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再苦逼也比打工爽,5個散落人間的真實餐飲創業故事!

    掃碼立即報名↑↑↑

    每過一年,就會盤點一次創業領域的年度項目,他們大多都是商界風云人物,一句話就足以攪動整個網絡。

    但是有一群創業者,他們不是新聞里受追捧的,也不是能影響一個行業的大佬,但他們才是代表最廣大的創業群體,他們在每個人的身邊,也許你吃飯、走路,甚至是抬一下頭,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今天,我們來看一看這5位普通餐飲創業者的故事,希望對你重新出發有一些啟發。

    創業也要像搞科研一樣持之以恒

    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

    @李雨翔 擺渡人酒吧 河北遷安

    2017年,我開了一家擺渡人酒吧。一直到現在,經營狀況都很不錯,并且正在準備給酒吧做升級,賦予吃飯喝酒更高的意義。

    這一次的成功,跟之前創業失敗的經歷有非常深的關系。

    我第一次創業的時候是2007年,當時只有21歲。選擇了一個看上去簡單,投資又少的行業——冷飲。但是真正干起來,才知道難點在哪。

    Robin攝(圖文無關)

    因為沒有經驗,第一次創業把該踩的坑都踩了。但是真正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很長時間沒賺到錢,自己就放棄了。

    放棄冷飲之后,一直跟隨父親繼續創業。父親是搞科研的,一直在做太陽能的新技術研發。從2009年10月以后,我一直跟著父親做太陽能。

    做技術研發,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父親從來沒有放棄。那個時候,我從父親的身上學習到。創業也要像搞科研一樣持之以恒,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只有堅持,才能成功。

    2013年8月的時候,朋友投資20萬開了一家酒吧,邀請我幫忙經營。因為當時太陽能一直有技術難關沒有攻克,很長時間沒有收入。所以我就去了朋友的酒吧,用做科研的執著去經營酒吧,大概半年左右的時間,營業額提升了三倍。

    但這畢竟不是自己創業,2014年5月,我父親攻克了太陽能的技術難關。隨后我幫助父親談了一個投資人,拿到了400萬融資。那之后就一直幫助父親經營太陽能。但是一個太陽能企業,不是400萬能支撐的,而且我個人的能力也不適合去經營一個舉步維艱的工業企業。

    這個時候我認識到,堅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找到自己的興趣,才是堅持的動力。

    2017年,我決定開一家自己的酒吧。但當時沒錢,是在朋友的幫助下才開起來的。初期投入10萬,可以同時容納60到70人,并且除了酒飲,還配備了桌游等娛樂設施。

    但因為是新酒吧,開業前半年都沒什么生意。身邊的親戚朋友都勸我不要干了,但是我知道,我之前失敗就是因為放棄了。所以這次,我還是用搞科研的態度創業,遇到問題就想辦法解決。

    雖然半年沒什么生意,但是我一直在學習,一直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后來是在一本文案書上,受到了啟發。標題是廣告的廣告,就算你文案寫得再好,標題不好也沒人看。我之前每次發傳單,基本上都是沒人看的,隨手就扔了。

    這種情況就和文案沒有好標題一樣,所以這次我想了個方法。我每次發傳單的時候,都會說一句“免費玩游戲,冷飲兩塊一杯”。因為有了這一句話,拿到傳單的人都會下意識的看看內容。這樣才達到了宣傳的效果。

    我用了三天時間,親自發了1700多張傳單。三天之后,店里的客人就開始滿了。而我印傳單,只用了50元。

    只要來過一次的客人,我就能留住。因為我之前的半年看了很多書,學習了很多方面的知識。不管誰有什么問題,我都能給你一些建議,不敢保證能給你解決問題,但是一定都給你一些幫助。所以來我酒吧的客人,遇到什么問題,有什么煩惱,都愿意來找我聊。而我又很喜歡這種感覺,這也是我能堅持下去的動力。

    Robin攝(圖文無關)

    當然并不是每次來的客人,都是有問題咨詢的。因為熟悉之后,這些客人更像是朋友關系。再次來消費的時候,就是純粹的為了休閑娛樂。而且店內提供桌游等娛樂設施。可以給顧客創造娛樂氣氛。而有些專門帶著問題來的顧客,會提前跟我預約時間,錯開營業高峰。

    因為可以解決一些困惑,所以我的酒吧名字叫擺渡人酒吧。而且只要來過一次的顧客,都會成為比較忠實的老客戶。所以做完第一次有效的宣傳推廣之后,酒吧就開始了穩定的盈利,平均每個月凈利潤在1.5萬到2萬左右。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還發現,人們吃飯或者喝酒,本身是沒什么意義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賦予更多的意義。這也是我之后升級酒吧的理念。

