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故事發生在成都。咖啡館老板李姜春,堅持5年,做到了單店日出300杯,而且正在籌備開第4家店。
    但最近,她被同行頻繁diss,店里咖啡師也鬧著要離職。
    說到底,就是因為她把辣媽換成了全自動咖啡機……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作者 | 國君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因為換全自動,我的咖啡師要辭職

    “我大老遠從東北來到成都,就是沖著咱們店的專業度,現在換成全自動咖啡機,我的專業還有什么意義?我要辭職。”
    10月初,一位咖啡師,在CAFE G1創始人李姜春的辦公室里,堅決反對她。
    他掏心掏肺地幫李姜春分析,為什么不能換全自動:
    第一,同行會罵我們的,覺得我們不專業;
    第二,那些有咖啡夢想的年輕人,將不會選擇CAFE G1,我們未來招不到那些執著于咖啡技藝和情懷的人。
    李姜春知道他說的都是心里話。
    CAFE G1已經做了快5年,在成都小有名氣,店里一直用的是3頭的辣媽,口碑不錯,生意也很穩定,能做到單店日出300杯。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CAFE G1已經做了5年,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但新店一直想開,人手一直不夠。這是困擾李姜春幾年的難題。
    最近兩個月,她下決心把店里的辣媽換成了全自動咖啡機,沒想到人手難題一下解決了,開新店的進度明顯加快。
    但隨之而來的,是同行的頻繁diss:CAFE G1 不行了,都用上全自動了!和她一同并肩奮斗過來的咖啡師也不能理解。
    李姜春有點委屈,但她覺得自己沒錯,全自動咖啡機換得值,而且沒什么好被鄙視的。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1個咖啡師日出300杯,全自動“真香”了

    在李姜春心里,把半自動換成全自動設備,完全是商業理性戰勝文藝情懷的結果。
    過去,CAFE G1 的店里高峰期至少要7個人:咖啡機旁邊要用4個人,組成磨豆、萃取、打奶、拉花流水線;外帶區要2個人,打包裝袋,外場還要有1個人提供服務。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店里高峰期至少要7個人,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即便是高峰期7人組合,人手依然非常緊張,一旦有人臨時有事要請假,就可能讓顧客體驗打折扣。
    有人說,那再招人啊,生意好高薪加人不就解決了。
    先拋開高昂的人力成本不談,李姜春算過,一個成熟的咖啡師最少要培養1~3年,而且培養出來的水平也有可能參差不齊。
    就算培養出來、能穩定出品了,咖啡師中又有不少文藝青年,突然來個“一言不合說走就走”,3年培養直接清零。
    今年因為新店連續要開張,人手一直不到位。李姜春深刻地體會到,選址、裝修可以用砸錢解決,唯獨人這個問題,沒辦法用錢解決。
    今年7月份, 一位員工說,今年瑞士一個品牌新出了個全自動咖啡機,聽說不錯,咱要不要試試?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店里原來的辣媽咖啡機
    咖啡圈的鄙視鏈,李姜春是懂的,但她覺得可以試試,不能先入為主就排斥。
    結果一試,李姜春“真香”了:原來高峰期4個人圍著咖啡機,現在只要1個人。
    8月份 CAFE G1天府三街店換上了自動咖啡機后,一個人一天出品300杯咖啡,游刃有余,而且穩定性還有保障。
    而且,換機器這兩個月,讓李姜春對全自動咖啡機有了新認識。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全自動咖啡機,真是“傻瓜操作”嗎?

