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 No.805
1
為什么改變不容易?
一百個人,會有一百個以上的答案。
雖然,每個人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但總結一下,那些感覺改變特別特別難的人,他們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沒有把改變當做動詞”。
是的,“改變”這兩個字,是個動詞。
比如一個人胖了,實質上是他的體重發生了改變,就像我最近胡吃海喝不注意控制,就又胖了兩斤。
十天前如果你見過我,今天咱們再見面,你會說“你變胖了”。
在你眼里,這個“變”可以理解為形容詞,形容我這十天的變化,重點是描述結果。
而在我這里,這個“變”是一個結結實實的動詞,都來自于我這十天里面堅持不懈,一口一口的吃才有的結果。
如果把“改變”當做名字的時候,我們看的更多的是結果,因此在“沒有達到結果”的路上,我們就放棄了。
如果把“改變”當做動詞呢?
那這事情就簡單了,重視每一口的吃,就成了。
2
從起點到終點,這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你游過泳嗎?
還記得你第一次到游泳池的時候,是什么感受嗎?
是不是換好了泳衣之后,先坐在池邊,用腳試探一下水溫?
緊接著,再將腳放進去,接著是小腿、膝蓋、整條腿。
這個時候,你會暫停一下,再次感受一下水溫,適應一下環境。
等待一小會,感覺自己可以適應這個水溫和環境之后,再慢慢的蹲下來,或者往深水區域走一點。
讓水慢慢沒過肚皮,兩只手開始往上身撩水,逐漸讓全身進入水里。
再緩一小下,鼓起勇氣,扎個猛子,全身與水充分的接觸。
當你真正融入泳池之后,你會發現,原來水是溫暖的,開始覺得很涼的水,這時候反而很滋潤。
玩著玩著,再站起來的時候,反而會覺得水里面更暖和,外面好冷,甚至不愿意離開水,想多呆一會。
3
你看,人在做出改變的這個過程,與上面游泳入水的過程,是不是很像?
從開始的試探,再到全身進入水中,每一個階段,都要有一個小小的適應過程。
你也能看到,在每一個階段,都有停下來的人,有的人只接受泡腳,有的則接受不了頭進入水中。
每個階段,都有受不了的人。
每個階段,也都有不愿繼續改變而放棄的人。
從入水,再到學會游泳,這又是一個需要多次、N多次重復努力的過程。甚至很多次的重復,都不會有很明顯的收獲。
尤其是在盯著“改變成果”的時候,更會因為沒有明顯成績而痛苦。
于是,有些人又在這一次次的重復過程中,放棄了改變。
經過這“層層篩選”,真正做出成功改變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4
這也是為啥,改變大多不容易,就像減肥一樣,有太多的人,通過太多的渠道,變著花的花錢去減肥,可最終成功的真不多。
在改變的途中,有太多的“不適應”與阻礙,需要一個個的去征服。
就像減肥,減少食量,增加運動之后,能量缺口一旦出現,就會覺得很餓,很難受,但這時候得耐得住餓,管得住嘴和腿才行,不容易。
這個過程雖然不容易,但那些真正做出改變的人,就像在水里呆習慣的人,已經不愿意回去了。
5
以前,我特別佩服兩類人,一類是能戒煙的人,一類是能減肥的人。這兩樣,都是特別不容易的。
后來,我減過肥之后,發現自己竟然也能做到,而這個過程似乎并么有特別的神奇。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為減肥找到了意義,我不想成為那個人見人煩的“胖子”,尤其是看到自己快要流出來的肚子,那個難受勁就別提了。后來體重逐漸下來,肚子逐漸變小,那個輕松勁,只有誰減誰知道。
減肥成了之后,又戒煙。戒煙的原因,是我自己也覺得這玩意不舒服,味道大,不舒服。我也不想成為那個滿身煙味,弄的家里都是煙味的人。
去年國慶節,到今年國慶節,整整一年了,沒抽煙,也不想抽煙,現在聞到煙味已經都不習慣了。
這感覺,真的像呆在游泳池里,壓根不想出來的感覺。
那如何更快的學會游泳?
比如為了和你暗戀依舊的對象一起出游,或者為了教你的孩子,當你找到意義的時候,就不那么難了。
6
我自己的經驗,是你一定要找到改變的意義,從這個意義出發,更有助于你的改變。也更容易讓你征服這一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改變并不那么難,只要你能找到意義。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