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家店轉讓之后開了一家面館,截止到今天,已經快四年了,一個小店的平均壽命不到半年,所以這家店算是成功的。
跟老板交流過,他的營業額跟我差不多,甚至還差點,那問題來了,他為什么能存活四年,而我就堅持了一年?
來分析下我們之間的模式差別:
我的是茶餐廳,菜單上有七八個品類,一共有上百種菜品,廚房里至少需要6個人,感覺還不夠,當時我開給廚師團隊的工資是30000.
他的面館,菜單上大約二三十種菜品,其實只有一種,因為都是面加不同的澆頭,澆頭是提前備好的,廚房里只需要2個人搞定,一個是燙面,一個是根據訂單把澆頭放在不同碗里的,切配都不用,因為廚師可以提前準備好。他給廚房的工資一萬不到。
我的店因為品類多,前廳服務人員也要相應多1到2位,這里又要多出4000塊的成本。
所以,人員開支,我就要多出25000左右,一年下來就是30萬。
其實我的店多出來的支出遠不止30萬,因為品類多,采購就分散,成本就會上升不少。原材料浪費也會嚴重,很難物盡其用,這些是隱形的多余的支出。更不用說因為品類多,廚房的品質管控難度增加,顧客的選擇難度增加,給顧客的印象也是多而雜這樣的負面體驗了。
做一門生意,人是很關鍵的,開店的老板都知道,現在店員非常難招,招到了很難留住,留下的未必優秀,不管優不優秀還必須哄著,生怕跑了。
那么根本的解決辦法是什么?我認為是從項目選擇上和模式設計上想辦法,從根本上讓店面不那么依賴人。
關于“開店學習社群”
在“開店筆記學習社群”里,我們這段時間主要分享了開店籌劃,開店選址,開店勝算評估,開店準備,開業預熱,開業宣傳方案。接下來看我如何用6張牌進一步提高小店的知名度。
除了我開新店的系統分享總結直播外,還有各行各業來自世界各地的老板相互交流學習。
對社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開店筆記的公眾號進入,可以加我微信申請加入。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