    一定會有從業者問,那用了全自動咖啡機,做出的咖啡還有靈魂嗎?還是精品咖啡嗎?
    最初李姜春也懷疑過自己。
    但一段時間的實踐讓她發現,全自動精簡了人手、代替了一部分人工,但對咖啡師的要求更高了。為什么這么說?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CAFE G1技術總監衛天昊說,現在每天調整萃取方案,是當值咖啡師的必選項。
    而這個萃取方案中,包含了粉量、研磨度 、使用水量、壓粉力度、粉餅密度、厚度、沖泡腔的間隙、單次壓粉還是持續下壓、預浸泡的水量、時間等不同的參數。
    首先,咖啡師需要根據當天的豆子情況,去一一調試,確定當天的萃取方案。相比于單杯的萃取,這對咖啡師的專業度有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調整打奶方案,傳統人工打奶,奶泡的打發和細膩程度,也要根據咖啡師的個人經驗決定的。
    但在一家咖啡店,拿鐵和卡布的奶泡不一樣,而不同的牛奶,如鮮牛奶、脫脂奶、燕麥奶、冰博客,需要的打奶技巧也不一樣。
    全自動機器,就通過進氣時間、進氣比率、溫度等不同維度的設置,可以針對不同品種的奶和不同的產品,設置出8種不同的打奶方案。
    不管是萃取方案還是打奶方案,每一項都需要幾十遍、幾百遍的反復調試。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全自動達到理想標準,對咖啡師來說是更高維的挑戰
    ——用全自動達到理想的出品標準,遠不止動動手按鍵那么簡單。相比于萃取一杯咖啡,這對咖啡師來說是更高維的挑戰。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這會不會是咖啡走向連鎖的一條路徑?

    李姜春已經決定,在以后CAFE G1的新店中,能用全自動咖啡機的盡量用。
    她已經做了近2個月的測試:出品一萬多杯咖啡,沒有一個顧客說“你這個咖啡沒以前好喝了”、“你用了全自動設備,我要粉轉路”。
    其實仔細想想,咖啡店需要的,并不是比賽級的選手,而是能把咖啡穩定做好的咖啡師。
    “自動咖啡機省人力、穩定性高,但并不是說所有咖啡店都適合,我有個自己的標準,日出杯量達到200杯以上的店就要換,沒達到的,效率還不是制約因素。”李姜春說。
    她已經想好了:歲月靜好的獨立小館,不是自己的咖啡夢想。開出連鎖品牌才是。
    CAFE G1 就是她找的新模式:面積在100平米以上,選址商務區,以白領為目標人群,用咖啡+簡餐的組合,打造白領的就餐+第二辦公空間,做高頻、能復制的生意。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CAFE G1的簡餐
    對白領人群來說,一杯出品穩定有保障、不需要排隊的咖啡,就是好咖啡。至于是全自動還是半自動做出來的,并不重要。
    而對CAFE G1來說,擺脫了人的制約,就能讓規模化的速度上一個大臺階。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反對全自動的時候,我們是在反對什么

    發稿前我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經歷了反復探討和思考,文章開頭要離職的咖啡師決定留下。李姜春打算讓他做新店的店長。
    CAFE G1 的故事,是全自動與咖啡理想的現實拉鋸,也是獨立咖啡館走向連鎖化的一次嘗試。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我們這一代人,有濃厚的手工情感和記憶,有時候會影響看問題的客觀性。
    任何一個行業,一些初級、機械重復的工作被智能化機器替代,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咖啡也不例外。全自動設備代替的只是初級操作,相當于把那些有經驗的、技術成熟的咖啡師從日復一日的操作里解放出來,去重新鉆研豆子、鉆研技術。
    說到底,無論咖啡夢想多么遠大,終歸需要財務數據來支撐。
    咖啡有沒有靈魂,看的是咖啡館的自我要求,而不是機器的自動化水平。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統籌|妮可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10月29日、30日,咖門2020新飲力新茶飲大賽全國總決賽即將開賽!

    長按下圖二維碼報名觀賽: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創意咖啡研發從入門到精通:

    做到單人日出300杯咖啡后,我被同行diss了

    如何正確地巡店:

    新茶飲研發實戰營:

    商務咨詢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課程咨詢
    13253329903(同微信)|15565053720(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041.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16日 00:08
    下一篇 2020年10月16日 01: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