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味品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會總干事 衛祥云
一、行業發展概況
我國經濟上半年增速為6.8%,穩中向好。已連續12個季度增長在6.6-6.9之間。
2017年全國調味品及發酵行業銷售收入為3097.40億元,同比增長8.9%;利潤總額為330.50億元,同比增長12.9%。利潤增長高于銷售收入增長,消費升級意愿明顯。
據中國調味品協會百強品牌企業統計:2017總產量為1247.10萬噸,同比增長9.4%;銷售收入為820.30億元,同比增長率為9.5%。產量和銷售收入均未超過10%,結束了多年來兩位數增長的局面,進入穩增長、調結構、上規模和上檔次的新階段。
其中,百強企業醬油產量達到437.50萬噸,同比增長7.52%。一方面說明供給側改革成效顯著,另一方面說明仍存在一定市場潛力。
2017年,調味品行業十四家上市公司的銷售收入為315.2億元,占百強企業820.3億元的38.43%。充分說明:目前調味品產業已進入資本和實業共同推動的階段,使調味品在食品飲料行業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2017年,38家調味品出口企業的出口量為34.86萬噸,僅占行業百強企業總產量1247.10萬噸的2.8%。一方面說明中國市場的潛力巨大;另一方面說明調味品企業走向世界才剛剛開始,潛力雖有,但任重道遠。調味品企業一定要抓好重點,用對政策,認準市場,對癥下藥,方能取得良好業績。如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一定要認真研究政策和市場后再行動。
二、發展前景展望
1、直面消費升級。
一是利用好中美大豆貿易戰的發展機遇,發展自己的非轉基因大豆產業。榮盛達尚品菽醬油即是利用俄羅斯優質大豆資源開發有機醬油的實例,不求多,但求精;不求量,但求質。以質取勝,占領高端,不斷復制盈利模式,生產相關產品,形成良性循環。
二是利用中俄邊貿優勢,開拓消費市場,提升中國醬油在俄羅斯的消費認知,樹立中國品牌的良好形象。
2、抓好結構調整。
以現有企業和品牌為基礎,在抓好食用油和醬油生產的基礎上,形成單品規模,再在單品規模的基礎上延伸有機產品產業鏈。
3、堅持主業推進。
以有機醬油為主導,發揮非轉基因大豆的原料優勢和供貨渠道,向黃豆醬和調味醬類產品延伸,提高通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企業效益。
4、做好術業專攻。
主要是兩方面工作:一是安全營養,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中,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對于底線思維不能有絲毫麻痹和大意。而食品營養是方向,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企業一定要適應消費者的需求。
二是聘用行業人才,認真做好研發和創新,以增強企業發展活力。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