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我們與你聊聊新餐飲新業態新物種,他們能把傳統的餐飲,搭上互聯網,找到新的消費者,從來開拓出新的巨大的市場。他們往往閃爍著創意的光芒,這是商業文明前進的最重要驅動力。
今天來看看新中式茶飲。這個綿延千年的飲品,經過果味、奶香和芝士的改頭換面,正撬動著價值千億的年輕消費者市場。
傳統茶飲規模小且零散,而在新消費的東風下,將逐漸走向規模化全國化,特別是有了新零售的加持下,將會誕生出星巴克體量級別的強大品牌!
中國人喜歡喝茶,人們喝的不僅是茶,也是其背后的風雅。
不過,馮衛東覺得,“中國傳統的茶文化都是在講小產地與小產區的故事,碎片化嚴重,很難成大器。”
他是天圖投資管理合伙人和CEO。2018年3月,他們拿出數億元,投資了新中式茶飲品牌奈雪の茶,奈雪估值達到60億元,已經接近獨角獸的門檻。
馮衛東把奈雪定位為“新中式茶飲”,說它是“快時尚的消費品”,“整個行業也更好去標準化與產業化”。
2018年至今,新中式茶飲的融資事件已有近20起,幾乎每月一起,融資數額也普遍偏大,且動輒數十億的量級,喜茶、樂樂茶、奈雪の茶等頭部茶飲品牌的份額甚至靠“搶”,與當下資本市場偏冷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
01
巨大的市場
今年4月,美團外賣發布《美團外賣奶茶真香消費報告》,其中數據顯示,2018年外賣訂單中,奶茶占據2.1億單,銷量遠高于咖啡。與此同時,2018年,美團平臺上茶飲商戶數量相比2017年翻了3倍。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已經達到41萬家,一年內增長74%。
41萬家門店并非一夜之間長出,已有15年的光景。
這15年間,中國的茶飲市場經歷了粉末調配、復合材料調配再到新中式茶飲的變革。鮮奶與東方茶葉的碰撞,加之芝士、乳酪與當季水果的創新調配,新中式茶飲終于完成了對國人味蕾的改造。
新中式茶飲市場到底有多大?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在今年通過對全國25個城市15歲–45歲消費者采樣統計而估算的數據,現制飲品的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
在樂樂茶的投資人眾海投資投資副總裁張燁秋看來,市場遠比這個數據樂觀的多。“滲透率還是很低,在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地,人均奶茶消費量大約是一年150杯。
在內地,哪怕是奶茶文化滲透較高的杭州和上海,人均奶茶量消費量也不過一年30杯,至少還有5倍的增長空間”。
02
新零售
新零售無疑是2018年實質行動的熱點。除了零售商加大布局,茶飲行業也在探索自己的新茶飲零售電商之路。
市場上的頭部茶飲,也多將自己定位為新零售公司,賣的貨品也不止是茶飲。
新零售的另一個表現就是運用大數據,刻畫用戶畫像。
線下強化消費場景,線上精準運營,擴大消費邊界。尤其是在零售電商類小程序的開放,將成為最大的用戶開放平臺,在這里能夠快速實現用戶和粉絲的轉化。
2017年底開始,喜茶開始著手搭建自己的IT事業部,外界甚至紛傳,喜茶的IT部門已是內部人數最多的部門。
IT事業部對外交出的最顯著的答卷便是喜茶的線上微信小程序HEYTEA GO,創始人聶云宸曾對媒體說,HEYTEA GO背后的邏輯是將整個喜茶線上化,截至今年5月,喜茶小程序訂單已經占總訂單的40%,復購率翻了三倍,數字化成果初現。此外,奈雪の茶、樂樂茶亦在進行數字化嘗試。
再比如:瑞幸咖啡統一線上、線下數據,方便精準地利用數據分析用戶行為,再產生用戶畫像,用于門店選址、品類調整、促銷策略及供應鏈等方面的調度。瑞幸咖啡的決策權在數據,而不是人。
茶飲行業的新零售電商模式多種多樣。搭乘新茶飲零售電商將會是各個茶飲品牌關注的另一個熱點。
隨著新中式茶飲與新零售的進一步融合,新茶飲的未來可期!
早在2017,聶云宸就曾表示“喜茶從創業到現在,沒有開過虧錢的店,拿到第一筆融資之時,喜茶已經有了50家店,并且都是用自有資金進行開店”。
天圖資本馮衛東亦曾表示,這個行業是帶著毛利率在走的,線下流量可以直接反饋到賬面上,選中了頭部的標,不出意外的話是賺錢的”。
“中國一定會有一批世界級品牌誕生,來對標西方的星巴克。”不止一位投資人,篤定地下了這樣的結論。
– END –
來源 | 投中網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6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