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2019年中國主要城市開始推行夜間經濟發展模式,通過進一步拉動內需促進消費服務第三產業發展。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研究發現,夜間經濟涉及餐飲、文化、游覽、購物等多元化的商業形態,北京、長三角地區、廣東、山東、川渝地區等開始推行夜間經濟城市的網民最關注夜間經濟發展動向。夜間旅游需求增長迅速,夜游產品開發正加速,參考國外發展經驗,夜間經濟需要根據城市特色打造,促進經濟良好循環。核心觀點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研究發現,中國夜間消費約占總體零售額的六成,并持續以約17%的規模增長,是拉動中國內需的重要抓手。特別是中國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相關產業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線上線下的實物經濟與虛擬經濟產品,為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創造機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研究發現,夜間經濟涉及餐飲、文化、游覽、購物等多元化的商業形態。夜間旅游需求增長迅速,夜游產品開發正加速,參考國外發展經驗,夜間經濟需要根據城市特色打造,從而形成城市國際化形象品牌,促進經濟良好循環。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研究發現,目前提供的夜間消費無法滿足用戶需求,夜間消費的產品形態相對較少,投資開發仍處于初期階段。特別是公共交通設施、夜間安全隱患、夜間服務人員配備等需要進一步加強。
20世紀70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空巢現象提出的經濟學概念,是指發生在當日下午6點到次日凌晨6點以當地居民、工作人群和游客為消費主體,以第三產業如休閑、旅游、購物、健身、文化、餐飲等為主要內容的包括線上及線下、實物及虛擬產品的現代城市消費經濟。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夜間經濟的核心是在時間和場景上延伸消費鏈條,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對應服務以拉動消費。
夜間經濟發展要求藝術展館、電影院、餐廳、博物館、個體業者等一定程度改變經營模式,會進一步帶動酒保、清潔工人、保安、服務生等其他夜間工作的職位需求。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夜間經濟不僅有助于拉動本地居民的內需,還能延長外地游客、商務辦公者等的留存時間,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紐約夜間消費者多數人最擔心價格與承受能力,其次是安全隱患、噪音、公共交通等問題。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這一調查發現對中國目前規劃夜間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借鑒意義,需要政府部門和營業場所共同提高消費者的安全感。
紐約作為全球最具活力的經濟文化中心和以24小時地鐵著稱的“不夜城”,從文化切入,發展出時代廣場、百老匯、布魯克林等夜間生活模式。紐約為了推動夜間經濟發展,在2017年9月專門設立了首個“夜生活”部門,并于2018年1月發布首份夜生活經濟報告。報告指出,紐約夜間經濟發展帶來就業增長5%,平均薪資增長8%,因此,夜生活不僅是紐約形象的核心部分,更是經濟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夜間經濟發展政策推動因素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發達地區地鐵日平均運營時間為16.35小時,其中以北京市17.28小時的日運營時間最長。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地鐵等公共交通的夜間運行時長,與夜間經濟發展關聯密切,目前主要城市的地鐵運行時間可以滿足18點-22點的前半段夜間出行需求。隨著夜間經濟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運營時間或許會適當延長。
目前,中國夜間消費規模約占總體零售額的六成。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中國各地政府對夜間經濟扶持力度加大、夜間消費場所的服務市場增加等,中國的夜間經濟發展規模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并在2020年突破30萬億元。
據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數據,2019年7月,廣東、北京、山東、上海及長三角地區和四川重慶等開始推行夜間經濟的地區對夜間經濟話題的網絡關注度最高。
夜間經濟的傳統業態包括聚會場所、餐飲和酒吧,隨著人們消費需求的升級和消費體驗的多樣性增多,許多日間業態也延伸至夜晚,比如購物、電影、書店、劇場等文化藝術體驗類,甚至還有體育比賽、健身等等。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第一動力強勁。“夜間經濟”成為消費領域的一個新增長點。
據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夜間消費飲食的男女比例相當,而且大多是20-29歲的年輕人,這個比例占到了49.46%。這可能是這部分人群單身獨居、工作繁忙情況較嚴重導致。其次是30-39歲,占26.14%。
《北京市關于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推出十三項具體舉措,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費品牌。希望到2021年底,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標、商圈和生活圈,滿足消費需求。
北京市商務局推出《支持“深夜食堂”特色餐飲發展項目申報指南》提供資金支持,在支持標準上,每個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最高支持不超過500萬元,每個深夜食堂特色商圈最高支持不超過300萬元,每個深夜食堂特色餐廳最高支持不超過10萬元。
廣州市商務局發布《廣州夜間消費地圖》提出,要在全市11區中選出北京路步行街、天河路商圈、珠江琶醍等首批15大夜間消費集聚區,并針對其自身特色打造“夜廣州”的消費地標。
并且,《地圖》提出要在2021年打造“廣州之夜”品牌,形成10大國內知名商圈,全市夜間經濟集聚區達到30個,重點集聚區新增經營收入總量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5%左右。
來源:艾媒報告中心
作者:艾媒君
提示:
*本文經艾媒報告中心(ID:iiMediaResearch)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冰淇淋、方便面、新零售、保健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