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有關外賣市場的思考(下)

    平臺抽點普遍提高和商家分化

    1、今年外賣平臺對商家的抽點又提高

    所有合約到期的、新簽的商家再簽合約普遍比以前高2、3個點。許多小城市代理商城市甚至有高達25%的抽點,相當于實收的四分之一上繳平臺。

    抽點是一方面,關鍵是流量推廣成本也在大幅增加,很多一天花100塊競價的商家,在轉化率不變的情況下現在要花200塊才能達到跟以前相同的效果。因為競價位今年大幅增加,前25位排名有一半是競價位,就意味著會引導更多商家不得不使用競價來獲得流量。對于外賣占比較高的商家來說,競價這塊增加的成本比抽點提高還要多。

    再加上美團上線越來越多的收費項目:袋鼠店長、超級流量卡、金字招牌,商家放眼望去看啥啥都要錢。

    美團怕不是瘋了吧?

    美團去年港交所上市后,為了股價的穩定、交一份美麗的財報,對盈利數據的渴望也遠遠高于未上市之前。外賣作為成熟型業務,提高抽點增加盈利也是可以預料的

    當然平臺不是傻子,也不會不顧商家的死活無止境的提高抽點,讓所有商家都活不下去,那他怎么繼續做生意?而且外賣平臺間還存在競爭,比如美團大幅提高抽點,餓了么就會乘機挖美團商家來簽餓了么獨家。幸好餓了么尚未上市,可以在后面牽制美團一把,不然一家壟斷就很離譜了。

    先理解平臺與商家的關系:就像線下你在商場里租個鋪面,商場給你流量,你自然要給商場付租金。外賣是電商品類,你在平臺上開店,平臺當然也要收你租金。這看上去很合理是吧?

    2019年,有關外賣市場的思考(下)

    但是跟商場、美食廣場不一樣的是,線下這些場地都有固定且穩定的流量,只要你開在里面生意一般不會特別差。而外賣平臺不一樣的是掙多掙少全靠自己,不是說掛在平臺上就有單子,流量從哪來?流量可多可少還得靠買,投入產出全靠自己定奪。

    說了一大堆平臺怎么收割商家的,說這個其實也沒有太大意義,因為平臺他不是做慈善的,平臺他不管前面砸了多少錢,他后面都是要連本加利的收回來的。這個是我們商家改變不了的。

    不管平臺怎么收費抽點,但商家必須得掙錢,不然誰會做外賣呢?當然最后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2、外賣平臺上商家分化嚴重

    外賣平臺的馬太效應普遍存在。我們在運營店鋪的時候,一個店鋪最好的狀態是,高單量,高評價,高自然排名,每天利潤拿出一部分買流量,流量繼續穩定,持續掙錢。這就是一個持續盈利的店鋪模型,當然做到這種水平的店鋪占比太少。

    必須品類要選好,投入要舍得,出品要穩定,三個點一個都不能差,而且最重要的是:得知道在什么的數據下做什么樣的運營調整。

    整體來講外賣平臺上一共存在四種類型店鋪:

    2019年,有關外賣市場的思考(下)

    A:靠線下老客的外賣店(高單價、低單量):這種一般是線下生意還不錯的,單獨做外賣可能也沒什么產能,不做活動原價賣,一個月也能有幾百單,完全是吃老客不依賴外賣,但是單均利潤會遠遠高于其他商家,做一單賺一單的錢這種還是挺健康的一種模式。

    B:賺辛苦錢的純外賣店(低客單價、高單量):快餐店單量高的,這種店不少,看上去風風火火一天好幾百單,但是要做大活動,充很多的競價,最終月底一算賬就能掙個辛苦錢。這種也不能說差,至少還有錢賺。

    C:死店(低客單價、低單量)這是最差也是最普遍的情況:客單價低、外賣單少也不賺錢,這些商家他們也想做好外賣,但是受制于:1、品類沒選好(競爭太大)2、不敢投入(也怕投入了沒有效果)3、投入斷斷續續,從新店開始單量一直沖不上去。