    私人小廚外賣

    小微創業者的創新

    @劉少飛 私人小廚外賣 東莞市中堂鎮

    2019年下半年,我和家人一起創業做私人小廚外賣。

    其實這個創業的初衷很簡單,并不是為了賺錢,也沒有想過要做多大,只是想給母親找點兒事情做。

    我們的商業模式很簡單,母親很會做飯,所以餐品都是母親負責的。有一位客服負責接單,然后一個配送人員。

    我自己開了一家沙拉店,來店的顧客我都會引導加微信。然后每天會在微信群內公布菜單,客戶提前一天通過微信下單。第二天早上,根據訂單采購食材。然后在中午時集中配送。

    不同于美團、餓了么那些平臺上的外賣商家,私人小廚的優勢和弊端都很明顯。

    第一個優勢是主打“小鍋小灶,家的味道”。

    傳統的外賣商家,在產品的制作上,都形成了標準化的流程。但是在精細化上,就會有所欠缺。

    但私人小廚不一樣,餐品生產是由家廚在私家廚房完成,完全按照家庭用餐的標準進行制作。而且因為是提前下單,可以根據訂單進行精準的食材采購,有效避免了食材浪費。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耗損成本,還可以保障食材的質量。

    而且我們定價不高,每份套餐定價18元,毛利率被壓縮到50%,所以產品的質量也比傳統的外賣商家。這一點,是獲得客戶認可的主要原因。

    圖源:網絡

    第二個優勢是餐具回收。

    傳統外賣商家提供的都是一次性餐具,產生了大量難以處理的餐飲垃圾。這也是政府職能部門一直頭痛的問題。

    而私人小廚摒棄了一次性餐具,而是采取了家用餐具。每天固定時間上門回收餐具,進行回收統一的消毒清洗。因為餐具的品質明顯高于傳統外賣,是顧客信任的另外一個原因。

    回收餐具看似增加了運營成本,但其實隨著時間周期延長,餐具的消耗成本是在逐漸降低的。所以運營成本的增加并不明顯。

    這兩點優勢,成為顧客選擇我們的關鍵。但這種模式也有弊端。

    第一個弊端是品類較少。

    美團和餓了么這樣的平臺,聚集了大量商家。擁有非常豐富品類,用戶可選擇的范圍非常多。而我們的私人小廚,品類相對較少,用戶沒有過多的可選擇性。

    但是我認為這個問題并不大,因為每個人的飲食習慣,相對來說是比較固定的。而在餐品品質的問題上,私人小廚有更大的優勢,所以能夠聚集一批比較忠實的用戶。

    第二個弊端是產能有限。

    私人小廚主打的是精細化。產能是比較有限的,而且配送覆蓋范圍內也有限。現在我們每天的訂單,基本維持在20單左右。如果訂單再多一些,依靠私人小廚的產能,就很難支撐。但是如果擴大產能,必然會降低菜品的質量,不僅失去了和傳統外賣商家的競爭優勢,還違背了初心,所以這是一個目前還沒有解決的矛盾點。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經營,我們實際測試的結果是可以盈利,只是盈利空間受到了規模的制約。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模式更適合小微創業者。但是如果想要擴大規模,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和合伙人不能談感情

    @小眼 兔查烘焙工作室 廣東惠州

    2018年,我和兩個朋友一起開了一家烘焙+飲品小店。

    當時我在公司做文職,去學了烘焙,一個朋友又學了飲品,就想著一起開家店。大家都是90后,第一次創業也沒什么經驗,腦子一熱就開了。

    我們在惠城區橋東,一家幼兒園隔壁,找到了一家50平米左右的商鋪,就看便宜就租下來了,每個月租金2500元。從選店到裝修,再到開業,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茶飲20塊左右一杯,算是比較大眾的價格。

    Robin攝(圖文無關)

    第一個月有朋友光顧,收入還不錯,20多天賺了3000多。到第二個月,就很平淡,沒掙到錢,第三個月,就開始虧損。其中一個朋友看見虧損就說不做了。后來是我和做飲品的朋友把店頂了下來。

    后面兩個月,仍然不見好轉,繼續虧損。做飲品的朋友也不想做了,但是我舍不得,不想放棄,就自己接著做。

    當初每人投了3.3萬,一共是10萬塊錢。退股的時候我退給了他們80%。當時退錢這事我們都吵翻了。我們都是要好的朋友,但是現在因為這件事都不怎么聯系了。

    她們走了后,我想著投錢去做推廣,找了美食公眾號投廣告,美團外賣也一直做活動,但不見起色。一直做優惠的活動,但是活動吸引來的人也沒有再買我的東西。美團外賣的活動,做活動就有銷量,沒活動就沒銷量,但是做活動就賺不到錢。

