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利,是解藥還是毒藥?

    點擊
    藍字關注, 查看更多精彩
    原創文章

    關注門頭戰略余奕宏ID:xingzheyh

    這是門頭戰略余奕宏的第338篇原創文章


    1

    有一次我去拜訪九毛九創始人管毅宏先生,跟他請教餐飲行業參與競爭的“道”與“法”,什么是永恒不變的東西。作為20多年餐飲從業的老司機,中國餐飲業的翹楚,他的分享給了我很多啟迪。

    臨別時,他突然問了我一句:
    奕宏你對行業研究那么深,能不能研究下為什么行業里海底撈可以持續20年經久不衰,而很多品牌總是各領風騷三五年?
    這值得你去好好研究。
    這句話,也許管總是不經意提出,但我一直放在心里。
    其實,當然不僅僅是海底撈,畢竟國內餐飲業發展時間不過短短30多年。放眼全球去看,麥當勞、百勝(肯德基)、星巴克等品牌更是穿越周期,跨越國界,歷久彌新。而國內品牌能夠持續10年以上受到用戶追捧的品牌寥寥無幾。
    在一次紅餐網的品牌高峰論壇酒宴之間,我抽空問了一位在國際餐飲集團的CEO,關于國內餐飲企業和海外餐飲企業最大的差別在哪?
    她毫不猶豫地說:戰略。
    國內的餐飲企業大多數往往想得是今年、明年,而國際餐飲企業想得是五年、十年一個周期。
    國內的餐飲企業反應會敏捷一些,對新生事物會敢于嘗試,但往往淺嘗輒止;
    國際品牌決策會慢一拍,但一旦看準趨勢變化,會舍得投入巨大的資源和人力。
    雖然只有短短數語,但她的格局、視野、段位決定了這幾句話的分量,一下子就讓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

    2

    國內絕大多數餐飲企業是在有意無意地尋找、觸碰“紅利”或者是“機遇”,而
    國際餐飲企業、包括類海底撈這樣的龍頭企業是建立真正的“體系”或者叫:“系統”。
    中國在整個改革開放的前四十年,不斷地有各種紅利釋放。任何人只要抓住一次紅利,都可以獲得加速式發展,這些紅利之巨大,往往是創始人自己都始料不及。
    在餐飲行業也是如此。人口紅利、城市化紅利、渠道變革紅利、品類風口紅利、媒體傳播紅利、資本紅利等等。
    紅利的好處當然是“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害處是往往會讓我們失去判斷力,以為是自己牛逼。
    誠然,創始人就是要敏銳地發現外部環境、外部條件發生的變化,以順應趨勢,發現紅利、把握紅利的能力是一種稀缺能力,但是千萬不可以把企業的經營寄托在吃紅利上,更可怕的是把紅利當成自己的能力。
    例如:我看到近幾年有些團隊吃到了外賣補貼的紅利,快速放加盟有了數百家、甚至過千家加盟店。然后賺到錢之后,不知道投入在系統建設上,又去尋找下幾個品類風口,妄圖再復制曾經的輝煌。

    結果可想而知,老天爺不會把把都讓你摸上好牌,第一次賺到運氣的錢,后面憑“本事”全賠光了。
    再有近五年進入mall內做快餐、休閑餐的品牌,由于吃到了城市化、渠道變革、消費升級、新媒體傳播的紅利,把街邊原本5-10元的快餐小吃,賣到了30-50元,賺得盆滿缽滿,于是快速擴張門店數量,以為這就是趨勢。
    殊不知消費者的收入并沒有增加5-10倍,這只是短期的虛假繁榮。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回歸理性、又遭遇疫情的打擊,才發現紅利不可持續。
    不得不再次提到海底撈,這一次以極致性價比入局快餐業,雖然還僅僅是試點,但我們看出“什么叫姜還是老的辣”“什么叫更懂中國、更懂人性、更懂行業本質”。
    看他選擇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品類,在耐心地打磨單店盈利模型,不依賴任何風口紅利,不疾不徐地開始建立快餐的體系。
    雖然創始人都會講“把戰略建立在永恒不變的基石上”,但真到了市場,無論是因為貪嗔癡,還是無法戰勝自己的任性,最終都是選擇了“尋找紅利”。
    點到為止,一方面說多了得罪人;另一方面市場如戰場,瞬息萬變,參與其中者難免受情緒利益的影響。就像眉州東坡王剛總所言:“我們看別人總是很清晰,看自己又總是很模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只是這紅利,是毒藥還是解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的視頻號已經開通,歡迎關注,探索餐飲新品類、新物種、新場景、新渠道、新模式的機會。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67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14日 23:35
    下一篇 2020年10月15日 00: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