速超過了2.8%的整體市場增速,其中增長最快的是傳統零售業。有機面包和烘焙食品,冷藏果汁和功能飲料,以及貨架穩定的嬰兒食品是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冷凍豆腐在有機食品中所占比例最高(58%)。
除了食品和飲料,維生素類和補充劑對于零售商而言仍然是一大賣點。83%的受訪者表示,新近合法化(大部分)的大麻CBD補充劑是最暢銷的;大麻的市場規模達到7040萬美元,其中天然和特色美食渠道增長率高達213%,盡管不明朗的監管環境阻礙了其在傳統渠道的全面應用。便利店(c-store)渠道增加了天然產品的消費率;隨著便利店用“better-for-you”的選擇逐漸取代表現不佳的主流產品,截至2019年5月的一年中,具有“天然”聲稱的產品占美元交易總量的4.6%,并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占便利店渠道所有食品飲料增長的15.9%。天然食品和飲料在便利店渠道的增長率為12.6%,是三年來的最高水平。報告指出,天然食品和飲料市場規模達到27億美元,實現增長11%,推動這一增長的細分市場包括膨化小吃、強化飲料和康普茶。素食產品市場規模為71億美元,增長10.1%,其中55億美元來自MULO的銷售,增長率為10.8%。雖然牛奶和肉類替代品增長迅速,也受到最多關注,但純素食薯條、椒鹽卷餅和零食的銷量增長最快,跨渠道增長12.7%,達到6.615億美元。純素酸奶和開菲爾緊隨其后,增長43.5%,銷售額為1.890億美元,盡管酸奶和開菲爾在總體上有所下降。與此同時,在過去三年里,植物基酸奶的總銷量和單位銷量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伴隨植物基的流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將目光投向原始飲食方式,并推動了需求,尤其是對無麩質產品的需求。定位于原始飲食方式的產品銷售額為2.938億美元,增長48.8%;無麩質產品銷售額為1.395億美元,增長81.5%,這兩者都是傳統零售渠道增長最快的健康聲稱。這些天然植物基產品在不同的類別中占有很大份額,其中天然冷凍植物基代乳以99.7%的比重位居榜首,其次是冷凍植物基肉類替代品(97.8%)、冷藏植物性肉類替代品(96.9%)和貨架穩定的植物基代乳(96.3%)。此外,該報告指出,由于增加了天然甜味劑如赤蘚糖醇、羅漢果苷、天然楓糖漿的使用,使得這類天然甜味劑在貨架穩定的甜味劑中至少增長一個百分點。在嬰幼兒食品領域,天然產品也增長了整整一個百分點或更多,包括谷物食品、磨牙餅干、學步零食,以及在這一領域由原料驅動的一系列創新。無論是貨架穩定還是冷藏的嬰幼食品,還是乳制品和非乳制品的奶油或奶酪,通常由MCT油的功能驅動,同功能飲料一樣,也見證了類似的增長。雖然椰子水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在等滲運動飲料中,特別是那些以椰子水為基礎的運動飲料,依然占據了很大的空間。SPINS指出,大約99%的家庭會購買至少一種被視為天然或有機的食品,平均消費次數為32次,每位消費者平均消費額為386美元,但消費者的情況有所不同。天然產品的“核心”消費者包括“真正的信賴消費者”和“開明的環保主義者”,他們占總體購物者的21%,對應天然和有機產品的銷售份額為44%。2018年,這類消費者在天然食品上的支出為206億美元,增長12.2%;在有機食品上的支出為89億美元,增長7.6%,此外,他們中的很多人購買天然食品已經超過六年。下一個增長被稱為“追求型消費者”,包括“健康的現實主義者”和“手頭拮據的尋求者”,他們占天然/有機食品市場的24%,去年,這一群體在天然食品和有機食品上的支出分別為114億美元和41億美元,同比增長6%。于此同時,“主流消費者”、“傳統消費者”、“激進主義者”以及“頑固型消費者”占天然/有機產品銷售的32%。對天然產品偏好和消費也因地區而異。SPINS的報告顯示,各個地區美元交易量均有所增長,但除平原地區外,所有地區的增速均有所放緩,平原地區上升了1.8個百分點,同比增長6.3%。西部地區以6.8%的年增長率領先,占據了11.4%的天然市場份額,比重落后于加利福尼亞州和東北部地區。在市場份額方面,沿海地區仍然占主導地位:在常規多出口(MULO)渠道中,加州的天然產品銷售總額為401億美元,其中天然產品占13.9%,即56億美元,而東北地區占11.6%,合8.5億美元。MULO渠道的734億美元中有10億美元來自天然產品銷售,值得注意的是,天然冷凍開菲爾和酸奶下降8080萬美元,市場份額下降2.4%,但東北地區的市場份額超過了其他地區,此外,“有追求的消費者”群體的數量出現了增長。*本文經植提橋(ID:HerbridgeMedia)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 解析 | 2019世界食品創新獎入圍產品:素食、替代是健康主流(下篇)丨Hello Foods欄目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