    投公眾號推文,花了1萬2,免費送了100個當時比較火的珍珠爆漿蛋糕。蛋糕送完了,加了1000多個好友,但是沒什么用,都是貪便宜來的,后面一個月的營業額才1000多元。

    2018年底又做了美食節的活動,但是活動整體都沒辦好,效果很差,又虧了1萬多。

    當時特別絕望,明明知道在虧損,卻想不出一點辦法。周圍也沒人能教我,說得最多的就只有做活動,他們認為做活動就有客人。但是實踐過以后才知道,真的不實用。

    2019年5月我終于把店轉了,只收回3萬塊,一年時間總共虧了9萬多。

    家里人都希望我去上班,他們認為工資才是穩定的,做生意不先說。虧損后我都不敢告訴家里人,怕他們鬧。上個月我才告訴他們這事,一知道鬧了好幾天。

    那陣子荒廢了幾個月,后來看了一些雞湯類的書,就開始認認真真找課程聽,去學習。后面才慢慢地站起來,找了個房子,開了現在的烘焙工作室,請了一個員工。

    不過這次還好,一開始只是不虧錢,現在有盈利。而且每個月都在增長,上個月盈利4000多,一步步開始好起來了。客源也慢慢累積起來,多數都是吃過以后推薦的人。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虧也是應該的。什么都不懂,商鋪看一眼就租了,也沒有做過客流量測算,也不知道怎么分配股權。現在看來,和合伙人不能談感情。而且招牌用的還是全英文,覺得好看,結果開了半年很多人都不知道我這個店是干嘛的。

    如果我繼續做這一行,我還是不會甘心一直做這個小小的工作室,要么做大一點的工作室,要么重新開一家店,目標是能做到惠州第一大烘焙店。

    一開始做自助咖啡機就遇到兩個誤區

    @杜晉 醒晨咖自助咖啡品牌 蘇州

    我是85后,英國留學,之前一直在地產行業做營銷策劃。2015年幫朋友對自助咖啡機做行業調研和初始的策劃,后來發現自己比較感興趣,也很看好中國未來的無人自助業以及咖啡行業,所以決定加入這個團隊一起創業。

    在當時父親是非常反對我創業的,希望我能做職業經理人,在大公司做到一個中層,既有不錯的收入,也不用承擔太大的風險。因為他覺得在中國社會創業的風險性很大,很容易起起伏伏,不希望子女也生活的那么累。后來因為我真的是遇到我感興趣的東西,我也是跟他深談了很多次,最后他才同意。

    在2015年的時候這個行業也是剛剛興起,那個時候大家對這塊兒也有兩個很大的誤區,而這兩個誤區也恰恰影響了我們當時的發展。

    第一個是自認為自助咖啡機肯定是投放寫字樓跟商場業態。當時我們進入了當地前五的寫字樓和商場,發現銷量完全達不到我們的預期,這些在現階段并不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個是覺得這個落地運營起來日均能夠到個百八十杯應該很簡單,從咖啡館、全家便利店得到的數據也是這樣。實際上,早期各個同行給咨詢加盟的客戶測算的數字,基本也是按80杯來算的,但是實際運營后發現,根本不是這樣。像我們現在將近20個城市,最好的城市也只能做到30杯。這個數字據我了解在行業里都是很少能達到的。

    目前高校資源是唯一能夠大量鋪設機器的業態,但是其中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同類競爭激烈導致了不理性投標,使得點位費用逐漸攀升居高不下;另外由于存在寒暑假和周末,高校實際有效運營天數一年也就只有兩百天出頭,從而導致運維成本的提升。

    攝影攝供圖(圖文無關)

    醒晨咖現在在全國有六七百臺機器,其中包含了40多家醫院,40多個高校。但基本所有的加盟城市都是在17年、18年完成的,在19年我們只加盟了一個城市,一個是由于市場遇冷,另外我們在城市合伙人還是比較謹慎的。如果他在當地沒有豐厚的本地資源,只有資金,我也是勸他不要做,我們是希望能夠帶領大家持續盈利。

    今年很多做自助咖啡機行業很多公司都存活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是頭部公司的盈利也是微乎其微的。蘇州和南京是我們自己獨資運營的公司,今年不管是南京還是蘇州,都有大量的同行倒閉或者撤出該城市,應該占到當地市場的一半以上,但是隨著不理性經營方的撤出,卻留下了居高不下的點位費用。

