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變·前行·誰在行動』是我們推出的分享行業與企業新風向、新思想、新模式的動態展播欄目,今天分享的是江蘇恒順的故事——“乘高鐵”放飛夢想“打醬油”守住情懷。
打醬油,已經成為鎮江的年俗符號,成為鎮江人的城市情結。
一座美得讓人吃“醋”的城市。釀醋的恒順是鎮江驕傲、城市名片。恒順誕生于1840年,中國現代史的開端,風風雨雨176年。千年古城的記憶,百年老店的歷史,早已互為映照、融為一體。有人說,企業與城市,修到恒順與鎮江這樣的“緣分”,放眼全國也不會太多。恒順很“懷舊”,傳統工藝、傳統口味代代傳承,離鎮多年的游子歸鄉后,喝到恒順醋,總會由衷感嘆:“還是兒時的那個味。”這是他們“鄉愁”的最大慰藉。懷舊,但不保守。2016年1月20日,百年老站漢口火車站,迎來了千里之外的恒順。恒順冠名高鐵啟動儀式在這里舉行。 一邊是20多年的“打醬油”傳統堅持不變,一邊是全力擁抱高鐵時代。“老字號”的變與不變,極具象征意義。去年底,恒順換了標志。改進后的恒順新商標,采用“兩個疊加的扇形”,底色為紅,印有“since1840”的字樣,代表歷史與傳承;“外面的扇形”為金黃色,印有恒順字樣,代表時尚與現代。新標識讓歷史感、時代感與國際范融為一體。傳承與創新,這正是恒順這個“老字號”企業能夠“健康長壽”“青春不老”的原因所在。穿越176年的歷史,恒順從傳統作坊走向了現代企業。走進恒順花園式廠區大門,現代化的氣質撲面而來,不僅有現代化的廠房和設備,更有現代化的企業管理、企業文化。統一的制服、胸牌,熱情周到的工作用語,管理規則細致到員工廠區要走斑馬線等。上市企業該有的范兒,恒順都有了。在恒順,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不是一對矛盾。走進車間,一條每小時24000瓶的罐裝生產線剛剛投入使用。這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一個空瓶自動在線檢測系統,它可以檢測到空瓶的氣泡、雜質以及任何一點瑕疵,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安全。恒順醋業生產部部長王召祥自豪地說,目前,從制酒、制醅到淋醋等40多道工序,90%的工序基本完成自動化改造。在恒順,苦臟累工種正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幅度降低。一個突出的例證,就是恒順近5年產量翻了一番,一線工人人數幾乎沒有增加。 穿越176年的歷史,恒順從一“醋”獨秀,走向同心多元。在恒順醋文化博物館內,有一個琳瑯滿目的產品體驗館,囊括了恒順調味品、營養保健品、健康飲品等各類產品,產品數據庫已超過百種——恒順早就不是“醋廠”的概念了。新的夢想,已經起航。恒順搭載一輛輛飛馳的高鐵,讓恒順品牌走出滬寧線,從區域知名品牌走向全國知名品牌,這是百年恒順的新夢想。
歡迎關注中國調味品協會官方微信(CCIA1995)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