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群建了5、6、7、8個,群人數加起來都破千了,為什么每天連千分之一的粉絲都沒有來店里消費呢?我們辛辛苦苦建的粉絲群,為什么就用不起來呢?
菜品發了,優惠信息發了,紅包發了。除了自己人,就沒有顧客在群里互動。與顧客唯一互動的就是我發紅包,顧客默默收下。沒有互動不知道效果如何,慢慢地負責互動的伙伴就變成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從粉絲數持續增長,到粉絲逐漸退群;
從每天都在群上發信息,到三、五天才發一次信息;
從秒回顧客的問題,到沒人搭理顧客;
……
難道粉絲群注定就這種結果嗎?
不,辛辛苦苦建的粉絲群,一定不讓它“死”掉!
我們為什么要建粉絲群?
粉絲群是我們與顧客聯系的橋梁。我們的目的是想通過粉絲群拉動顧客復購,而顧客愿意留在粉絲群,是為了什么?不是愛上木屋或者是燒烤愛好者,是不會主動進群的。顧客進群就是為了優惠或者福利。
要是我們建個微信群,只是宣傳我們的產品是多好,顧客對此是不太感興趣的。而是我們目前有什么優惠活動,粉絲群到店消費有什么優惠等等,讓顧客享受到VIP的待遇!
重要的是,我們建粉絲群是為了有更多的機會把顧客吸引到線下消費。

給大家算筆賬,你們店里要是每天都能從粉絲群里拉2桌顧客到店消費。人均消費75,平均每桌4人,一個月下來能增加1.8W的營業額。雖然這只是一個理論值,但不試一下你怎么知道不可能?
忙的時候我們可能無暇顧及,但在空余的時間,一定要好好利用這工具。
群是越多越好嗎?
很多門店會讓員工組建粉絲群,然后自己維護好自己群,導致一家門店有好幾個甚至十多個粉絲群。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管一個群往往兼顧不過來就棄用了,浪費了不少精力。
而且每個人把顧客拉進粉絲群,很容易讓顧客重復進群。顧客進一個群沒多大問題,要是進同樣的,發重復內容的群,就會從喜歡變為厭倦。
因此我們應該形成合力,把顧客統一拉進我們的粉絲1/2/3群(群的數量最好不要超過3個),不然容易分散精力,不好管理。其次群人數都要在200人以上,不滿200先不著急建新群。為什么要滿200呢?因為當群滿200人后,你就有理由添加顧客微信,然后拉進我們的微信群。
千萬別小看添加顧客作為好友這個動作,把顧客添加成好友,你就能多一個“打廣告”的渠道——朋友圈。(當然有條件的門店可以建一個門店微信,用于維護與溝通。畢竟官方比個人更值得信任)!

警惕:很多主動進群的是來打廣告的。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必須馬上踢出群聊,避免影響到顧客。然后發我們的信息來覆蓋廣告內容。(千萬別讓服務群,變成了廣告群)
用對待到店顧客的態度對待粉絲群
我們總會把最熱情的態度給予到店消費的顧客。東方廣場店的吳銓海說:
“其實粉絲群相當于門店的另一個門面,把線上的服務做好,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新進群的顧客,負責維護粉絲群的伙伴就要給予熱情的招呼和互動,就像顧客進店的時候,我們都會喊一句“晚上好,歡迎光臨木屋燒烤!”,其次是介紹本群的作用,我們是來給顧客發福利,介紹菜品和處理問題的,而且還可以讓顧客反饋用餐建議(顧客的用餐點評)。
下面給大家打個樣

群里談吐一定要注意語氣和表達方式,營造一個既輕松愉悅又不失大體的群環境。這樣一來二去的,粉絲自然而然就慢慢融入粉絲大家庭,把自己真正當成木粉的一份子了。

該怎么互動呢?
每到飯點,番禺萬達店的朱龍強會在粉絲群里發一些菜品圖,介紹優惠信息。
“在飯點、夜宵的時間點用顏色鮮艷的菜品圖,能在視覺效果上吸引顧客。”這個點,也是找吃的時候。


適合深夜“放毒”
互動有一個核心前提:你得先做好粉絲群內容規劃。周幾、每天時間點發什么內容,可以準備一些固定的內容,可以避免想在粉絲群互動但不知道發什么的尷尬局面。
除了優惠信息與菜品圖,月歷上有節假日,例如國慶節、萬圣節、圣誕節等,要提前一到兩周開始策劃,想出優惠推銷方案,提高復購率。

其次還要熟悉周邊及所在商圈的優惠信息(跟門店有緊密聯系的,要及時回饋給粉絲群小寶貝)例如:佛山順德印象城商場時不時有活動關聯著商戶,刺激消費。

不讓粉絲群成為僵尸群,少不了持續的互動與變化。持續互動要求我們堅持發內容與顧客交流,最好的結果就是與顧客成為朋友!
一家成功的門店少不了一群忠實鐵粉。
其次我們發的內容粉絲是否厭倦了?厭倦了就得改變方向,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了解顧客的需求,讓群“活起來”!
當然,維護粉絲群還有很多妙招,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讓粉絲群成為引流的“大殺器”!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