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煩惱的是年后店里生意猛增,去年這個時候一個店的營業額也就在三千多,但今年上升到四五千,導致生產忙不過來,店員也忙不過來,各種原材料和物料采購不及時,招人也還找到合適的。而我的計劃里上半年還要開一家分店,選址卻還沒怎么開始,感覺計劃有點被打亂了。
說這個不是得瑟,而是想說說市場競爭的問題,這也是很多開店老板很關心的問題。
想說這個話題并不是說我在跟競爭對手打仗的時候我如何英明決策,巧用計謀把對手打敗了,而恰恰相反,我這兩三年我并沒有怎么關注周邊的競爭對手,我一路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經營店鋪。
我認為很多東西都是在開店前預防的,很多問題也應該在開店前解決,因為開店后如果問題出現了,就意味著問題無法解決了。
我以前說過的一個觀點,很多開過店的老板很贊同:那就是成本控制,主要是開店前做的事情,而不是開店后。開店后,一個店的各項成本就基本確定,無法降低了,即使要降成本,也是一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比如一個店的人工成本,主要是產品的選擇決定的,如果產品都是要現做現賣,或者都是手藝活,那需要的人工成本當然高,而如果選擇能夠標準化生產,批量化生產,機器化生產的東西,那就可以極大的降低成本,甚至可以做到生意也好,分攤到單個產品上的成本越低。
現在我要說的是,競爭也是一樣的,一個店的競爭是要在開店前避免的,開店前意在避免卷入戰爭,那就會有個相對和平的環境專心開店。反之,你不打別人,別人也會打你,你不得不應戰。
那如何少樹敵,讓自己可以安心做生意?
我認為開店前要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1,精挑細選產品和項目,盡量做比較少人多的生意。反例就是這一兩年大家一窩蜂的開茶飲店,開一家倒一家,開一片倒一片。店還沒開起來,無數人就盯著你,你開起來后,恨不得立馬把你趕盡殺絕。
開實體店,因為有地理屬性的概念,影響范圍就一兩公里,做有市場空缺的產品是不難的,難的是有些老板跟風做生意的思維難以改變和缺少實際的調研。
2,你也許會說,現在還有什么東西沒人做哦,用顯微鏡都找不著了。那好,第二點要做的就是當你選擇了一個很多人在做的產品,那可以從兩方面來考慮減少敵人:
一個生意通常都有上中下的定位,看看那個層級的定位還做得不好,如果有,那就是機會。
一個產品做得越好,競爭對手往往就越少,這是一個規律性的東西,是方差規律決定的,就是最差的和最好的那一部分人一定是少數,你如果能把產品打磨到最好那個水平,那未來的競爭對手就越少。
3,再一個就是選址上不一樣的思路。大多數人選址都喜歡去最熱鬧的地方,但是往往這種兵家必爭之地,是敵人最多的地方,把店開著這些地方,競爭能不激烈么。
開店筆記的老聽眾應該都知道我選擇的店鋪都是別人看不上的地方,第二家店空了兩三個月,第三家店空了將近一年都沒有租出去,這種地方想都可以想得到有多差。但是對我來說就是寶地啊,租金便宜,最重要的是競爭也少。我今年要開的店依然會是這個思路。
你也許疑問,這種地方人少做得起來么?這又涉及到一個店更加上層的設計,簡單說就是:通過極強的產品競爭力,極強的顧客關系,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打法帶來主動流量。這些理念在前面的文章里都有詳細闡述,可以翻到以前看看。
一個店的流量主動流量和被動流量,要多做主動流量,顧客是吸引過來的。
4,要有自己的經營策略,不要天天跑到競爭對手那里看別人賣什么,什么賣的好,價格如何定,做啥活動,別人推出了什么新產品,考慮要不要去學,別人推出了什么活動,考慮要不要跟進,這樣自己的步伐全亂了。
要確定自己的主打產品,主力產品,這個主力產品不是因為別人賣的好,而是市場有需求,而且自己能更好的滿足顧客需求。
要有自己的價格體系,根據自己的目標顧客對你產品和店面的感知,自己的定位,成本核算和整體策略設計價格。千萬不要看到別人定價20塊,感覺自己就不能超過20塊。10萬的吉利有人要,100萬的奔馳也有人要。
少看對手,對想想自己顧客需求和顧客反饋,贏得競爭一定不是把對手打敗了,而是因為顧客喜歡你。
各位想一想,如果你的店現在正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是不是就因為上面四點做得還不夠好?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筆記社群成立已經兩年了,里面有將近8000位各行各業的老板,歡迎加入,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可以進入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