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的聯合創始人辛內加爾,曾經這樣描述好市多的經營理念,他說:一個傳統的零售商,可能會以29塊錢的價格買進商品,然后思考怎么以35塊的價格賣出去。但好市多思考的是,一個90塊錢買進來的商品,怎么能以18塊錢的價格賣出去。
這句話,很好的說明這這個企業的價值觀導向:
他們不賺消費者的錢,而是向顧客收取服務費,這個服務費以年會員費的形式收取。整個公司員工的角色都變了,由“賺顧客錢的商家”變成了顧客的“員工”,這個員工以專業的運營來降低商品的成本。
傳統的零售商是想方設法提高利潤,提高毛利,而現在他們是想法設法降低毛利,整個公司的任務就是把毛利降下來。毛利降低得越厲害,就越吸引顧客,越吸引顧客,成為會員的人就越多,續費率也越高,顧客付給他們的“工資”就越多。
于是才有了各種極為苛刻的降低成本的措施,有個例子說的是他們跟供應商的博弈:
先不榨取供應商利潤,而是幫助供應商改進生產和物流,來降低價格。伴隨議價能力提升,Costco會與供應商開發共同自有品牌。一旦Costc認定某品牌沒法以最低價銷售,可能就會拋棄供應商,找其他伙伴生產同類產品。
跟顧客統一戰線降低成本,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這段時間,很多老板問,說這一兩個月物價飛漲,要不要漲價的問題。我自己的店今年也漲了一次價格,對于顧客來說,他們肯定不喜歡啊,但是對于商家來說,也沒有辦法。當各項成本提高,就要思考成本高出的部分到底是誰來承擔的問題,是自己還是顧客,大部分老板會讓顧客來承擔,畢竟自己要生存。
不知道好市多是先有這樣一套價值觀,從而設計出這樣一套完美的基于會員的運營模式,還是在實踐中先進化出了這樣一套模式,從而形成了相對應的價值觀來加強模式的運營,總之,感覺很完美。
能不能模仿借鑒,很難!
因為,他們這樣一套運營體系就像一臺很復雜的精妙的機器,我們很容易理解里面的原理,但是要造出這樣一套機器來,幾乎不可能。這臺機器的零部件也許可以看到,但是零部件之間的相互配合協調就難以模仿了。就想汽車上的自動變速器,我們中國人模仿能力那么強,但是高級點的就是做不出來。
而且,我們看到的是他現在的成功,但是他們怎么起步的,中間遇到了什么困難,如何解決的,這些很難看到。就說會員卡的問題,他們最早開始推行會員制的時候,其實并不被接受的。大家不理解會員制度,沒有多少人來辦會員,Costco差點就死掉。
那Costco怎么解決的呢?給高級會員2%的消費返點,每年的返點額度最高可以達到500美元。高級會員每年的年費是120美元,一個家庭每個月只要在Costco消費500美元,一年下來,這120美元的會員費就可以返點回來了。
還比如,他們還有一部分利潤來源于金融,就是和花旗銀行一起做的信用卡,既可以作為Costco的會員卡,也可以當做信用卡使用,在Costco消費可以享受2%的返現。
還有,他們商品的周轉效率非常的高,下面這個圖是Costco和其他品牌,比如沃爾瑪和亞馬遜和京東的對比。可以看出,好市多的周轉天數是最短的,只需要31天,而沃爾瑪需要45天。
周轉率就意味著賺錢的能力,周轉速度越快,利潤就越大。而提高周轉率,不是很喊喊口號就可以的改變的,是需要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的改進,小小的提高和改善,都可能需要數年。
不過,理念可以學習,方法可以借鑒,我們研究這些牛逼企業的做法,不是為了模仿,而是希望能給我們帶來一些經營上的靈感,知道我們巨大的差距。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開店筆記社群成立已經兩年多了,一次付費,終身享用。里面有將近9000位各行各業的老板,歡迎加入,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可以進入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