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昆明實地考察那天,我問段老板為啥選擇了開店。他說:“打工實在是存不下錢,那時剛結婚不久,覺得養家根本不夠,更不用說養孩子了,于是狠心就走上了開店的路。”
接下來段老板會介紹他的創業經歷,理念和方法,怎么由餐飲小白走上正軌,踩過了哪些坑,做對了什么,堅持了哪些正確的做法。。。每個餐飲高手背后都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希望各位老板多跟有結果的人學習:
有人問我瓦香雞米飯味道怎么樣?
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因為我說很好吃,那么肯定有人會說我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不如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瓦香雞米飯的故事
15年過了春節,我到昆明找工作,當時感覺移動互聯網很火爆,于是我準備找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在網上投了餓了么外賣,美團外賣和其它幾家互聯網公司,最后餓了么給我先打了電話,我通過面試后就來到了云南財經大學,負責開發新市場。
當時沒有固定辦公場所,整個學校和周圍的各個小吃街就成了我的活動區域,而學校門口的步行街就是我每天的主戰場。這條街上有一家黃燜雞米飯,我來的時候人家已經做了幾年了,當時區域內平臺每天大概只有2000個訂單,他家能有200單,加上堂食一天可能有五六千的營業額,生意還算是不錯的。一條街上48個餐飲店,他家能排在前十。
下半年街上又來了一家國際大品牌楊銘宇黃燜雞米飯,都說同行是冤家,兩家差點沒打起來。不過除了發泄一下不滿,黃燜雞的老板確實也拿楊銘宇沒辦法,畢竟餐飲競爭就是這么激烈,你如果沒有形成自己的壁壘,很容易被市場淘汰。果然,楊銘宇來了以后老黃燜雞的生意直線下滑,從五六千一下子掉到了兩三千。
這樣的情景我見過太多了,什么東西一火,很快就有幾家同類商家進來,最后適者生存,優勝劣汰,只有一兩家能活下來。
第二年,一家東北夫妻開的艾可奇漢堡店由于生意不好,找我幫忙策劃活動。我給他做了個可樂一元搶購的活動,效果不錯。活動邏輯就是用價值感比較高,但是成本比較低的可樂做一元搶購,放在菜單首頁做引流產品,從而帶動其它利潤產品的銷量。
果然,他家的外賣營業額從一天兩三百慢慢上升到一天一千來塊錢。東北大哥把門口兩個攤位租出去能得4000,房租8000就去了一半。但是大哥感覺還是不太滿意,后面花了三萬塊錢不知在哪里加盟了一個瓦香雞米飯。出人意料的,新品瓦香雞米飯一炮而紅,老板直接放棄外賣只做堂食,每天門庭若市座無虛席,很快就成為了整條街上的頭部商家。
下半年又花了二十多萬把隔壁的鋪子轉了過來,依然是每天爆滿。而老黃燜雞米飯和楊銘宇黃燜雞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瓦香雞米飯,想以此來對抗瓦香雞米飯的快速崛起。
但是,老黃燜雞雖然模仿了別人的型,味道還是不行,沒多久就換了老板。楊銘宇黃燜雞的瓦香雞味道還可以,但是影響了自身黃燜雞米飯的銷量,后面黃燜雞過了產品周期,楊銘宇也轉讓了。
而我17年結婚后感覺一個月五六千的收入只夠糊口根本不夠養家,于是也準備下海開店。當時,我選品的方式也很簡單。
1.老板愿意教。
2.產品味道必須好,在區域必須是能排得上號的
3.銷量肯定要達到區域前十
最后,我選出了3款在區域內銷量數據最高的產品。
1.騰沖油炸五花肉,區域老大,銷量最高。老板娘要我兩萬八的加盟費,但是供料不教核心技術。果斷放棄
2.1942香辣炸雞飯,老板跟我關系不錯愿意教我,但是他的姐夫是云南總代理,需要他姐夫供料。我又找了張姐烤肉飯的老板,終于學會了炸雞飯和烤肉飯的做法。不過烤肉飯在當時已經有點走下坡路了,用它開店我心里還是有點沒底。
3.瓦香雞米飯老板直接拒絕了我,我只能另想他法
最后,我通過偷師,加上自己摸索,在網上買來醬料,終于把店開了起來。后面,又花了一萬多遠赴外地學會了核心技術,終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脈,成為了云南財經大學的頭部商家。經過多年的改良和打磨,現在產品到盈利模式都是比較成熟的。
好不好吃我不敢說,但是顧客會用腳投票,一個店能靠一個產品火這么久肯定有一點東西在的。
2023一起加油!愛學習的人。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