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已經春暖花開,但仍然沒有車水馬龍。因為疫情,不少中小食品企業多了一份焦慮和擔心,年初布局的一季度“開門紅”似乎沒有如愿到來,反倒增加了還不可預估的后續影響。疫情禁錮了我們的腳步,但不能禁錮我們的思想,總有人會在危中看到機會和希望。雖然有的行業可能暫時被按下了暫停鍵,但食品行業作為關乎民生、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無論何時都是被強烈需要的,看清趨勢,找準行業的新機遇,積極布局積蓄能量打贏這場攻堅戰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因此,第一食品資訊在線上陸續開啟了食品企業戰“疫”情的直播,與所有食品人一起共同打贏這場戰“疫”。
以下是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會長、四川白家食品產業有限公司總裁陳朝暉的抖音直播整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很多行業都措手不及,面臨危機。但通過這次疫情,做為食品企業我們更應該反思企業的經營,從這次事件事反思企業應該加大哪些方面的關注,增加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大企業可以經歷多次經濟周期、經濟危機而屹立不倒,因為他們資金流充足。雖然中小企業沒有那么強的實力,但至少要做到3個月甚至半年的現金流為正,這樣企業才能生存下去。只要企業能夠生存下來那么一切皆有可能,所以中小食品企業一定要把現金流的管理、規劃做好,要把現金流造成的最壞的結果估計到,做好隨時應對突發危機的準備。如果我們要有效地進行了現金流的管理,即使遇到特殊時期,就算半年不能開工、生產、營業,對我們也不會有任何影響,所以保證你的正現金流,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
我認為現在是企業對產品、品類做分析、判斷、提煉好時機。這次疫情對食品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觀察和統計市場的機會, 疫情期間消費者對于預包裝食品的需求集中爆發,很多超市的食品貨架都被掃空,那么我們可以看出消費者到底對哪一類食品是最感興趣的,如果他一定要買,必須要買哪一類的食品?通過研究消費者這段時間對于食品品類的需求,可以評估企業現有品類、產品是不是最能夠符合市場需要需要。如果消費者宅在家里十幾天,也不愿意買你的產品,那這個產品還有沒有生存的價值?我認為最好的產品,就是剛需、高頻的產品,因為剛需和高頻的產品,構成了最大程度的市場容量和空間。所以食品企業對產品品類的規劃最好是盡可能往更剛需和更高頻的方向思考。所以通過這次疫情,第一我們可以去評估目前的產品品類是不是有延展的空間,盡量往大頻率的方向調整。第二我們是不是可以進入新的產品品類?盡量做新產品的開發,以求更切合我們統計分析提煉出來消費者需求。
德魯克曾經說過:企業家有兩大使命,一個是營銷,一個是創新。所以營銷對于快消品企業來說極為重要。那么這場疫情,它會對企業的營銷格局產生什么啟發呢?首先我認為營銷渠道上我們要注重基于互聯網的營銷渠道快速開拓布局,例如電商、社區團購。疫情期間大家都不能出門,這時候線上渠道的優勢就凸顯出來。第二是線下渠道,大賣場、便利店連鎖超市要重視起來。疫情期間超市、大賣場正常營業,那如果這些渠道的布局企業做到位,那么疫情的影響也會相對減弱。現在的營銷模式也有很多:一類是平臺電商,也叫傳統電商,比如、貓超、唯品會、這樣的電商平臺,另一類是像云集、微店、小紅書這種社交電商。同時還有線上分銷、新零售線上的批發、社群營銷、微商、社區團購……而這些在疫情期間被放大成為主要的消費渠道。所以這也預警我們要去總結、評估,要建立起多元化的營銷模式。多元化的營銷模式基本原則:就是以觸達消費者,以服務消費者需求為主的多元化營銷模式。
我們常說事在人為,在面臨重大事件時,對企業文化、人力資源、團隊素質都是一種檢驗,所以企業家要在此時進行一些“內審”。在突發狀況面前企業要正常運轉,不至于亂套,靠的就是長期的企業文化建設,企業內部需要形成完善的管理、運營機制。內部團隊建設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需要不斷重視和完善、優化,這樣才能增加我們的抗風險能力。
企業要有以市場為導向、以消費者為導向、以客戶為導向的組織架構和清晰明確的崗位設置。
要有清晰的以消費者、客戶為導向的業務流程、業務機制。讓業務非常順暢的快速實現訂單,快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企業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檢查監督稽核機制、考核和激勵機制、利益分配機制,才能激發團隊。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可以來評估運營機制是不是夠完善。如果我們在運營上不流暢,好員工是不能迅速進入角色進入狀態,不能順暢去完成訂單響應市場需求的。所以我們真正要做到的是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出一孔,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我認為這次疫情對食品企業,特別是中小食品企業來講會有一些積極正面影響,我們每一個人要借這個機會去總結、評估、檢討,然后提升不足。只有看到企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勵精圖治,轉“危”為“機”。
線上課直播預告:
2月12日:黃博——換個?角度?看新冠,?找到?食品企業增?長?新賽道
2月11日:王歡歡——疫情反擊,品牌完成彎道超車,必須做對的三件事
2月14日: 趙波——食品企業如何與經銷商攜手發展
關注食品商學院抖音直播:
End
————————
???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