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零食店在我店斜對面,開了大概半年時間,這次路過,門口貼著轉讓。
之前是一家服裝店,面積有50平米左右,里面裝修不錯,投入至少40萬以上,如果算上轉讓費,50萬以上了。
這條街我是很熟悉的,開一家零食店沒錯:年輕人很多,目標顧客精準,人流量很大,房租還不是很離譜,在市中心,外賣潛力也蠻大。。。
問題來了,為什么還是失敗了?
職業習慣,我掏出手機,打過去問情況:轉讓費20萬,月房租1.5萬。問為什么轉讓,說做其他生意忙不過來,我聽過的其他假原因還可能:懷孕了,回老家了,生病了,搬家了。。。這些聽聽就算了,貼出轉讓的絕大部分原因肯定是不賺錢。
打這種電話一定要有心理準備,聽客觀的數字就好,比如轉讓費,房租,租金漲幅,店鋪面積,其他八成都不是真的。
放下電話,我問自己,假如我來做這個店,我能成嗎?
雖然答案很殘酷,不過我依然要承認,我也不行,我并不會比這老板強!
為什么?
因為這個地方被良品鋪子包圍了。
屁大點的城市,你看看良品鋪子的布局:
這家店就在1和7所在的位置,七家店都在方圓一公里以內。這個零食店的斜對面就有一家,同一條街的100米遠有一家,500米也有一家。
我曾經很好奇良品鋪子的老板的選址思路,這么密集的布局店面感覺不可理解,在這么一個只有20多萬人的小城市,開這么多店肯定是不賺錢的,但是現在終于理解了,目的就是:有了我,不能有其他人了。
他們還經常搞半價互動,搞半價活動的時候,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專門安排幾個外賣在他們家門口等著。他們的互聯網營銷也玩得很6,我有個同學就在里面的互聯網部門工作過,經常跟我吹牛他們某個活動給門店的營業額提高了多少。
這些有風投資金參與發展,沖著上市去的品牌,賺錢不重要,重要的是門店的發展數量,銷售額的增長率,接待顧客的數量。。。
而這些,靠一個店來養家糊口的小個體來說,壓根不重要,凈利潤才是我們關心的唯一數字。
我雖然鼓勵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提高上,選址也是把競爭因素放在次要考慮的位置上,但是這里有一個條件,就是你的產品有足夠有競爭力,有特色,而且足以讓你可以忽略競爭對手。簡而言之,要有核心競爭力。
在看看這個零食店有什么?我看了一下,真沒有!
在選址的時候,可以試著角色互換一下:
假如我就是消費者,走在街上,會選擇競爭對手,還是我?
這個時候不要自嗨哦,請實事求是!
自拍可以用美顏,開店不行!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