    我很幸運,可以把自己第一個創業項目一直運營至今,企業也保持著一個向上的狀態,這已經比很多創業者幸福很多了。我相信隨著市場的打開,不管是無人服務業還是咖啡這個行業,在中國才剛剛進入朝陽。

    2019年,大家都是靠信念撐過來的

    @劉大千 有范兒串串香 北京

    2019年串串香在北京特別難干,流水下降很厲害。

    其實在2018年底就已經出現苗頭。當時覺得是受冬天季節性影響,等到過完春節就好了。結果過完春節,雖然流水一下子就開始上漲,但如今年底回過頭看,原來這竟然是2019年的頂峰。

    年初開始流水一步一步地下降,試了各種辦法,可以看到幾天短暫的效果,但都沒有解決本質的下滑。酒水供貨商也在反映,他們配送的一些比我們規模還大,比我們還專業的老餐飲品牌的數據都在下降。甚至出現商家關門不結賬跑路的情況,他們也沒有好辦法,維權成本非常高。

    Robin攝(圖文無關)

    有范兒串串香是在2017年底成立,主要的店面都在2018年開的,現在有17家。當時北京的串串香火鍋店并不多。

    2018年特別好,開一家火一家,天天排隊。頭部的店月流水能做到55萬左右(20桌、客單價90元左右),最差的也有35萬。到了2019年,頭部店流水下降到尾部店的水平,只有35萬左右。雖然盈利,但已經談不上賺錢了。最尾部店鋪只有10-15萬流水,15萬水平已經是賠錢的了。

    在周六日,頭部店翻臺率能做到3-4臺,尾部只有1臺。工作日,好的店鋪2.5臺,尾部的也有1臺。差一點的店工作日和周末日的差距不大,但在2018年這些數據都是要乘以2的。

    為什么會造成這種情況呢?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區域人少了。比方說通州的店鋪,通州2019年明顯人少了,中介房子都租不出去,存量房也賣不出去。人少了,店鋪數量不變,那這個區域的商家就都分不到羹吃了,甚至進入價格戰局面,兩敗俱傷。

    二是開串串香的店太多了。18年開的時候,一條街只有一兩家,有的還是0家。現在一條街就有三四家。人流量就那么多,會分流,而且餐館是越新的店越有優勢。再加上新開一家,就會有一批顧客去嘗鮮,很正常的就被分流了。

    圖源:網絡

    這一年也沒少做事情去提升客流量,也是在摸索,花了不少的費用,也算是我們積累經驗的學費吧。試了一大圈,現在的主要戰場是抖音,靠抖音做定向投放。

    自己拍內容,自己發,然后在周邊6公里定向投放廣告,大概100塊錢可以換來2500個用戶,非常便宜了。

    除非視頻內容非常有意思,但一般常規視頻如果不花錢,在抖音上平臺只給你一個300次的基礎播放量,而且還是全國用戶。如果花100塊針對店鋪周邊6公里,這個錢就很劃算,只不過錢停了播放量也就停了,需要不斷的燒錢。

    不管怎樣,這個方法是比較好的。11月底感恩節在抖音做了三天的活動,投了1萬塊錢,獲得25萬播放量。同比上個月對應的周三、四、五增加了600桌,那么這個轉化效果就非常好了。但錢停了,流水也就停了,這是非常尷尬的一件事。但對于我們打折活動是不可以長做,損失品牌價值,并且我們打折就是犧牲利潤,非常實在,顧客也都知道。

    我們的經營模式是自助模式,吃得多的人肯定我們不賺錢,或者能賺10塊20塊,但它不是一個正常的毛利。要靠的是吃得剛剛好或者額外消費酒水的顧客,把毛利拉上去,綜合毛利比常規餐飲低8%左右。

    并且2019年原材料肉類瘋漲,已經達到了瘋狂的情況,也壓死了一批菜品經營模式單一的餐館。作為品牌我們甚至已經拿錢去囤貨,就怕再漲價了。

    2019年,大家都是靠信念撐過來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最難的時候也是歷練品牌的時刻,這一年學習了不少、漲了很多的經驗。在此跟各位分享我們的餐飲創業故事,祝各行各業的朋友2020年一切順利!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蛋解創業(ID:manjiechuangye)

    作者:蛋解創業編輯部

    編輯:寒斌 | 統籌:大箏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果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大申利生煎麥當勞星巴克熊貓快餐喜家德

    云味館蠔門九式胡桃里丸龜制面|西貝

    熊貓設計石客照明|智創聯合設計

    中式快餐|跨界組合|淡季營銷

    餐廳管理|飲品數據|公關案例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參某:18138837052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微信號:16620780467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65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月19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19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