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這句話,感覺很多問題,以前沒有細想,今天拿出來批判一下。
這句話也很多人當口頭禪,有些甚至會變著說:道理誰不會說啊,但是對我有什么用呢?
不過我要問的是:
你說聽過的很多道理:你的道理哪兒聽的?誰說的?具體都什么道理?說這個道理的人如何?你真的理解里哪些道理么?這道理有道理么?在什么情況下試用?成立條件是不是本身就不存在于現實生活?
你說的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道理跟你有什么關系?你檢驗過你聽到的道理么?你這一生過去多久了?你過不好是不是沒有聽到對的道理?你過不好是不是有很多其他原因?
所以,這里的第一個問題是,你說“懂”了那些道理,其實并沒有懂。很多人理解一句話的意思,但是無法知道背后要付出的代價。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大部分是高估自己的理解能力的,而且不知道自己高估了,進而不知道自己對道理的理解其實是一知半解。
對于道理,起碼要包含邏輯正確,因果關系說得通, 可在現實生活中被證明,可被其他人實踐這三個要素。我們平時說的“道理都懂” 是僅僅停留在表面因果關系的理解上,沒有去證明,更沒有去實踐,甚至對因果關系的理解都是有偏差的。
所以,認識到自己沒有理解所謂的道理,其實是一種能力了,而且是少部分有的能力。只有意識到自己沒懂,才會花心思去弄懂。
還有一種可能是人的惰性使然,人都是喜歡待在舒適區,我們的大腦一刻也不停地在盤算著“怎樣將我的痛苦和付出最少化,怎樣將我的享受和快樂最大化”,
知道了一個新的道理,想要達成一個新的改變,往往意味著你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區,要經受一定程度的痛苦,我們本能地在遠離痛苦。
當然還可能是你所懂的“道理”和你自身的認知系統和思維習慣存在著沖突,不兼容,導致你在某些問題上會處于矛盾與掙扎的狀態,所以無法做出行動。 這種態度的本質是在拒絕行動。
先說說是什么為什么,在說說怎么辦,下一篇文章繼續。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