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作為餐飲行業中的一員,門店的營業額除了受天熱天冷、淡旺季對訂單的影響之外,還因為具有典型的電商特點,所以訂單波動與區域競爭有很強的關系。
外賣市場就像“攻守道”,沒有訂單你想去“進攻”搶別家的訂單,單量高了之后你又要實時關注提防,怕別家來和你惡性競爭搶走你的訂單。
畢竟區域市場就那么大,店同一品類的用戶就那么多,對于同品類店鋪更像是“零和博弈”,你家單多別人家單就少。可以說,當你有類似“怎么最近外賣訂單下降這么多”這種疑問時,多半是因為你的對手調了活動、或者加大了競價、發了券等等動作所影響。
前兩天有一個賣肉夾饃餐廳老板咨詢說,旁邊新開了一家外賣店跟他賣一樣的品類,本來區域市場就小(三線城市),一個品類(肉夾饃)就三兩家店,突然來了一個新店做大活動,一單虧5塊錢這樣的做,我們要跟進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在這個品類競爭中是處于什么樣的位置。當我們體量比對方多很多的時候,比如:我們有100單別人只有10單,同樣一單虧5塊錢,就意味著別人一天只要虧50而我們一天要虧500元,這是10倍的差距。冒然復制對方的活動,顯然對我們不利。
但面對這樣的競爭,肯定不能無動于衷,我們需要有所動作。老板可以從兩個方面去進行調整:
1、從產品下手
這個時候你要知道對方是不是純外賣店,因為純外賣店沒有線下堂食不可能備很多貨。純外賣抗風險能力差,因為每天售賣的量畢竟有限,為了避免太高的耗損率,不得不減少產品線。我們恰好可以針對對方這一弱勢進行調整——增加產品的豐富性。
好處有兩點:
第一,提高門店的轉化率和復購率。
因為你的是老店,原本每日的自然單量就比較多,這說明門店本身的曝光量和老客積累還不錯。不斷的擴充你的產品線是一個可持續且有效的方法,不僅會提高下單轉化率(用戶有更多的選擇性),也會增加老用戶的復購率(每次點餐都有不同的搭配)。這樣,即使相同的曝光量下,訂單依然會有不錯的提升空間。你的競爭者無法跟進這一策略,就使你處在競爭的優勢當中。
第二點,擴大了自身的市場空間。
(市場空間從一塊蛋糕變兩塊)
比如你是賣肉夾饃的,加一些粥類產品既豐富了你的產品搭配,同時等于說你擴大看自己的市場空間(共享粥類的市場份額),吸引到額外的食客成為你客戶。所以適度增加產品也讓你在另一個維度上取得競爭優勢,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2、避免直接競爭,滿減檔位錯開避免直接對比。
我們知道,很多用戶下單都有比較各家活動的習慣:
比如別人設置了滿20減15的活動,而你只有滿20減10,顧客一眼就比較出來誰的折扣力度大,對自己很不利。
如果對方的活動力度較大,我們應該在滿減檔位上與他錯開,使顧客沒辦法簡單的橫向比較。比如他是滿20減15,我們再設置個滿20減10在氣勢上就弱了對吧?這個時候我們第一檔設置15滿10,第二檔設置35減18,這樣的滿減是不是沒有那么強的對比性了?
除了滿減不與對方直接沖突之外,我們還應該主動出擊,針對一些對方沒有注意的一些活動,針對性打擊,比如對方沒有補貼配送費,你就補貼配送費,對方沒有新客立減,你就做新客立減,外加老店有之前積累大量的老客,進行精準營銷。
3、引流高頻比價產品標低價,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行業內有句名言叫:“要把價漲在顧客看不見的地方。”同理,在顧客看得見的地方,我們要顯示出價格優勢。
比如你們都是賣陜西小吃的,肉夾饃當屬銷量最高,最有比價作用的一個產品。別人一個肉夾饃賣7塊,你賣10塊。因為這個產品我們定義為“引流產品”,意思是每個用戶都會點,但是都不會光點這個,都會搭配些其他的比如面食米線類產品。其他產品產品價格可以不做調整,但是我們在引流比價產品的折扣力度或者原價一定要有競爭力,這樣就起到花小錢辦大事的效果。
也有一些老板為了贏得競爭,想采用一些偏激的方法:給其他店刷差評。我們不推薦老板這樣去做,不光是道德層面上的“公平競爭”,同時惡意刷單的成本也是巨大的。但是遇到有人給我們刷差評的時候,我們可以收集證據,予以舉報。
所有的惡意降價也好、惡意評價也好,都只能短期實施。最重要的是守好陣地,誰能扛得過去,誰就收獲春天。
往期文章:
核心十城2018年品牌外賣數據
中國城市外賣大數據報告CFDI指數
外賣老客新客哪個重要做外賣怎么定價?
滿減設置技巧 提高轉化率 詳解流量入口
搜索優化 搜索優化2 微信運營
玩轉團餐? 差評回復模板 滿減小套路
單量之王 提高排名幾個小技巧 排名規則
拯救轉化率 小程序+外賣 競價的技巧
外賣選址選品(一) 選址選品(二)
只寫能讓你賺錢的外賣干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6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