    做外賣,單量是有慣性的,一鼓作氣沖上去至少還能穩定比較長一段時間。但是就怕斷斷續續一直沒做上去再而衰,三而竭。

    D:牛逼店(高客單價、高單量):最后一種情況也是我們剛才說到最好的情況,高單量,高評價,高自然排名,每天利潤拿出一部分買流量,流量繼續穩定,平臺資源傾斜,持續掙錢。

    2019年,有關外賣市場的思考(下)

    拿我們運營的一個餐廳(正餐)舉例,接過來的時候外賣完全死店,連花競價都花不出去,我們用了一個月調整產品結構并且老板也投入很大的預算來做,一開始競價成本很高兩三塊錢一次點擊,好不容易才有點起色一天可以做到40/50單了。這個時候競價單次點擊成本就降為之前的一半了,競價開始發揮作用。三個月后等做到日均100單時候,這個時候兩個平臺業務經理看到店鋪交易額增長的快,都來找他要給他上大補貼。借著平臺的資源然后直接從100單起跳到200單一天。單平臺單日實收將近一萬。

    2019年,有關外賣市場的思考(下)

    這樣店鋪就成為一個持續穩定掙錢的線上店。用了3、4個月的時間。當然餐廳線下每個環節、包括我們的線上運營每一步都沒有差錯,都落實到位了。只是給大家整理一個思路,我們看一家店做起來其實都不是偶然性的。

    做的好的店鋪會持續越來越好,做的差的會越來越差直至死店。

    2019年,有關外賣市場的思考(下)

    外賣淘金的價值洼地

    聊到這里,很多人關注近期外賣什么品類好做?大家都不想死在起跑線上對吧,按照我們上文所說,第一優先選擇高單價品類,第二是避免競爭重災區(麻辣燙、便當類等)的快餐品類,并在開店前留有一定的外賣推廣預算,沉得住氣。

    高單價品類有很多,只要是細分一點競爭小一點,你就可以賣高價,比如同樣是正餐,川湘菜就很難做高單價,但是云南菜新疆菜就可以。比如一碗鮮肉餛飩賣不上價,但如果改成魚翅、蝦滑餛飩就可以。

    然后就是快餐,如果非要做快餐,那最好從新店開始就沖到足夠高的單量。然后最重要的是:不要作,不要單量一多就提價。做快餐外賣一定是單量比單均利潤重要的多。

    快餐店單量就是一切。

    2019年,有關外賣市場的思考(下)

    純外賣業態會繼續存在嗎?

    純外賣會一直存在嗎?

    當然會一直存在的。只是在當下這個階段,純外賣都會比較難受。面臨競爭,純外賣的抵御抗風險能力太單薄了,因為沒有堂食基礎,外賣平臺的風吹草動都會對訂單產生波動,從而對經營產生巨大的影響。現在這個階段,純外賣的死亡率無疑是非常高的。但是由于門檻較低仍然導致人們對它趨之若鶩。

    平臺抽點,推廣成本提高后,加速了純外賣洗牌周期。那些競爭弱小的品類直接會死掉,留下來的要么是品類好的、或者有明確盈利模型的純外賣。

    畢竟這么大的外賣市場總歸能容得下一些純外賣品牌,只是隨著原本線下餐飲品牌發力外賣,留給純外賣品牌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但是對于平臺來說,這些線下品牌永遠會拿平臺當備胎,即便砍掉外賣,他們也能生存的很好。而純外賣品牌最聽平臺的話,所以這個平衡,平臺心里有數。

    往期文章:

    核心十城2018年品牌外賣數據

    中國城市外賣大數據報告CFDI指數

    外賣老客新客哪個重要做外賣怎么定價?

    滿減設置技巧 提高轉化率 詳解流量入口

    搜索優化 搜索優化2 微信運營

    玩轉團餐? 差評回復模板 滿減小套路

    單量之王 提高排名幾個小技巧 排名規則

    拯救轉化率 小程序+外賣 競價的技巧

    2018,外賣賺錢機會 純外賣還能做嗎?

    外賣選址選品(一) 選址選品(二)

    ……

    外賣·賺錢·干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好文!必須好看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5821.html

    (0)
    上一篇 2019年6月24日 23:40
    下一篇 2019年6月25日 07:2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